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明末清初王铎是大书法家,但很少人知道王铎曾逗留江浦,并有多幅书法作品与江浦有关。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籍贯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生于河南孟津县双槐里。天启二年(1622)进士,与倪元璐、黄道周同改庶吉士,时有“三狂人”之谓。历任翰林院侍讲、右春坊右庶子、南京太仆寺丞、东阁侍班、礼部右侍郎、经筵讲官、翰林院学士、南京礼部尚书(崇祯十三年)、东阁大学士等。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陷扬州,福王逃往芜湖,留王铎守江宁(南京),他同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开城门降清,又历明史副总裁等官,顺治九年三月授礼部尚书,时已病重,居于乡里,同月十八日去世,断气前说“有仙迎我!”其人博学好古,工诗文,产量甚丰,集有《拟山园选集》等,有黄道周等序,另有《拟山园文选集》32卷,遭清廷禁毁。王铎是以文学书艺优而仕,入清以后更以赋诗属文为乐。诗仿学杜子美,但其思想内容、语言功力以及成就影响则自当逊色,倒是晚年一些感怀、赠送、悼友的诗,写得真切动人,独有个人风采。

  崇祯年间,王铎曾任职南京,先任职南京翰林院,后任职南京太仆寺,常往来两京以及河南孟津县老家之间。据《江浦埤乘》载,崇祯八年(1635)十二月十七日,流贼李自成等众攻破和州城,杀人之惨,江水尽赤,又拟顺江而下,攻打江浦县城。两地相距仅百十里,然警报未至。王铎时任南京太仆寺丞。太仆寺主管朝廷用马,官署在滁州。


  (崇祯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夜,太仆丞王铎自应天府(在今南京城)渡江,道经江浦城下,叩门,丞与侯(知县)李维樾语,握侯手曰:“贼至矣!尚处堂燕坐耶?”侯乃大骇,遂留以问计。丞屏人与语,始知贼破和州十日状,官绅死者若干人,民人屠戮者无算。时严城霜柝,小几对谈,酒约略数行,红烛易数寸许。王铎乘马出北郭,取道滁州而去。李侯亦上马送二十里,寒月并辔,言语甚密,人莫知者。客去,侯归县署,急料理守御事宜,饬修城池,充实廪库,申文上司,备言贼氛迫近、邑无兵守御状。


  《江浦埤乘》这段记述很生动细致。和州城破,南京震动,王铎从金陵城渡江,叩门江浦县衙,带来战场即时信息,并教以守城之术,知县李维樾出县城北门送别王铎,急忙回城备战,并申请上司派兵驻防。

  九天后,流贼果然如潮涌来。然而此弹丸小城,巍然屹立于江畔,逼迫李自成贼众狼奔豕突,多次绕城而过,不再来犯。此固然归功于李维樾战前组织动员、战争中挺身而出,军民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以及应天府及时派兵协防,而王铎夜半报信,其功德亦盛大也!

  王铎为书法大家,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独具特色,时称“神笔”,与董其昌齐名,明末即有“南董北王”之称。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子无咎撰集《拟山园帖》,内收王铎书法作品共103件。因王铎在明亡之后降清,其气节颇有可疵之处,其人品常遭微词,但其书法作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尤为欣赏,把王铎列为大陆第一流书法家,提出了“后王(铎)胜先王(羲之)”的看法,还因摹仿效法衍生成一个书法派别,称为“明清调”。

  因国家动荡,王铎后半生常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但途中作书、赋诗不断。其传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确定为写于江浦的,只有一件,它被收入《拟山园帖》书中,列为第二十五,题为《临怀素草书轴》,书于崇祯十年(1637),草书,临摹唐人僧怀素《过钟帖》。据河南美术出版社《拟山园帖》,该作品原件182×46厘米,绫本,被香港虚白斋收藏。


王铎《临怀素草书轴》

  凡四行,共六十二字,如下:


  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故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所为世之所重,其言当不虚也。

       行至江浦,劳极,临此,惛惛欲寝。丁丑二月十七日雨晴。孟津王铎。


  该作品落款明确交代书于江浦,时为崇祯十年丁丑(1637)二月十七日。此前一日,王铎携家人北渡长江,返京任少詹事职。当时国内仍在动乱之中,战火此起彼伏,旅行极为艰辛且充满危险。《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生书局)五言排律卷二,载有王铎《江岸雨丁丑二月十六北渡》一首,更为细致地描写了二月十六日北渡长江、旅途劳顿的境况。王铎北渡长江时,正当黄昏时分,四郊寂寂,冷雨凄凄,刚刚得到升迁任命的王铎,此时倒不是为自己的仕路幸运而高兴,而是正在为远在家乡的亲人是否遭到流寇的侵扰、是否还安然无恙而担忧,即如诗中所谓“枞阳来旧寇,滁岫失孤稜。倦骨家千里,游心杖一藤”。


怀素草书《过钟帖》

  当代草圣乌江(地属今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人林散之对王铎书法艺术极为赞佩,并长期临摹取法。据路东先生《草圣林散之评传》,林老于1966年春从友人尉天池处借得王铎《草书诗卷》,随身携带,朝夕揣摩,卷不释手,达七八年之久。林老自我总结其“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认为“王觉斯一代大家,才气横溢,其草书转弯处如折钗股,留白尤妙不可言。运笔圆中有方,顿挫见丝,就是飞白”。林老一生皆富于进取,大器晚成,被誉为当代草圣,路东先生指出:“王铎草书对林散之最大的影响,可能并不在于笔,而是涨墨法和枯湿相间的用墨之技,以及王铎别开生面的创造精神,这才是林散之以王铎为友的重要原因。”


路东《林散之评传》封面

  明末书法大家王铎与江浦的交集,横跨近四百年的历史沧桑,在当代草圣林散之的书法作品里,达成最深切的契合。


2022年8月22日


  注:

  ①见《江浦埤乘》卷十四。

  ②怀素《过钟帖》释文为:“右军云:吾真书过钟,而草故不减张。仆以为真不如钟,草不及张,所为世之所重以其能。怀素书之不足以为道,其言当不虚也。”与王铎所书略异。

  ③这段话参考河南美术出版社《拟山园帖》第二十五。

  ④语见路东《草圣林散之评传》第九卷第二十六章《林散之与王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第一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