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别强调“建设宜业宜居和美乡村”,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提出,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既要塑形又要铸魂,从小的方面来讲,就是既要留得住人又要赚得了钱。

  我们还是从小的方面讲起,赚得了钱才能留得住人,留得住人才能赚得了钱,也就是说既要宜居又要宜业,二者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现在的农村要做到既留得住人又赚得了钱,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虽说农村诸多方面要比城市好,好多城市有钱人都愿意到乡里来体验生活。什么农村生活环境好、农村生活成本低、农村生活有温度都是实话实说,但与城市相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恰恰是农民最大的伤痛,一是教育和医疗水平不如城市。无论是基础建设层面还是人力资源的配备层面,农村与城市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都是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来缩短起跑线,农村医疗更不用说,农村卫生院大多数只能治疗伤风感冒,县级医院也救不了急,急病大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就连一些慢性病也只能选择到城市医院就诊,这些都是留在农村最绕不开的话题。二是衣食住行条件赶不上城市。城市高速发展的背后,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条件都随之较为发达,大到公共交通和住房配套设施的普及,小到购物的便利,都是目前居住在农村很难做到的。三是农村就业机会少,留守农村收入低。农民靠种几亩田,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种田成本高、收入低,种一亩田的收益还不如打一天零工。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过去一队人作的田现在一个人作了都不费力,造成大量的劳动力过剩,附近街镇的二三产业又不发达,在家门口很难找到就业的机会,大批的农村青年只能拼命地往城市里挤,有的挤得伤痕累累都不愿意回头,因为面子要紧。因此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还是既难留得住人也难赚得了钱。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差距的问题也得到了重新认识,党中央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也作出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布署,特别是在提法上也比前几次更深刻、更全面、更科学,未来的农村既宜居又宜业,赚钱不用出远门,老婆孩子热炕头,未来的农村家庭和、邻里和、社会和、环境美、心灵美、生活美,这是一篇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大文章,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号角已经吹响,要求已经明确。乡村振兴不能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以机不可失的危机感、时不可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闻鸡起舞的使命感,抓紧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去悟思想、转作风、得体会,抓紧从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去明政策、找依据,取路径,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乡村振兴不是政府或老百姓单方面的事情。政府和老百姓都要同时发力,政府要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不能老是讲农民自己不努力,公共服务的事情还是要靠政府主动作为,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要领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深刻含义,要用好用活中央政策,要让政府财政尽可能的向农村倾钭,要在建设用地和房屋建设方面给农村适度宽松的政策,同时还要利用集镇优势,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适时创办一些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有钱赚。引导农民搞好土地流转,让农民尽快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从而加快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然是一个战略问题,战术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场仗到底怎么打?我认为应该分三步走。一是要打好底子。底子很重要,麻布袋上面绣花是绣不出名堂来的,俗话说“麻布袋绣花底子太差”,思想是行动的向导,不解决老百姓的思想问题,干什么事情就会寸步难行。思想靠什么来改变呢?

  宣传是有效的手段。宣传工作历来是党的喉舌,通过广播宣传、电视宣传、会议宣传、活动宣传等办法把党的方针政策传到千家万户,宣传的形式还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充分起到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的作用,把老百姓的思想统一到乡村振兴的战略上来,什么办法都可以用上来,形成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意志,挺进乡村振兴主战场。

  制度是有效的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老百姓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无需提醒的自觉很难做到,好多事情还是要靠制度来约束。要建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长效机制,要摒弃不良陋习,倡导文明新风。要倡导集体主义观念,明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形成团结向上的精神追求,决战乡村振兴主战场。

  二是要找准路子。我这里是讲的路子,指的是村级发展的路子,路子很重要,走错了路就回不来。找路子要因地制宜。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山的地方就做活山的文章,有水的地方就做活水的文章,充分发挥山水的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找路子要发掘优势。要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链条。找路子要拢人脉。朋友多了路好走,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路数一多拢起来就有好路。特别要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对于那些从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村里面要给他们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宿感,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同时要让他们明白建故乡不光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责任。

  三是要做出样子。样子是旗帜是标杆是示范,对于农村来说示范带动无比重要,你们看一个生产队里面有那么二三户人家讲卫生,爱整洁,其他农户就会跟着学样,要想不卫生、不整洁都难,这就是示范的作用。所以说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示范作用的发挥,村干部要做出村干部的样子,党员要做出党员的样子,群众要做出群众的样子,样子摆在那里了,乡村振兴就有希望。村干部要坚守四点,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党员要坚守三点,即“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健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群众要坚守二点,即“听党话、跟党走”。干部、党员、群众一个都不落下,农村就是艳阳天,群众就是向阳花。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好比过河,如果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俗话讲,方法得当,能捕雄狮,方法不当,难捉蟋蟀。这就要求广大农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增长才干,要讲究方法提高效率,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人民群众才是乡村振兴真正的桥或船。

  作者:周新国(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原党总支书记),来源:华声在线、乡村新政知见,原标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