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已有“乌江”以及“乌江亭”这两个地名。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垓下大败,南走东城,“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
据上述引文可知,秦时已置乌江亭,时属东城县;唐代,乌江亭地属和州乌江县。
“乌江亭”一名,盖因地近乌江,故名。所以比较起来,“乌江”一名更早于乌江亭。
先略说地名“乌江”。
乌江,秦汉之际应该是一条通江支流。《项羽本纪》所谓项羽欲“东渡乌江”,正是拟经由乌江而入江东渡至东吴。由于长江河床数千年里变化不已,唐宋以来,和州乌江县一带通江河道又多经人工改造,乌江会不会早已消失,或者被并入某条通江河道,今人已很难指认哪条河道就是秦汉之际的乌江。
考乌江县一带通江河道,首先需要注意“韦游沟”。据清人陈廷桂《历阳典录》引《新唐书·地理志》:“乌江(县)东南二里有韦游沟,引江至郭十五里,灌田五百顷。开元中,县丞韦尹开。贞元十六年,县令游重彦又治之,民享其利,以姓名沟。”大概韦游沟日久坍废,被宋代石跋河取代,所以《历阳典录》推测说,韦游沟“盖即今由石跋嘴出江之河,《水经注》所谓黄律口也。”①而所谓“即今由石跋嘴出江之河”,即石跋河,《历阳典录》“石跋河”条载:“石跋河在(和)州东北三十里,出大江,与江南慈姥矶相直,宋太守胡昉凿。”
可见唐人“韦游沟”即宋人“石跋河”。《新唐书》谓韦游沟在乌江县“东南二里”,《历阳典录》谓石跋河在“州东北三十里”,方位、里程所指是差不多的。
王安国等《乾隆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和州·韦游沟”载:“在(和)州东北,接江宁府江浦县界。”这段话明确地说,韦游沟(即石跋河)所在地与明清时期江浦县接壤。
但秦汉之际的“乌江”,更大的可能性是指驻马河。《历阳典录》“驻马河”条云:“驻马河,(和)州东北四十里,濒江。《述异记》:‘乌江长亭,亭下有驻马塘,即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处。’今俗呼芝麻河。”
《江浦埤乘》作者也据此推断乌江即驻马河。该书卷三“乌江”条云:“乌江,在(江浦)治南六十里,今驻马河口。……古名乌江浦。”
乌江浦,就是乌江之浦。作为地名,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已采用。该书《逸文卷二·淮南道·和州·乌江县》载,“乌江浦,在(乌江)县东四里,即亭长檥船之处。”②
明洪武九年(1376)析地置江浦县,大部分土地析自旧乌江县,当然也包括一部分“乌江浦”地,因此新县命名为“江浦”,大概与割取了一部分“乌江浦”土地有一定的关系。
今和县乌江镇有石跋河,浦口区乌江镇(今已并入桥林街道)有驻马河(一名驷马河),皆为通江河道,两河口相距约十里。古乌江更可能是并入了今之驻马河。
今驻马河入江口
“乌江”一名的由来,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史料是《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该书《卷九十一·和州》载:乌江浦,在和州东北四十里,“土多黑壤,故名”。土多黑壤,则入江水黑,故名乌江。此解释甚为确当。③
项羽当年一路败亡至此,也是因为乌江渡在此。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等研究资料,乌江渡应该是秦末最接近入海口的江渡;秦朝因此设乌江亭于此,三国时期(黄初三年,222年)魏将曹仁为讨吴而据乌江(《魏志》),也是因为这里有乌江渡,地势险要。唐宋以后,随着长江入海口逐渐下移,下游江面日益变窄,可资渡江的津渡遂日益增多,乌江渡的要津地位也就逐步削弱了。
宋朝仍于此设巡检司,北宋贺铸曾担任和州管界巡检三年(元祐三年至五年,即1088—1090年),巡检衙署驻石碛戍(在今桥林街道),对乌江浦这一片“黑壤”应该比较熟悉,其间作诗《乌江石跋嘴望,有怀故园》《乌江泛舟寓目》《乌江东乡往还马上作》《乌江北道中作》等,写的都是这一带的景物和感受。试读《乌江北道中作》诗:
寒麦田畴雪糁花,暮潮洲渚水吞沙。
凫鷖长作渔舟伴,桑柘深藏老圃家。
浊酒纵贤谁与醉,青山有价不容赊。
南来学得沧浪唱,却著征衫袖马挝。④
江潮漫上滩头,田野荠麦青青,江鸥飞过渔船的桅杆,极目望得见桑柘深处的袅袅炊烟……诗人描绘的正是宋时乌江浦的田园风光,令人不禁浮想联翩。
“乌江”这一地名的内含,又经历从河道名、津渡名到行政区划名的演变过程。
如上所述,乌江最初指长江之左岸(西岸)一条支流,因为适宜渡江,而渐成江渡,因有江渡而设“乌江亭”以便管辖,至此“乌江”已成为行政区划名。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西汉时期全国共有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个亭。据《后汉书·百官志》载,亭有亭长,以禁盗贼。亭长的首要职责就是抓捕盗贼,同时兼管一亭之地的治安、驿道、民政等工作。《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亦称“亭长”为“亭啬夫”或“仓啬夫”,负责当地有关税收等工作。⑤
乌江亭于秦汉时期属东城县。西晋太康六年(285)废亭为县,割东城县地升置乌江县⑥,属淮南郡,不久淮南郡改称历阳郡,乌江县属之。北齐天保六年(555)始置和州,自此乌江县属和州,直至明洪武三年(1370),废和州为历阳县,寻复为和州直隶州;乌江县则废为乌江镇并入和州,不久割其白马等四乡地而建置应天府江浦县。
乌江县治在乌江镇,距历阳城(今和县城)四十里,遗迹今已几乎无存。
乌江县曾多次为郡治(郡政府驻地),虽然为时皆不久,然而一度为郡行政中心,罗列如下:南朝宋为临江郡治(463—465),辖怀德、乌江二县;梁一度为江都郡治;北齐改县为齐江郡(治);陈复为临江郡治;北周改为同江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废同江郡而并入和州。前后为郡治凡数十年。⑦
作为行政区划名,乌江由亭而县而镇,完成了其历史蜕变的过程。最值得注意的是从朱元璋时代起,乌江镇被一条乌江(今驻马河)分割成两个镇,且都把它叫作乌江镇,直到公元2012年8月,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主动放弃坚持,将河北“乌江镇”并入“桥林街道”,改设“乌江社区”。这一改,从地名学角度看,该是“乌江”内含的最后一改吧?
乌江镇被“乌江”分裂,也算是一个人文历史兼人文地理的奇异现象,害得至今两地(安徽、江苏两省)犹在争论草圣林散之的属地(籍贯)问题。其实,林老故居(江上草堂)在“驻马河”之北,村名林蒲,但林老一生往来于“驻马河”两岸(有亲戚在和县乌江镇),这条通江大河今天看上去也不过百米之宽,笔者希望不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人士读了此文之后不再争论这一问题。
2024年5月22日
注:
①引文见《历阳典录(点校本)》第70—71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
②引文见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第1078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
③1987年版《江苏省江浦县》编者认为,土多黑壤,入江水黑,故名乌江。见该书第106页。
④马挝:马鞭。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四万余字,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⑥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淮南道二·和州》:“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船待羽处也。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界置乌江县。”见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和州自第2453页起。
⑦参见《直隶和州志》卷二《沿革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