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秉贞的十二幅“仕女图”,如果仔细观察其描绘的细节,均可发现此乃焦秉贞取材于“红楼梦”的情节。

  十二幅图是绢本设色画,创作与雍正年代,远早于所谓的西山著作《红楼梦》的乾隆时期。由此可证明《红楼梦》成书年代是在康熙朝,那么其作者就不应该是西山的曹芹溪。

  曹芹溪乃是一介布衣,他和红楼梦有一些瓜葛,是两江总督尹继善受乾隆旨意寻觅到了有世交之谊的曹芹溪。因为这位曹芹溪的祖父曹寅和红楼梦作者冒辟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冒辟疆曾把他和曹寅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写进了红楼梦,而且曹寅也看过红楼梦,并且做过批注,留下“立松轩”的笔名。尹继善带了曹芹溪来到南京上任,曹芹溪当上了幕僚,由冒辟疆的庶弟冒褒的孙子冒念祖把红楼梦的书稿放在冒辟疆妻子苏元芳放花样的二只书箱内,交给曹芹溪删改,于是曹芹溪成了与红楼梦有关联的人,从而被误认作是红楼梦的作者。这可能是官方授意的,可避免外界的传说广泛传播。

  既然作者是西山的曹芹溪,就不可能是冒辟疆,那么市面流传的玄烨是冒辟疆和董年所生的儿子的事实就可以一笔勾销。西山曹芹溪删减得不彻底,后来和珅不满意,秉乾隆的旨意,再寻找到高鹗,由高鹗出面作大刀阔斧地删改,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终于获得乾隆认可。乾隆说“然。这下可以认为是在讲明珠家的事了。”这叫做一锤定音,意即这下可以了,总算把湿布衫套纳兰的身上,与我们皇室没有关系,可撇清关系了。

  康熙在1689年3月15日拿到了冒辟疆提供的红楼梦全书共一百八回。康熙看后勃然大怒,当然这一本子康熙不会给焦秉贞画的,1702年董年死,皇十三子胤详拿到了经董年皇太后五次增删的一百廿回的红楼梦,带回到京城,这就是蒙古王府本。焦秉贞参照的红楼梦本子,很可能是蒙古王府本。

  焦秉贞所画的仕女图是在十二种不同的环境下所表现的生活场景,所有的侍女,其穿着打扮均为汉装,背景也与内亭宫苑不同,从而可知不是清廷内宫宾妃的写照。

  《仕女图》十二幅画,个个女性均是体态纤弱,画法工整、细腻,线条柔中有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相得益彰,色彩艳丽夺目。每一幅画均有乾隆即位之前用的“宝亲王”名义所题的诗句,由梁诗正书写。由此可知这十二幅图创作时间应定于雍正年间。

  这情况与本文作者手中掌握的资料“圆明园全景图”有相似之处。全景图共有四十幅,每幅图都有乾隆写的诗,诗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冒辟疆、董氏姐妹和康熙,有些地方还涉及红楼梦,由御用画家绘制,这也可说明,在清廷有红楼梦这部书,而且这四十幅图是绘制于乾隆七年,也足以证明,在曹芹溪之前,已有红楼梦,而且流传至清廷内宫了。关于圆明园四十幅画本的论文,作者已有三万字作详尽的剥解,两者可以互相印证。

  焦秉贞所画的画册,具有清新绚丽的特质,而且雅致飘逸,似乎透出一股幽幽的芙蓉的清香沁人肺腑。这种幽冷隽永的画法令人过目难忘。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今这文物的历史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出来。如果把其论定为揭开红楼梦真正作者之谜,那么其文物价值顿时改变,可以作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价值千金了。

  下面粗略介绍这十二幅画来创作的原始材料是取材于《红楼梦》中的哪一回情节。

  第一幅画:乘船嬉水

  画中有五个女子:一个女子撑着船,已是秋天了,所以穿的衣服计较严实,晨日慢慢升起,有两条船。

  这幅画可以与红楼梦中第四十回所叙情节在许多方面有相合之处。

  《红楼梦》中写道:【次日清早起来,可喜这日天气晴朗……那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木舫撑来。众人扶了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儿,上了这一只船,次后李纨也跟上去。凤姐也上去,立在船头上,也要撑船。贾母在舱内道:“那不是玩的,虽不是河里,也有好深的。你快给我进来!”凤姐笑道:“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便一篙点开,到了池当中,船小人多,凤姐只觉乱晃,忙把篙子递与驾娘,方蹲下去。然后迎春姐妹等并宝玉上了那只,随后跟来。】

