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有地名“西江口”,指的是高旺河入江口。实际上在清代以前,石碛河水也是借高旺河入江。考“西江口”之“西”义,当然是相对于江浦县城(包括浦口城)而起,因此可以推断,“西江口”得名时间不会早于明洪武年初(洪武九年设置江浦县)。此地旧属历阳郡乌江县,但遍查《和州志》,不见“西江口”一名,这或许可以旁证明初以前尚无地名“西江口”。
当然,这不意味着西江口在明代以前不存在入江口、水旱码头、街市、渔村等等,只是今人已难以知道“西江口”之前的地名。兹综合有关史料,对西江口的人文历史做一番考查,并简述如下。
1.西江口曾经是一处重要的水旱码头。
西江口地处长江北岸,东与浦子口、西与乌江驻马河口相距均为四十里,隔江与金陵大胜关相对。其西与桥林镇(古称石碛镇)有河(古名会通河)通航。在汛期,民船可沿着古高旺河直抵高旺镇南郊。高旺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人烟阜盛。
民国以前江北这一带入江口仅有三处:朱家山口,西江口,驻马河口。旧江浦县城也有一处入江口,旧名新江口,即今城南河口,但常年淤塞,不能通航。
西江口建有码头,既沟通大江,又通过内河(高旺河、石碛河、会通河)沟通多个集镇(高旺镇,桥林镇,珠江镇),辐射面广,相关居民多。因此,作为一个水旱码头,西江口曾经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枢纽作用。
2.西江口也是一个热闹的小集镇。
津浦铁路等近代交通逐渐发达起来,对传统水路交通影响最大,大部分倚水而成的繁华集镇遂逐渐衰落。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1937年底)抗战爆发不久,西江口仍居住着百十来户人家,多数为渔民,也有商人、码头工人、僧道、农民。与长江平行,旧有一条东西向的“扁担街”,杂货铺,酒馆,茶社,木匠铺,铁匠店,客栈,理发店,澡堂子,各行各业,应有皆有,甚至有鸦片馆、宝局(赌场)。街中北侧还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寺庙——杨泗庙,终年香火不断。
3.西江口最迟在唐朝已有渡江码头,当然秦汉则未必。
先说“秦汉未必”。秦末,项羽兵败垓下(安徽灵璧县),一路南奔,到达长江,然后经今南京市六合区、浦口区,抵达今乌江镇,当时秦朝东城县乌江亭长舣船等候,项羽不肯过江,自刎乌江边。项羽从垓下南奔,原本是要带领残兵渡江回到江东(项梁、项羽叔侄当初率八千子弟兵从今苏州市发兵)。那么,项羽为什么不就近从六合或长江更下游的仪征、扬州渡江?而是奔往上游的浦口、高旺、桥林、乌江方向?(今六合、卸甲甸、点将台、高旺、石碛等地,留传许多项羽故事)只因为当时的长江下游像一个喇叭口,今上海市还没露头,今泰州市政府所在地名字叫“海陵”……长江喇叭口往上游逐渐收窄,不说扬州,即今浦口码头一带也会宽达十公里以上。(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乌江渡口大概是当时相对狭窄的江渡,况且项羽马头前面还横着一条大河——乌江(即驻马河)!
说唐朝有西江口有江渡,李白《横江词》六首当然算是文献依据之一。老一代地方文化研究者周锡公老师写过一篇论文,题为《李白<横江词>六首新探》,该文引用有关专家论证,先说明横江的位置,为长江自芜湖至南京这一段,再考证李白当年渡江之处,结论是,天宝十二年(753)秋,李白从河南南下宣城(今属安徽省)途中,来到横江之西江口渡,作《横江词》六首。
还有一个相关的文献依据,就是光绪《江浦埤乘》卷三十七《古迹》载:“横江馆:旧在西江口。唐李白《横江馆》:‘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太白集》)”题为《横江馆》,实为《横江词》六首之一。
晚唐诗人杜牧也有一首写横江馆的诗,题为《题横江馆》:“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这表明当时确有“横江馆”这一馆舍建筑。
横江馆,应为官办的水路驿铺,民间客栈的可能性较小。
4.西江口江渡与宋朝历史相契深刻
西江口地属高旺镇,而高旺为千年古镇。这个说法的依据还不单单是西江口渡,而且是镇上曾有一座千年古寺——昇中寺。“沈志”等各种县志对这座寺庙都有所记载,《江浦埤乘》说:“昇中寺:宋真宗登封(泰山)曾此驻跸,大中祥符三年(1010)建,赐额。”宋真宗封禅泰山能驻跸于此(昇中寺),当然能够说明西江口在北宋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江渡。
不过北宋朝廷在河南开封,封禅泰山不应绕路江北。倒是明朝张吉《古城集》(收录于《四库全书·别集》)卷六《江北纪行十六绝》之四,题为《昇中寺》,诗前小序云:“(昇中寺)在江浦县南二十里,宋高宗南渡曾饭于此”,诗曰:“山僧貌古袖翩翩,犹记高宗驻跸年。败壁朔风应掩耳,几车冤鬼泣江天。”说靖康之变发生后,宋高宗赵构一路从淮河逃到长江,再到杭州,渡江前夕驻跸昇中寺,狼狈不堪,这是完全可能的。
赵构渡江,时在建炎二年(1128)。
5.明代设有西江巡检司。
巡检司掌管地方治安,为政府派驻地方的监管机构,兼民政、缉盗、税收等多种功能。宋真宗景德三年(1007)始置京东五路巡检司,其后各处分置。金、元沿置于京城及要害之处。明洪武二年(1369)始沿置于广西,后渐增置于各州县关隘要冲之处,而都城不设。设巡检、副巡检,以掌缉捕盘诘、维持地方治安之事。清朝沿置。西江巡检司不能确知建于何时,明初已有,见于《明史》以及江浦诸县志。嘉靖八年(1529)裁革。
6.西江口因其地势险要,一直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多次惨遭兵燹。
有案可稽者,计有明末流寇李自成,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抗战爆发之初(1937年底)日寇纵火街市,等等。不必详述。
近年西江口三个自然村合并为西江口社区,隶属江浦街道。呆在江畔原野上的一片居民区而已,水旱码头的功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渔民早已上岸,小集镇、老店铺、破败的道教小庙(杨泗庙)都已经被整齐划一的居民楼取代,高旺河多年前被裁弯取直浚深,再也不必担心洋溢成灾,唯一缺少的是唐宋的旅客,明清的诗歌,以及跟江河湖海有关的动人的故事。
“败壁朔风应掩耳,几车冤鬼泣江天。”这里是赵构君臣哭泣过的地方啊。
2023年2月22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