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胡适,为什么被割裂在两大阵营? 三十年代后,左翼的旗手乃鲁迅,自由主义的代表是胡适。他们所思所想,各有自己的道理,其实也暗示着这样一种可能:中国的道路,是有不同的路向的。 文化纵横 2022年05月27日
一个时代的斯文 | 梅贻琦先生逝世60周年 梅贻琦先生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北京清华大学和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31年(其中北京清华大学17年,新竹清华大学7年),清华大学校史专家黄延复先生说,梅贻琦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遗体被送上灵车时,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清华的校旗。 文化纵横 2022年05月19日
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犯错是容易的,坚持错误也很容易 即使事实摆在眼前,谬误还是大行其道,其中的缘由各不相同。比如,政客为了避免影响自己的政治生涯,学者为了避免声望受损,扶贫活动的公益领袖为了避免内心的痛苦失落…… 文化纵横 2022年05月09日
刘擎:大家都在谈“平庸之恶”,它究竟是什么? 在阿伦特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新型的罪恶,它不是从自身的邪恶动机出发的,而是因为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能力而作恶,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她通过“恶的平庸性”来揭示丧失思考能力所犯下的极端罪恶,这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 文化纵横 2022年05月06日
梁晓声:人类面临的许多灾难,大多是一部分人带给另一部分人 人类面临的许多灾难,十之五六是一部分人类带给另一部分人类的。而人类最险恶的天敌,似乎越来越是人类自己。人类“文化”发展至今,既功不可没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掩盖了许多事实的真相。 文化纵横 2022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