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四世袭靖逆侯(张宗仁、张谦父子)何以居住江浦五槐山庄?何以死后又都葬在五槐山庄?张宗仁妻子高景芳何年去世?张谦死时——死于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享年三十五岁——太夫人高景芳还活着吗?这一类问题,迄今为止仍难于解答。
张宗仁及其妻高景芳曾住五槐山庄,山庄有堂,名世英堂,堂额为康熙皇帝所赐御书,事详《江浦埤乘》卷三十七《古迹(上)》。(有关考述见笔者《袭靖逆侯张谦墓志铭考释》)山庄里另有轩,名红雪轩,高景芳诗词集因此命名为《红雪轩稿》,事详张宗仁《红雪轩稿·序》。
《红雪轩稿》留存至今。分为六卷,收录诗、词、赋计六百五十七首(篇)。卷首另有张宗仁序、高氏仲弟高钦《序》各一篇,卷尾有叔弟高钰、季弟高镕《跋》各一篇,合计六百六十一首(篇)。刊刻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
读《红雪轩稿》,可以厘清一些基本事实,大体勾勒出张宗仁夫妻的生平事迹。笔者依据高氏《红雪轩稿》,并查阅有关史志,制作了一份《张宗仁夫妇年谱》,内容如下:
张宗仁夫妇年谱
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张侯(指张宗仁,下同)一岁
张侯出生。陕西汉中府洋县人。
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张侯五岁,高氏(指高景芳,下同)一岁
阴历十一月,高氏出生。①汉军镶黄旗人。②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张侯八岁
祖父张勇死,享年六十九岁。③据嘉庆《咸宁县志》卷十四《陵墓志》:“襄壮侯张勇墓在鲍坡东南四里,御制碑一,御祭碑三,赐茔,扁曰‘秦陇真纯’,联曰‘秦山陇水家声旧,真德纯心世泽长’,妇慕氏祔葬,巡抚永泰为撰贞节碑,事详《长安县志》。”
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张侯十岁
张侯之父张云翼袭靖逆侯。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十九岁
张侯受知(受教)于陈元龙。④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二十一岁
张云翼举家搬迁到江宁(即南京)张侯府园⑤,时任江南提督。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二十二岁,高氏十八岁
七月,高氏父亲高琦由饶州同知升任建昌知府。高氏及其兄弟相聚于建昌府署。⑥
张侯迎娶高氏于渤海。已而还居云间(松江府江南提督署)。⑦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二十三岁,高氏十九岁
张侯中举。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二十六岁,高氏二十二岁
张侯母赵太夫人去世。高氏为作《君姑赵太夫人见背,赋以志哀》,诗见《红雪轩稿》卷三。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二十九岁,高氏二十五岁
春,居住云间官署(江南提督署)。三月底,康熙帝南巡,驻跸松江府行宫。行宫在提督府东南,江南提督张云翼、松江府知府郭朝祚建。数日,赐张云翼御书并银鼠褂一袭、貂皮帽一顶。⑧高氏等人亦恭迎圣驾,蒙赐龙缎,作诗以记之。⑨