  可以认为撑篙之人是凤姐,而在水中捞莲的女子应是黛玉或李纨,因为《红楼梦》中写道“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残荷了”

  首先应说明这池就是冒辟疆的私家园子——水绘园。园内的池塘虽为池,但是却和外面的河相通,有潮起潮落。所以设置闸门。这池塘的水颇深,这点和红楼梦中所说的情况基本相合。

  说及凤姐在撑船,李纨也想撑,李纨乃是一个寡妇,在《红楼梦》中扮演着一个无声无息的圈外人士的角色,怎么她会提出要撑船呢?不是很稀奇吗?如果把政权当做船,百姓是水,那么水可载舟,水亦覆舟。撑船之人是政权的执掌者。李纨是贾珠的妻子,珠和朱谐音,贾珠之亡则表示朱氏大明已亡,所以李纨成了残荷。“李”为木子李,木是朱姓的图腾,是赤心木。“纨”与“完”相谐音,则表示朱氏大明完了。而此时的凤姐在冒辟疆的心目中是多尔衮,多尔衮作为摄政王,他在执掌满清大权,但是多尔衮执掌时有风雨飘摇之感。老祖宗贾母乃是孝庄皇太后要多尔衮下台,但是到了池塘当中船小人多,凤姐只觉乱晃了。这就表示多尔衮掌控的政权有许多反对他的人,所以政权不稳,故有乱晃之感,只能让位,让给顺治做了皇帝。《红楼梦》中写道:“这些破荷叶可恨, 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

  这是指顺治即了位,在《红楼梦》中写成“然后迎春姐妹等并宝玉上了那只,随后跟来”

  且说顺治即位,他要把破荷叶连根拔去,即是说要把大明的残余剪除,但是林黛玉说道自己只喜欢李义山的一句诗,那就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就是董氏姐妹希望把朱氏大明的根保住,这样可以期待“听雨声”,雨乃是天上之水降落到地上,天上之水为汉水,这就是期待匡复大明。宝玉说“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宝玉乃是顺治,他听取了董氏姐妹的建议,保存了大明的根基,终于为复明创造了条件。

  很有可能焦秉贞是了解《红楼梦》中所写的情节很有深刻含义,所以他会在画“仕女图”时第一幅画就选题为《撑船嬉水》。

  第二幅画:《秉烛对弈》

  画中有二个女子在对弈,一支红烛点燃着,发出亮光,旁边有二个女子站着们似乎在窃窃私语。

  这幅画与《红楼梦》中的第一百一十一回所述内容相合。

  惜春要求妙玉伴她一宵,下棋说话儿,妙玉本是不肯,见惜春可怜,又提起下棋,一时高兴应了。打发道婆回去,取了她的茶具衣褥,命侍儿送了过来,大家坐谈一夜。惜春欣幸异常,便命彩屏去开上年蠲的雨水,预备好茶。那妙玉自有茶具。那道婆去了不多一时,又来了个侍者,带了妙玉日用之物。惜春亲自烹茶。两人言语投机,说了半天。那时已是初更时候,彩屏放下棋枰,两人对弈。惜春连输两盘,妙玉又让了四个子儿,惜春方赢了半子。

  此时的妙玉可以视作是董小宛,而惜春可以视作董年。妙玉和惜春言语投机,董小宛和董年本是姐妹,如何能不投机?而且妙玉看惜春可怜,为什么会冒出这句话来?不是令人顿生疑团,只有出家人在孤灯下敲木鱼诵佛经感到可怜,哪有出家人感到俗家人可怜?何况惜春是身出名门,大家闺秀,有何可怜之处?董小宛自有妙计,董小宛感到董年可怜,她并没有得到顺治恩宠,连一个妃子的名分都没有得到,所以董小宛设计,以狸猫换太子之计使顺治上当,使冒辟疆和董年生的儿子玄烨成为顺治承认的皇三子。

  且看《红楼梦》中对惜春写的“虚语花”,关于此首《红楼梦》曲子在此处不作详尽解读,本文作者所著的长达三百多万字的“如何读红楼梦”一书中有详解。此处只解剖此曲最后三句:“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这闻说道三句是指惜春决计出家。西方,佛教以西方为极乐世界,为佛祖所在之地,“婆娑”似为梵文“婆欧娑”的省称,意即光明,或谓即“婆罗”,此乃是一种常绿乔木,产于印度,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涅槃(实即死亡)长生果即花生。这三句很明白,惜春就是董年,她的儿子叫玄烨,“烨”就是光明,玄烨即是黑夜中的光明。满清代表黑暗,大明代表光明。所以有 “婆娑”两字出现。董年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随顺治离宫,出京到五台山清凉寺出家,这和惜春最终出家相合。

