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并不适合所有乡村,话虽如此,但通过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已有相当共识。
再者,近年发端于浙江临安的乡村运营,更是将文旅化村庄运营助力共同富裕,推向高潮,南北乡村,奔浙取经,归来探索,多元尝试。
实践中,确实亮点不少:大小活动,催动村庄;百姓卖货,居家小赚;乡村名气,日盛一日。此番乡里,似有振兴之势,惹得青年回村,创业织梦;乡贤荣归,投资乡旅。如此种种,不可谓不好。
然而细究其中,乡村旅游也好,乡村运营也罢,乡村主场,“农业”存在感略显微弱。乡村旅游似有城市产品和业态借乡村环境,异地重现之感。弱了农业,农民则难以系统化参与乡村旅游和乡村运营,沦为看客,收益边缘化。
长此以往,这般乡村旅游将不再“乡村”,乡村也就难以振兴,或者说,振兴的未必是乡村。 那是因为:于国,无农不稳。农业是安定国本的根基,食品安全更是健康社会的最后保险,还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农业文化,农业的弱化,农业文化处安放,更遑论传承。
于民,无农不活。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食物是百姓的忧心之物,即使当下,疫情封控,食物危机立刻显现。
于村,无农不存。农业造就了农村,塑造了农民,形成了农俗,生发了乡愁,换言之农业弱,则乡村危。
因此,乡村旅游,乡村运营必须重视农业的价值,贴合时代转化农业的价值。
首先,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种养殖业,安全生产,安全食材,方可安享健康。在兴办乡村休闲餐饮的同时,借助乡村运营力量开通线上销售平台,迎合时下的购物时尚喜好,减少销售瓶颈,提升农业效益。
其次,鼓励乡村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创业,联合运营团队支持年轻人下乡当时尚农民,创新农场、农庄之类的生产形式,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推动定制化生产,强化农产品创意设计包装,重视并助力年轻群体对农业和乡村的传播分享,也是增强乡村运营的动力。
再次,除了常规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外,利用农田、山林、溪流等空间,植入农业元素,发展户外体验。此外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场景、各种创意的乡村市集、后备箱市集也是很好的。
最后,盘点村里各种农业类资源,梳理推介,进行农业类招商,将纯农业生产和旅游农业结合,通过乡村运营提升村庄产业兴旺的能力。当然,少量村庄可以淡化农业,植入新产业内容,但是总体上乡村振兴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内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