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知识分子没有“沉默的权利” 数年前,曾有过一场关于“沉默权”、“犬儒主义”的激烈争论。徐贲老师作为该争论的中心人物,持续发表观点,探讨知识分子的生存、责任。如今,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因为“失语”、“犬儒”等问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徐贲老师当年的这篇文章,更显清醒、珍贵。 文化纵横 2022年04月28日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统思想文化最严重缺失的基因 中国学人历来的一个价值标准就是要“学有宗旨”。陈寅恪在二十年代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来,终身未曾违背这一宗旨,真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文化纵横 2022年04月24日
许倬云:宁可丢官也要为百姓做事的读书人,为何没有了? 在今天,知识已成为商品,也已成为权力的来源,掌握知识的人在操纵市场,人人都向财富低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专家,没有知识分子。在未来的世界,颠覆文化的人很多,却没有文化的承载者。知识分子还有没有张载所期许的四个志业,这是对我们的考问。 文化纵横 2022年04月07日
季羡林:文革结束,吸取教训没有?没有,一点都没有 世人都认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既无“文化”,也无“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十年浩劫”。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决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在这一场空前绝后(我但愿如此)的浩劫中,我们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所受的损失可谓大矣。 文化纵横 2022年04月06日
安贫乐道,不求闻达的“秦甲骨” 秦士蔚(1922-1999),江苏淮安人,江苏省文史馆名誉馆员,终生致力于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和创作,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作品集等; 文化纵横 2022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