  顺治在1682年于河南白云寺去世,葬在如皋定慧寺的毗庐大佛的莲花座下,这和释迦牟尼佛在婆罗树下涅槃相似,更主要的是“长生果”,长生者万岁也。花生的外壳呈麻皮样,康熙在二岁时生过天花,是麻皮脸。长生果内中有一层红衣,这就表示康熙是天生的穿着,一件代表大明的绛红色的外衣,最里面是白色的花生仁,这说明康熙是大仁之人,是千古一帝。惜春连输两盘,则表示董年的人生有两次挫败,第一次是她的出生,生于妓家。第二次没能封为王妃。生了儿子只能狸猫换太子,把自己的儿子玄烨作为康妃生的儿子,而康妃生的女儿被董小宛收养作为义女。

  “妙玉又让了四个子儿”,这表示董小宛和顺治生了一个皇四子,顺治心中十分高兴,皇四子一生下来就被封为亲王,后来顺治要让这皇四子成为皇太子。如果在这样的话,那么所有的心计都成为泡影。所以皇四子只有存世三百天就莫名其妙地死去了。造成结果康熙成为皇帝。因为康熙在表面上还要承认顺治是自己父亲,所以惜春才赢了半子。妙玉在此处就是董小宛。图中四个女子,妙玉、惜春、侍儿和彩屏。画中的侍儿和彩屏在窃窃私语,就是在议论这些不能向外人道也的秘密。正因为这是十分重要的题材,所以焦秉贞要用这一题材作画。其实侍儿和彩屏窃窃私语是暗示妙玉和惜春表面上是在下棋,其实妙玉和惜春要秉烛对弈。此时对弈就是动脑筋想办法,想出应对之策,而且是通宵达旦,可见寓意之深,令人做一番思索方始能想明白,看透真相。

  第三幅画:秋千嬉语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道:【尤氏又带了佩凤、偕鸾二妾过来游玩。这二妾亦是青年娇憨女子,不常过来的,今既入了这园,再遇见湘云、香菱、芳、蕊一干女子,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二语不错,只见她们说笑不了,也不管尤氏在那里,只凭丫鬟们去服侍,且同众人一一的游玩。…….这里众人且出来散一散。佩凤、偕鸳两个去打秋千玩耍,宝玉便说:“你两个上去,让我送。”慌得佩凤说:“罢了!别替我们闹乱子,倒是叫‘野驴子’来送送使得。”宝玉忙笑说:“好姐姐们,别玩了,没的叫人跟着你们学着骂她。”偕鸾又说:“笑软了,怎么打呢?掉下来栽出你的黄子来。”佩凤便赶着她打。】

  从“秋千嬉语”图中来看有六位女子,这和佩凤、偕鸾、湘云、香菱、芳、蕊六个人,荡秋千之人应和佩凤、偕鸾等人在人数上相合。

  如果把贾珍视作多尔衮,那么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可以把孝庄视作尤氏——贾珍之妻。秋千二字,反过来念就是千秋,千秋者千岁也,尤氏带了佩凤、偕鸾可视作孝庄皇太后带来了多尔衮的福音,也就是被多尔衮抢夺过来的豪格的福音,多尔衮是豪格的叔叔,

  豪格则是顺治的大哥,多尔衮取了嫂子孝庄,又要了侄媳妇,另外一个则是董小宛。为什么要把秋千倒过来念呢?因为佩凤的“风”和偕鸾的“鸾”两个字都是代表皇家。且说佩凤偕鸾荡秋千,一上一下跌宕起伏,则表示他们两个人的生命轨迹是不稳定的。这时的佩凤偕鸾可以视作董氏姐妹,因为宝玉说“你两个上去让我送”,就是指顺治要送董氏姐妹上位,但尤氏是顺治要封董小宛为皇后,董小宛坚决不同意。

  《红楼梦》中写成佩凤说道:“罢了,别替我们闹乱子”,董小宛知道高处不胜寒,她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影响她那兴越沼吴的大事。佩凤说道:“倒是叫‘野驴子’来送这使得”,何为野驴子,原来野驴子和野路子相谐音,就是要用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手段和方法来使之“上位”。这下顺治惊觉了,说:“好姐姐们,别玩了,没得叫人跟着你们学着骂他”偕鸾说“笑软了”,就是说在打趣中,让顺治的骨头都酥软了,怎么打呢?即是应该如何打才能打中目标,打中目标后,让顺治从皇帝的宝座上掉下来,栽出了顺治的黄子来,这黄子就是栽出个玄烨来。偕鸾是董年,“偕”作“同”解。《诗.秦风.无衣》:“与子偕行”。和顺治同行之人就是董年。董年生了玄烨,接替了顺治的皇位。