高氏父亲高琦卒于建昌知府任上。百姓设位祭祀之。⑩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三十一岁,高氏二十七岁
康熙帝第二次南巡,三月丙子日,驻跸松江府城内,辛巳日,帝赐张云翼御书并衣帽、鞓带及弓矢鞍马。次日车驾赴浙江。⑪高氏作诗《圣驾再幸云间,次日朝贺,蒙赐五爪团龙皮衣二袭,东珠耳环一对,外洋金丝盘龙云肩一枚,敬赋十二韵》。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三十三岁,高氏二十九岁
张侯之父张云翼去世,⑫死于江南提督任,谥恪定。据嘉庆《松江府志》,自康熙三十五年赴任江南提督,在任十四年。⑬墓在西安府咸宁县(今陕西省长安县)引驾回村西。⑭
仲冬(十一月),高氏母至,挑灯夜话。⑮
冬,夫妻扶张侯父母柩归秦营葬。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三十四岁,高氏三十岁
张侯族内纷争迭起,兄弟阋于墙。⑯
春三月,高氏先南还。⑰
高氏虑及张侯无子息,为购置媵妾。⑱
闰七月,张侯袭靖逆侯爵。
冬,接高氏母亲来,高氏忽病卧。⑲
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三十五岁,高氏三十一岁
高氏母北还,高氏抱病与别。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三十六岁,高氏三十二岁
生女,名宜男。⑳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1713),三十七岁,高氏三十三岁
高氏伯兄高铃赴韶州任职,仲弟高钦陪送母亲,随兄赴任,路经金陵,母女再见㉑ ,欢聚匝月,夏初告别。㉒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三十八岁,高氏三十四岁,张谦一岁
甲午四月己亥㉓ ,子张谦出生,庶出。㉔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三十九岁,高氏三十五岁,张谦二岁
春,高氏母死于韶州,享年五十八岁。㉕
叔弟高钰闻讯至金陵“迎丧”,与高氏见面。㉖ 高氏与高钰别后十余年始见。
高氏《红雪轩稿》已编成第一稿,由高钰带给高镕。㉗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四十岁,高氏三十六岁,张谦三岁
高氏卧病。
季夏,烈火柔金,兄高铃夫妻、高氏幼妹等人扶母柩北还,路经金陵,停柩庄上。㉘兄妹相见,高铃已然患病,不足一月,竟病死。㉙赖高氏资助,运送双棺返乡。㉚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四十二岁,高氏三十八岁,张谦五岁
高氏皈依佛教,居家烧香礼佛,邀请女尼上门。㉛
高氏病愈。㉜作《诲女四章》《女宜男年甫七岁颇知孝敬因予诗二首》《谦儿五岁亦能随姊定省诗以嘉之》等,补充、整理《红雪轩稿》第二稿。
初秋,张侯为高氏《红雪轩稿》(第二稿)㉝作序。
闰八月初,高氏生第二女,名闰儿。㉞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四十三岁,高氏三十九岁,张谦六岁
高氏《红雪轩稿》刊印。
张谦已六岁,就外傅(外出读书)。㉟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1720),四十四岁,高氏四十岁,张谦七岁
张侯宗仁去世。
子张谦袭靖逆侯爵位,㊱ 时年七岁。
书影:张宗仁手书《红雪轩稿·序》
后记:
这份“年谱”的价值在:基本厘清了张宗仁夫妇的生平概要,揭示了这对夫妻共同生活期间的一些重要细节,涉及张、高两个家庭。将来若能找到张宗仁夫妇的墓志铭,应该能发现更多的东西。
据《红雪轩稿》,高景芳身世可大致总结如下:
高景芳(1681—?),字远芬。其父高琦,汉军镶黄旗监生,祖籍广平府清河县(今属河北),康熙三十七年七月,由饶州府同知升任建昌知府,康熙四十四年卒。高景芳十八岁嫁张宗仁,先后生育二女,张谦为其庶子。自幼好读诗书,著作不辍,才情卓著。体弱多病,晚年好佛。高景芳排行第二,另有兄弟四人,长兄为广东韶关太守高铃,仲弟为康熙御前侍卫高钦,叔弟高钰,季弟高镕,皆中举为官。另有妹妹,尚小。㊲高景芳出身贵族,《红雪轩稿》卷三《手调羹汤以奉舅姑》自谓:“清河荣五等,渤海望三韩。”大意是父亲袭封爵位(第五等?),住河北清河县,母亲为山东渤海县名门望族。目前无法知道高景芳何年去世。
2022年11月7日
注:
①据《红雪轩稿》卷六《自寿·调寄应天长》:“年年子月光华足,刚是此身离母腹。”子月:阴历十一月。
②据同治《建昌府志》,高氏之父“高琦,汉军镶黄旗监生,康熙三十七年七月,由饶州府同知升任建昌知府,四十四年卒。”另据同治十三年刻本《韶州府志》卷五:高铃,镶黄旗人,岁贡,康熙五十二年任(知府)。
③据李因笃《少傅兼太子太师靖逆侯靖逆将军谥襄壮张公传》(《续刻受祺堂文集》)。张勇,字飞熊,陕西汉中洋县人,幼孤,有大度,遭乱从军,骑射冠时,先为明将,后效力于清朝。
④据张宗仁《红雪轩稿·序》。
⑤张侯府园:位于南京城东南大中桥附近,白下路273号,系张勇之子江南提督张云翼所建。其园不大,因风景如画,有花木之胜,号称金陵胜地。大厅东偏,有赐书楼(御书楼)一座最高,可以望远,万家烟火,俱在目前。因曹、张两家极为亲密,曹雪芹年幼时时常到张园玩耍,因而有说法称《红楼梦》大观园原型即为张侯府园,《红楼梦》故事亦源自“张侯家事”。同治年间,此宅为张佩伦(女作家张爱玲祖父)所购居,张在马尾中法海战败后,被李鸿章延入幕府,并以女妻之,当住于此。曾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今为学院“老人之家”和校史陈列馆。至今犹存罗汉松一株,传为张云翼手植。有“小姐楼”,传为李鸿章之女居所。
⑥据同治《建昌府志》,高琦:汉军镶黄旗监生,康熙三十七年七月,由饶州府同知升任建昌知府,四十四年卒。据高钦《红雪轩稿·序》:因忆先大夫守建昌,一时同气咸在署。同气:此指兄弟姊妹。
⑦据张宗仁《红雪轩稿·序》:“余年十九……越二年,就婚渤海。……已而偕还云间。”渤海县在山东省。高景芳《红雪轩稿》卷一《祭母夫人文》:“於惟我母,渤海太君,处家以礼,逮下以仁。”高氏十八岁出嫁,《红雪轩稿》有多处提及,如卷二《七思》其四:“落地为兄妹,同胞惟尔我。承欢十八年,温清宁敢惰。”
⑧据嘉庆《松江府志》卷首(上)。
⑨据《红雪轩稿》卷三《康熙四十四年春,恭迎圣驾于云间行在,蒙赐龙缎十二联,纪恩八韵》《谒见妃娘娘,仰蒙握手温谕,恩体有加,恭纪》。
⑩据同治《建昌府志》,高琦:汉军镶黄旗监生,康熙三十七年七月,由饶州府同知升任建昌知府,四十四年卒。另据《红雪轩稿》卷二《七思》其一:“疾甚事益繁,神耗药难补……惟余旴江滨,俎豆祀千古。”
⑪据嘉庆《松江府志》卷首(上)。
⑫据张宗仁《红雪轩稿·序》:“自壬午迄己丑,天祸洊臻,两先人相继见背。”
⑬据嘉庆《松江府志》卷三十六《国朝武职表》,张云翼于康熙三十五年到任江南提督,康熙四十八年师懿德(宁夏人)继其任。
⑭据嘉庆《咸宁县志》卷十四《陵墓志》:张云翼墓在西安府咸宁县引驾回村西。
⑮据《红雪轩稿》卷四《母夫人至,志喜(己丑仲冬)》。
