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在今浦口区(旧江浦县)汤泉街道,曾经建有香泉县,隶属和州,因存世短暂,旋设旋撤,作用不显,故而历史文献鲜见,也很少人知道这个历史片段。
邑人明代张瑄曾为《弘治滁州志》作序,该志国内已不见留存,然而该序收录于戴瑞卿《万历滁阳志·旧滁州志序》中。有关内容如下:
“……徐玲,余祖母之父也。初,高皇帝兵至汤泉,玲偕弟璋谒见于军门,大悦,籍记姓名。不旬日,渡江,即改汤泉为香泉,授玲香泉县知县。中书省符牒尚存,印识宛然可考。后革香泉(县)并入江浦(县),调安仁县。璋亦授杭州府推官。”
据此可知,元末朱元璋曾兵至汤泉,并改汤泉为香泉,于此设置“香泉县”,而张瑄祖母之父徐玲偕弟谒见朱元璋于其军门,徐玲因此得以任新设置的香泉县知县,而弟弟徐璋不久亦得以任杭州府推官。
史载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率部渡江攻占太平路(今安徽当涂)之前,曾驻扎于和州等地,时汤泉尚属和州,张瑄序所谓“不旬日,渡江,即改汤泉为香泉,授玲香泉县知县”,皆在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前后。至洪武九年(1376)析和州、六合、滁州等地置江浦县,以香泉(汤泉)为中心的香泉县当然被革除并入江浦县,则香泉县存世时间约为21年。而香泉县知县除了张瑄祖母之父徐玲,是否有其他人担任过,因史料缺乏,已难以考察了。张瑄序说徐玲后因革除香泉县而调任安仁(今属湖南郴州市)知县,则大概香泉知县始终为徐玲一人。当然,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这又未必不可能。
徐玲、徐璋兄弟为滁州人。《光绪滁州志》卷六载,“徐玲,字廷辉,以材选历香泉、安仁知县,致仕归。徐璋,字元辉,玲弟,以孝廉任高安主簿。”按该志原文“徐玲”写做“徐珍”,不知孰是孰非。另,说徐璋以孝廉“任高安主簿”,或因其初授为主簿,后历升“杭州府推官”。推官在明朝为各府之佐贰官,掌治刑狱。
汤泉地区设“香泉县”,所见史料大体如上。虽寥寥数语,但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因为张瑄为汤泉人,进士出身,历任主事、郎中、知府、布政使、都察院右都御史、刑部尚书等,所记又为家族历史,且自述其家藏“中书省符牒尚存,印识宛然可考”。只因为香泉县实为战时短期设置,不久就被并入江浦县,从而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汤泉建镇历史不晚于北宋,真正的千年古镇。唐末汤泉建有惠济禅院;北宋孙莘老偕秦观等人做汤泉游,留下许多相关的诗文;元末有汤泉寨,乃居人修筑以御敌;元末朱元璋渡江前略平此地,改名汤泉为香泉,洪武年初又于此置牧监,名香泉牧监。这些情况都有案可稽。惟设置香泉县,史料不多,故而许多人不知道。
2023年1月7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