  第四幅画:龄官唱曲

  此幅画中有四个女子,其中一位正坐在画中最显眼处,另外还有二个侍女,有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正在唱曲。女伶似是龄官,正坐者似是元妃。

  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写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元妃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做尽悲欢的情状。元春极欣赏龄官的演技,说“龄官极好,再作两出戏,不拘哪两出就是了”,龄官定要作“相约”、“骂相”二出,不愿演贾蔷要她演的“游园”、“惊梦”。

  “豪宴”是写莫怀古因补官到京,以世交拜谒严府,游览苑宇,观赏古玩间,向世藩举荐精于古董鉴赏又善裱褙的门客汤勤,世藩立召至,众人纵酒为乐,且观看《中山狼》杂剧。该剧通篇写家破人亡的故事。元春省亲,点“豪宴”意味着家破人亡,这种情况不是很奇怪吗?元妃省亲的版本是按照顺治十六年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董氏姐妹带了小龙子玄烨前来如皋冒府为冒母七十大寿祝寿来了。而写的“家破人亡”,即是讲满清要被闹到家破国亡的地步。

  第二出戏“乞巧”是“长生殿传奇”第二十二出《密誓》,写七月七夕杨玉环在长生殿乞巧“愿钗盒情缘长久订”,唐明皇与杨贵妃对天盟誓“生生世世共为夫妇永不分离”,不久杨贵妃被逼缢死在马嵬坡。人或谓《乞巧》为不吉之言,故脂砚斋评曰“乞巧伏元妃之死”。

  这出戏和冒辟疆深有关系。冒辟疆和董小宛为鹣鹣齐翼的一对,鲽鲽比目的一双,本可以双双永结同心,白首偕老。冒辟疆给董小宛金镯子,金镯子上刻着董小宛要他刻的“乞巧”和“覆祥”四个字。但是过了一年,金镯子突然断了,正好在七月。冒辟疆感到很意外,所以改成为“比翼”、“连理”四个字。董小宛在顺治七年正月初二,被迫离开夫君。冒辟疆以假死的名义,实际上北上京城入王宫去侍奉多尔衮了,究竟不偕。冒辟疆写元妃点“乞巧”的缘由就在于此。脂批写伏元妃之死暗指董小宛的假死。

  第三出为“仙缘”,乃是“邯郸记传奇”第三十出“合仙”。这“合仙”一出,是写卢生梦彻顿悟,随吕洞宾上天界与八仙相会,接过何仙姑残花帚在御苑扫花。这一出戏对冒辟疆说起来太有感触了。铁拐李接过满期拐走了大明。铁是满清的姓氏,李是木子李,木是朱姓图腾。许多忠于大明的仁人志士为之献身殉国成为落花。董小宛作为何仙姑扫花葬花,何其悲壮。若把铁拐李颠倒过来,就是反清复明。那就是李拐铁。

  冒辟疆和董氏姐妹合计同谋,使大明朝光复。董小宛在顺治十八年八月十九日饮鸩药毒酒,飘然上天庭,而董年接过董小宛的残花帚,在御园阆苑扫花。“阆”为门高貌:《汉书.杨雄传上》“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

  第四出为“离魂”此出是《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写杜丽娘后园寻梦杳无所得。归来衷情难遣,积郁成疾“伤春病到深秋”,中秋之夕,欲一件那皎皎的月轮,倩春香开轩望去,但见秋雨淅沥,西风梧叶,丽娘心病难医,心曲无诉,终于带着对爱情徒然的渴望,告别了围于身边的双亲,在这连宵夜雨中离开人世。脂批谓《离魂》伏黛玉之死。

  这出戏分明是在叙述董小宛之死。顺治十七年八月,孝庄皇太后明白董小宛和郑成功之言有秘密往来,欲劝顺治御驾亲征以便在金陵来一个瓮中捉鳖。郑芝龙给郑成功的一封信,成了董小宛的催命符。所以董小宛“伤春到深秋”,自认心曲难诉,告别了身边的妹妹董年,毅然决然地饮下了毒药鸩酒离开了人世。故而脂批云《离魂》伏黛玉死,也就是伏董小宛死。