⑯据《红雪轩稿》卷一《枉劳赋》:“丧事既竣,行装乃亟。流言孔布,谗夫罔极。谓挟资以远行,懼窥伺之不测。欲恫喝以稽留,将操戈以入室。众口嚣嚣,余心默默。”
⑰据卷一《田家赋》序:“己丑冬,良人偕余自吴扶翁姑二柩,归秦营葬。时岁向暮,农事俱竣。袯襫耒耜既无所见。明春三月,余先南还,出潼关,由豫达吴,亲睹耕种之劳、霑途之苦,感而赋此。”
⑱据《红雪轩稿》卷一《枉劳赋》:“历四千里以南还,鲜有丝毫之蹉跌。……既宜室家,旋念嗣息。弘樛木之化,妾媵旁求;获螽斯之庆,子女连得。”
⑲据《红雪轩稿》卷一《祭母夫人文》:“忆庚寅冬,板舆奉迎。彩服承欢,养志鼎烹。晨省昏定,趋走萱庭。聚顺之乐,其喜盈盈。曾不载朞(满一个月),余疾骤撄。”
⑳据《红雪轩稿》卷二《诲女四章》其二:“岁在壬辰,仲秋之吉。尔父举尔,喜气洋溢。”
㉑据高钦《红雪轩稿·序》,“岁癸巳,大兄(高铃)出守韶州。钦以恭侍板舆,道由金陵,复与吾姊相见。”另据同治十三年刻本《韶州府志》卷五:“高铃,镶黄旗人,岁贡,康熙五十二年任(知府)。”
㉒据《红雪轩稿》卷一《祭母夫人文》:“聚惟匝月,别遂经春。念我老母,触暑遄征。”
㉓康熙甲午四月己亥:公元1714年6月10日。
㉔据高景芳《红雪轩稿》卷二《示谦儿(四章)》“其三”:“甲午孟夏,天气清朗。吉日己亥,母方尔养。愧余正嫡,病不能往。闻尔之生,欣然奖赏。”
㉕据《红雪轩稿》卷四《哭母六首(乙未春日)》、卷三《母夫人凶信来自韶州,惊闻之,次哭赋七韵》:“四千余里路,五十八年人!”
㉖据高钰《红雪轩稿·跋》:“钰以迎丧百粤,因而舣棹长干。”
㉗据高镕《红雪轩稿·跋》:“岁乙未,叔兄(高钰)自江南回,携仲姊《红雪轩稿》至,得预校勘之役。”
㉘据《红雪轩稿》卷三《哭大兄十一韵》:“庄开老屋淹行李,寺谒高僧供法筵。”
㉙据高镕《红雪轩稿》卷一《祭母夫人文》:“丙申季夏,烈火柔金。兄扶母柩,底于石城。分当奔赴,泣血尽诚。何期病躯,孱弱伶仃。跬步之地,需人乃兴。升舆复下,彷徨屏营。曾未一月,兄病亦沉。毕命旅次,闻见酸辛。”
㉚据《红雪轩稿》卷三《哭大兄十一韵》:“拼将清禄聊相助,远送双棺返旧阡。”高钦句后点评:“凶丧相继,若非吾姊,孝友危矣!”
㉛据《红雪轩稿》卷三《病愈后述病中诸苦以自警,亦古人安不忘危之意》:“尚赖能持守,因之自主张。皈诚求古佛,却虑学空王。性体原无缚,医和究不妨。……世纲俄超脱,微躯已健康。药炉刚退舍,经卷并升堂。从此精神复,书绅永自防。”
㉜据张宗仁《红雪轩稿·序》:“戊戌秋,病初起,瀹茗相对。”
㉝按,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编成《红雪轩稿》第一稿,由高钰带给高镕,高镕《跋》谓“卷帙虽分,而为数无几。近来三四年间,邮筒屡至,所寄与所携相等”。经“三四年间”,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张侯作序、五十八年己亥刊印,是为第二稿。
㉞据《红雪轩稿》卷四《喜生第二女》“及尔初生日,刚逢置闰秋”及《闰儿洗三》。查方诗铭《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置闰八月。
㉟据《红雪轩稿》卷四《谦儿五岁亦能随姊定省诗以嘉之》其二:“知汝明年从外傅,莫忘母悔日谆谆。”
㊱据赵尔巽《清史稿·诸臣封爵世表二》。
㊲据《红雪轩稿》卷一《祭母夫人文》:“女惟余长,子则兄铃。其余弟妹,教养平均。”卷二《七思》其七:“大姊有所归,别来多岁月。彩云惊易散,玉埋伤土窟。幼妹未及行,母兄相继殁。茕茕深闺中,寸步不得越。尔既无由来,我思何时歇。”卷三《随家严赴任江右,恭恃母夫人登滕王阁看龙舟》:“霞裾将幼妹,彩服引诸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