  贾蔷要龄官演《游园》、《惊梦》,龄官不愿,只肯演《相约》、《骂相》。

  “相约”、“骂相”是《钗钏记》第八、第十三出。

  相约是写云香奉碧桃小姐之命来皇浦吟家,得见吟母张氏遂留下口信,约吟在中秋夜到后花园内会面以赠信物和聘资。骂相则写云香在到黄浦吟家,张氏听人谗言,以为欲陷害其子,怒相之后骂,云香亦不示弱,遂生口角至推推搡搡不欢而散。一对好鸳鸯,因误会,多生波折,但是最终成眷属。皆大欢喜。冒辟疆和董小宛也有误会。在顺治二年之际,冒辟疆想抛弃董小宛,把她托付给好友,董小宛坚决不肯,她说死也要死在一起。纵然不行,自己跳大海,一死也心甘。冒辟疆无奈之下只能带了董小宛随军而行,在行军的途中,董小宛的计策频出,挽救起义军于危难之中。到顺治六年年底,洪承畴奉多尔衮之意,前来索取董小宛,冒辟疆把董小宛藏了起来,洪承畴抄了冒辟疆的家,并扬言要挖冒家祖坟。冒启宗毒打冒辟疆,冒辟疆被逼交出董小宛。同时冒辟疆要求董小宛要扮演西施的角色,兴越沼吴。董小宛坚辞,宁愿如虞姬一样自刎,死在项羽的怀中,或如绿珠一样坠楼为情郎而死,她不想如昭君一样去和番,更不愿如西施兴越沼吴,因为弄不好会被剁成肉酱。她最希望能和红佛一样和李靖一起私奔。

  冒辟疆坚决不同意,董小宛写了八首诗,冒辟疆一见火了,抢过诗稿,放在火炉中烧了。过后冒辟疆后悔了,把记住的诗句改写成了五首,那就是《红楼梦》中是“五美吟”,冒辟疆还把他和董小宛一起居住的卧室取名为“五美居”。他在五美居内一直怀念着董小宛,勾引起他无穷无尽的遐想,这“五美居”和《红楼梦》中的“五美吟”,可以作为冒辟疆书写《红楼梦》的有力证据。

  《红楼梦》中所写的贾府被抄家、宝玉被贾政毒打、黛玉焚书稿等情节均出于此。龄官的“龄”与“林”相谐音。

  第五幅画:花亭吹笛

  此画中有六个女子,三个女子在屋内,一个女子正在吹笛,一个女子正在拉琴,还有一个女子只露出半张脸,在室外有三个女子在聆听悠扬的笛声。

  这个场景似乎和《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有相似之处。

  【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果然可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胸。”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媳妇们答应了,方送去,只见方才瞧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了,说:“右脚面上白肿了些,如今调服了药,疼的好些了,也不甚大关系。”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因就将方才贾赦的笑话说与王夫人尤氏等听。王夫人等因笑劝道:“这原是酒后大家说笑,不留心也是有的,岂有敢说老太太之理。老太太自当解释才是。”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露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

  这是写贾母在八月中秋赏月,这种情况是冒辟疆最拿手描述的事。冒辟疆和董小宛最喜爱深夜赏月。在夜深人静之时,桂花飘香,人沉浸在如洗的月色之中,自有一种令人神往的感受。自从董小宛离开之后,冒辟疆倍感孤独,寂寞难忍,尤其是年至老迈。听到凄切的笛声,不禁引起他对往日的回忆,尤其是苍凉的笛声更使冒辟疆老泪纵横。冒辟疆望着月亮,仿佛看见了化身为嫦娥的绛珠草,心中的惆怅能用泪消愁吗?焦秉贞很可能看了《红楼梦》,又熟知冒辟疆的生平事情,所以绘画出这幅花亭吹笛的画来。

  第六幅画:梅窗刺绣

  画中有五个女子。在做针线的女子应是宝钗,在案几上有红色衣料绣着鸳鸯戏莲,双手正穿针引线,案几上有剪刀,整块的红色綉布用木刻綉架固定,上面綉的是两只鸳鸯。是在红色图案上綉鸳鸯。窗外两个女子的神态,显然是黛玉和湘云,二人躲在窗外立柱旁边,窥视着窗内。二个女子的面部一里一外,一个兴致盎然,一个似乎事不关己、不甚有兴趣。显然二个人正在议论窗内刺绣女子。从身段来看,穿青衣的比较瘦弱应是黛玉,穿蓝衣的女子应是湘云,穿蓝衣的女子似乎要拉青衣女子走开。

  《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有描述:

  【宝钗便顺着游廊来至房中,只见外间床上横三竖四,都是丫头们睡觉。转过十锦槅子,来至宝玉的房内。宝玉在床上睡着了,袭人坐在身旁,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那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帚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宝钗,忙放下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也不防,唬了一跳。姑娘不知道,虽然没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像蚂蚁夹的。”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

  如果把宝玉视作皇权象征物玉玺,那么这块玉玺肯定是芳香扑鼻,所以小虫就会扑过来。小虫是满清,在《红楼梦》中应是薛蟠,“薛”与“雪”相谐音。意味着来自北方的满清。“蟠”是由“虫”和“番”二字组成,原来是一条虫,是小番子。而且蟠字本身是小虫名:《尔雅.释虫》“蟠。鼠负”长半寸许,色如蚯蚓,背有横纹,腹下多足,生水缸底或墙根深处。薛蟠可以认作是多尔衮,他似小虫,在花心里长的,原来就是一根花心大萝卜。闻到何处花香就往何处钻,冷一防,要似蚂蚁似地夹人一口,多尔衮除了自己身边拥有如花似玉的娇艳女娘之外,还要皇太后下嫁给他,要了侄媳妇为福晋,更强抢董小宛为妃。

  宝玉是玉玺,是万岁爷,袭人的“袭”可以解为龙衣两字,就是穿在皇帝身上的衣服。白犀尘就是太监用的拂尘,这里把画取名为“梅创刺绣”可以暗指冒辟疆的爱姬酷爱梅花,庭院中凡是有空隙之地,董小宛行方设法种上梅树,所以冒辟疆把董小宛的衣冠冢取名为“忆梅庵”就是把董小宛视作铁骨铮铮的梅花。

  梅花可以傲霜斗雪,霜雪则表示为满清。董小宛善于刺绣,在1642年嫁给冒辟疆为妾,冒辟疆让她在别院居住了四个月。董小宛每天在家刺绣,一天竟能綉出六幅作品,而且每幅作品都是栩栩如生的上乘佳作,董小宛被誉为“神綉”。

  《红楼梦》中写道:【说着,一面又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紥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袭人向床上努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宝钗笑道:“也亏你奈烦。”袭人道:“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的。”又笑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便走了。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因又见那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替他代刺。】

  宝钗替袭人刺绣,原因是这活计好鲜亮活计实在可爱,这纯粹是托词,分明是宝钗寻求金玉良缘,要把宝玉这块玉玺抢到手,使自己和宝玉成为一对鸳鸯,而且这鸳鸯是五色的。冒母七十岁生日时,董氏姐妹带了小龙子玄烨来如皋为冒母祝寿。六岁的玄烨献给冒母一双鞋子,也是五色的。

  《红楼梦》写道【不想林黛玉因遇见史湘云约他来与袭人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的,湘云便转身先到厢房里去找袭人。林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纱窗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旁边放着蝇帚子,林黛玉见了这个景儿,连忙把身子一藏,手握着嘴不敢笑出来,招手儿叫湘云。湘云一见他这般景况,只当有什么新闻,忙也来一看,也要笑时,忽然想起宝钗素日待他厚道,便忙掩住口。知道林黛玉不让人,怕他言语之中取笑,便忙拉过他来道:“走罢。我想起袭人来,他说午间要到池子里去洗衣裳,想必去了,咱们那里找他去。”林黛玉心下明白,冷笑了两声,只得随他走了】

  宝钗的内心,林黛玉是心知肚明,所以会冷笑了两声,湘云拉着走了,黛玉因为不能看“戏”了。

  第七幅画:清厦旷朗

  画中有六个女子。二女子在清厦,有四个女子乘着船,船靠岸,要顺着云步石梯走上去。

  且看《红楼梦》第四十回所描述的情况: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院,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首先分析一下薛宝钗居住的“清厦旷朗”,“清”即是满清,“厦”指大屋子。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幅画,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词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悬梁自缢的是指崇祯皇帝,这是大明的大厦,哗啦啦地一下到下了。在此处出现了满清的大厦,也会晃朗一声倒下,“旷朗”可以认为是拟声词。“旷”字从字面上作“空缺”解。旷朗的“朗”与“郎”相谐音,即是讲宝钗所居住的房屋是满清的大厦,内中没有郎君,她是独守空房之人。为什么要这认为呢?且看其居住之处起名为蘅芜苑,蘅芜乃是一种香草名,《拾遗记.前汉上》“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有《咏梦》诗“文通(江淹)毫管醒来异,武帝蘅芜觉后香”,原来这里是南柯一梦之地,只有梦觉之后留有的余香,还不是一场空!

  薛姑娘居住的地方如同雪洞一般,这不就是漫天遍野的雪满东北吗?而且一色玩器全无,马背上的民族何需玩器。玩器对多尔衮而言乃是无用之物。尤其是在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注意是土定瓶,“定”是“定窑”的简称。定窑是宋代五大著名官窑之一,窑址在定州(今河北曲阳),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及白釉剔花瓷。

  既然是名窑的产品,至少是瓷器而不应是土制的陶器。可见这里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定瓶是指落葬的陵地,乃是清文宗皇太极的陵墓又叫京东陵。因为是土葬所以称之为土定瓶。

  《红楼梦》中写瓶中供着数枝菊花。菊花乃是祭祀死者的专用之花。可见这是孝庄皇太后作为寡妇,在吊唁自己的丈夫皇太极。所以房中的一切都和守寡之人的身份相合。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图中的上半部分应是清厦旷朗,在船上被人搀扶着上岸的应是贾母,最主要的看点是画中有云步石梯,诸元素均取之于《红楼梦》,只不过不是一成不变地描绘,而是依据自己理解作再创作。

  第八幅画:女先儿唱曲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写道:【一时歇了戏,便有婆子带了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儿进来,放了两张杌子在那一边,贾母命他们坐了,将弦子琵琶递过去。贾母便问李薛二人:“听什么书?”他二人都回说:“不拘什么都好。”贾母便问:“近来可又添些什么新书?”两个女先回说:“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女先儿回说:“这叫做“凤求鸾”。”贾母道:“这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你先说大概,若好再说。”女先儿道:“这书上乃是说残唐之时,那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众人听了,笑将起来。贾母笑道:“这不重了我们凤丫头了?”媳妇忙上去推他说:“是二奶奶的名字,少混说!”贾母道:“你只管说罢。”女先儿忙笑着站起来说:“我们该死了!不知是奶奶的讳!”凤姐儿笑道:“怕什么?你说罢。重名重姓的多着呢。”女先儿又说道:“那年王老爷打发了王公子上京赶考,那日遇了大雨,到了一个庄子上避雨。谁知这庄上也有位乡绅,姓李,与王老爷是世交,便留下这公子住在书房里。这李乡绅膝下无儿,只有一位千金小姐。这小姐芳名叫做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贾母忙道:“怪道叫做“凤求鸾”。不用说了,我已经猜着了:自然是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了。”女先儿笑道:“老祖宗原来听过这回书?”众人都道:“老太太什么没听见过?就是没听见,也猜着了。”贾母笑道:“这些书就是一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这么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像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一个男人家,满腹的文章,去做贼,难道那王法看他是个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了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子的小姐,又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的,就是告老还家,自然奶妈子丫头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头知道?你们想想:那些人都是管做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了不是?”

  众人听了,都笑说:“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贾母笑道:“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人,有一等妒人家富贵的,或者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糟塌人家。再有一等人,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邪了,想着得一个佳人才好,所以编出来取乐儿。他何尝知道那世宦读书人家儿的道理!──别说那书上那些大家子,如今眼下,拿着咱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那样的事。别叫他诌掉了下巴颏子罢!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连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姐儿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着止住了。”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子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有这些杂话叫孩子们听见。”

  凤姐儿走上来斟酒,笑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罢。这一回就叫做“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杯酒,看两出戏着,再从逐朝话言掰起,如何?”一面说,一面斟酒,一面笑。未说完,众人俱已笑倒了。两个女先儿也笑个不住,都说:“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都没了!”

  薛姨妈笑道:“你少兴头些!外头有人,比不得往常。”凤姐儿笑道:“外头只有一位珍大哥哥,我们还是论哥哥妹妹,从小儿一处淘气淘了这么大。这几年因做了亲,我如今立了多少规矩了!便不是从小儿兄妹,只论大伯子,小婶儿,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多吃了一点东西,大家喜欢,都该谢我才是,难道反笑我不成?”贾母笑道:“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倒是亏他才一路说,笑的我这里痛快了些,我再吃锺酒。”吃着酒,又命宝玉:“来敬你姐姐一杯。”凤姐儿笑道:“不用他敬,我讨老祖宗的寿罢。”说着,便将贾母的杯拿起来,将半杯剩酒吃了,将杯递与丫鬟,另将温水浸的杯换一个上来。于是各席上的都撤去,另将温水浸着的代换斟了新酒上来,然后归坐。  女先儿回说:“老祖宗不听这书,或者弹一套曲子听听罢。”贾母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合弦按调拨弄起来。】

  图中,坐于杌子上抱琵琶的女子应是女先儿,女先儿前面应是贾母。画中二人正交谈。文本中谈论的是《凤求鸾》,有两位女先儿,画作只画一位,另一位女先儿应坐于未画出的另一边。女先儿弹奏了一套《将军令》。

  冒辟疆在五十四回中写下这一段文字,这是有深刻含义的,他生怕“王熙凤”这个人不被别人了解,只当他是一个女性,其实要把她当做一个男性来看待。他扮演角色很多,可以是多尔衮,也可以是宏光,有时还充当康熙。王熙凤的女儿是巧姐,巧姐和板儿结婚,板儿的“板”就是诏书,巧姐的生日七月七日,巧得很,康熙是崇祯死后整整十年之后出生的。一个死在三月十八日夜,一个生在三月十八日。康熙是崇祯浴火重生之火凤凰,所以冒辟疆取凤姐的姓名王熙凤。王熙凤三个字倒过来念就是“凤熙王”,“王”与“皇”相通,“凤”是凤凰之凤,仍是皇帝,那么凤熙王就是作为皇帝的熙皇。

  冒辟疆在康熙十三年因配合吴三桂以拥护太子为名(三太子乃康熙,是顺治的皇三子,冒辟疆的第三个儿子)清君侧,组织洪门反清,结果被清军所虏,在周斯盛的调停下,与康熙签订了“熙皇契”,保证在康熙为他在如皋故乡建造的三间茅草屋内 “闭门谢客思过”。

  冒辟疆将茅草屋取名为“匿峰庐”,此屋在《红楼梦》中冒辟疆把其改名为“青埂峰”。

  《红楼梦》中与“小姐的芳名叫做‘雏鸾’”,这个雏鸾应该暗指康熙。他八岁登基为皇,当然是“雏鸾”,再看这“女先儿”,也叫做“女先生儿”,红学专家把其认作是说书艺人,说书者为女性,可以称为女先生。为什么要称为“女先生儿”呢?不是很奇怪吗?而且婆子带进门来是两个“女先儿”,原来这是暗喻董氏姐妹她们本是优伶和说书先生属于同一行当,“女先儿”三个字就是指女的先生应视作是男儿。女先儿后来两个人对了一套“将军令”。“将军令”为乐曲名,有琵琶曲、十番锣鼓曲,大型民间器乐多种,亦是戏曲开场或摆阵场面演奏的曲牌,原为将军中发令时所用的鼓吹之曲。玄烨作为领兵的主将,南征北战,是一个威风十足的雄壮威武之人。焦秉贞画此画的用意原本是为了表明王熙凤究竟代表何人。

  第九幅画:赠送燕窝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写道:【 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下来,命点一枝小蜡儿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叫他们前头点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再送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宝玉听了,随过来接了。前头两个婆子打着伞,拿着羊角灯;后头还有两个小丫鬟打着伞。宝玉便将这个灯递给一个小丫头捧着,宝玉扶着他的肩,一径去了。

  就有蘅芜院两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我们姑娘说: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回说:“费心。”命他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喝茶了,我们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赌两场了。”一个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沾了光了。横竖每夜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又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了闷。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儿了。”

  黛玉听了,笑道:“难为你们。误了你们的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们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那两个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说着,磕了头,出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

  且看走时的情况,前头有两个婆子打着伞,提着明瓦灯,后头还有两个小丫鬟打着伞,那玻璃绣球灯由一个小丫环捧着,宝玉扶着她的肩。


  作者简介:

  黄伟民,男,汉族,194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系反清复明义士黄宗羲后裔。先祖黄越川与蔡元培、徐锡麟、秋瑾共创光复会,后光复会与华兴会、中兴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黄越川系同盟会元老之一。其母彭萍曼系苏州望族,书香门第,清廉世家,其母祖上彭启丰状元及第,彭启丰祖父彭定求系康熙朝状元。

  黄伟民先生6岁始学日文、英文,从事口译、笔译六年,从事公务员20年,从事科技工作13年。翻译、编著出版书籍40余部。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科普一等奖,是上海优秀科普作家。他是上海增爱基金会创会理事、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意交流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史研究员,曾任意大利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特别顾问,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副团长。

  黄伟民先生是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潜心如派红学的研究,先后著写关于“冒著红楼”研究论文七、八篇,其中有《〈红楼梦〉大揭秘》《古宫词与红楼梦》《中国具有马克思主义扎根发展的肥沃土壤》及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冒辟疆编年诗析注》,还有《与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的时空对话》《〈红楼梦〉中诗词解析》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