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县志载,明洪武九年(1376)六月始置江浦县,其地来源有三,一是和州(州治在今安徽和县)遵教、怀德、任丰、白马等四个乡;一是滁州丰城乡;一是六合县孝义乡。江浦置县之前,这三块地大体上为各该州县之僻壤。
按土地、人口、地势等方面对于江浦置县之贡献大小排序,和州土地人口贡献最大,其次六合,初置县时县治所在地,其次滁州。因此讨论江浦地域沿革历史,也应当按照这个顺序。
江浦东南临大江,北、西北环绕今滁河 ,西周以前地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地处楚头吴尾,进退于吴楚之间。其后越灭吴,江浦属越,越灭于楚,地终属楚。始皇灭楚,郡县天下,江浦西、南两面属九江郡东城县,北属九江郡棠邑县。
秦所置东城县,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之大桥乡三官集(村)。东汉属下邳郡,西晋属淮南郡。南朝宋废。
秦时东城县下设乌江亭,亭在今安徽和县北四十里乌江镇处,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垓下大败,南走东城,“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正义》:“《括地志》云: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西晋太康时(280—289)乌江亭升置乌江县,江浦县南属乌江县。东晋乌江县属历阳郡,南朝宋为临江郡治,梁为江都郡治,陈复为临江郡治。北魏属临滁郡,隋属历阳郡,唐属和州,明初废为乌江镇。乌江镇以驻马河为界,北半属江浦县,南半属和州,仍各自沿称乌江镇,直至今天。驻马河今为苏皖界河。
乌江县北(偏东)与六合县宣化镇相接。西晋永嘉元年(307),置宣化镇,据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转引宋《六合志》:宣化镇与乌江县相接云。
和州建置稍晚,在北齐天保六年(555),治所在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舆地纪胜》卷48引《元和志》:“北齐以两国协和,故谓之和州。”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废州为历阳县,寻复为和州直隶州。清属安徽省。
和州前身为秦置历阳县,治今安徽省和县,属九江郡。“南有历水,故曰历阳”(《太平寰宇记》),西汉为九江郡都尉治,东汉为扬州刺史治,东晋以后历为历阳郡、南豫州及和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和州。
西汉置全椒县,自此以后,江浦县西北面属全椒县。全椒县治所在今襄河镇,属九江郡。三国吴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南朝梁置北谯郡,治北谯县。东魏改为临滁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县。大业初复名全椒县,属江都郡。唐属滁州。明洪武初废入滁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
隋开皇初改南谯州置滁州,治所在新昌县(后改为清流县,即今安徽滁州市)。《寰宇记》卷128滁州:“因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市和来安、全椒二县地。明洪武初废州治清流县入州。洪武二十二年 (1389)直隶南京,清属安徽省。
综上所述,参照清末陈作霖《江宁府七县地形考略》所绘制《江浦县图》 (该图显示各乡在江浦县的地理位置),明初建置江浦县时,所割取遵教、白马二乡来自原乌江县。东至大江,南至驻马河,西至老山南麓,北至今城南河(或至今七里河、或定向河,待考)。
所割怀德、任丰二乡来自原历阳县。大体地域为老山西南端,老山中段北麓。南、西至今县界,北最远至后河今永宁段。细说则任丰乡大体背靠老山,西、北邻滁河(后河),与滁州隔河相望;怀德乡环抱老山西南端,东与遵教乡为邻,南、北以今县界为界。
丰城乡来自滁州来安县,因明初废来安县,并入滁州,故县志直言“析自滁州”。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来安县,仍属滁州。丰城乡四至,大体为东抵朱家山河,南达老山北麓,西含西葛镇,北至清流河(滁河)。汊河集(镇)当时属江浦县。
最后说孝义乡之由来。
孝义乡割自六合县,地域大体与老浦口区吻合,即东至大江,南(偏西)至今七里河(或至城南河)西至朱家山河,北邻六合县。
虽然六合县仅割让一个乡以置江浦县,但因其毗邻金陵,战略位置重要,当初六合县的偏僻重镇,在江浦却成为险要首镇。
六合,古地名棠邑,又作堂邑,《左传·昭公二十年》有“棠君尚”,杜预注云:伍尚为棠邑大夫。地属楚,后属吴,再属越,至公元前334年复归于楚,为吴楚交界吴国的重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棠邑县,属九江郡。楚汉相争,棠邑县初属楚。汉王三年(前204年)楚九江王英布以其地归汉。汉高帝六年(前201)封陈婴棠邑侯,为棠邑侯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改名,棠邑称堂邑。元鼎元年(前116年),堂邑侯国除,复为堂邑县,属临淮郡。东汉建武年,改属徐州广陵郡。三国,广陵郡先属魏,至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归吴。堂邑县遂属孙吴广陵郡。晋太康元年(280年),以堂邑属徐州临淮郡,元康七年(297年),置堂邑郡于堂邑县,隶扬州。东晋成康四年(338年)江淮乱,百姓南渡,侨置堂邑郡于江南建康,而本郡不废(一说迁堂邑郡侨治于建康,此从《通鉴》注:“实郡在江北者有堂邑”;《万历应天府志》:“侨置堂邑于此而本郡未废”)。隆安元年(397年),中原乱,秦地之民南流,寄居堂地,改堂邑郡为秦郡以统之,置秦县;于秦郡置尉氏县以安尉氏(今河南尉氏县)流民,置义成县以安义成(今安徽怀远东北)流民。秦郡及秦、尉氏、义成三县均侨置,并在今南京市六合区境,有实土。尉氏县治在宣化镇。南齐建元元年(479年),析秦郡置齐郡,治瓜步(瓜埠),属青州。永明元年(483年),并秦郡入齐郡,将齐初恢复的堂邑县又并入尉氏县;永明二年以尉氏改属新昌郡。梁天监元年(502年),废齐郡复为秦郡,分尉氏县为堂邑、尉氏二县,太清三年(549年),侯景袭秦郡,改郡为西兖州。陈永定元年(557年)改复江北失地,恢复秦郡,堂邑、尉氏属之。太建五年(573年),北齐再取秦郡,置秦州瓦梁郡,随即为陈所收复,仍设秦郡;十年,改秦郡为义州,旋罢。北周于公元579年南下占领秦郡,改秦郡为方州,置六合郡,又置方山县,属方州。方州治于方山。隋开皇元年(581年),废六合郡,以所领各县属方州。开皇四年,废尉氏、堂邑、方山三县,并置为六合县,属方州。(据1991年中华书局《六合县志》)
据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载,弘治二十四年,“复割江宁县沙洲乡民二千户属县,为崇德乡。编户一十八里,后并为四里,其十四里粮税,俱各里赔纳。”所割出江宁县乡民二千户,原居江中沙洲之上,隶之所新建之崇德乡。后乡地渐坍入江中,乡民遂渐他迁,十八里缩减为四里。到了清末,大概并这四里地也不复存在,因此光绪县志《江浦埤乘》载:“考明初所拨江宁崇德乡二千户田地益江浦者,今皆在洪涛巨浸之中。吕《府志》所谓今之南岸当为昔之北岸是也。”据晚清陈作霖《江宁府七县地形考略》之《江浦县图》,崇一乡、崇五乡在遵教乡西,崇三乡在白马乡东,崇二乡任丰乡北。一崇德乡而分五地,大约皆因崇德乡原沙洲地逐渐坍江,官方遂移民至各荒地,而仍冠以“崇德”乡名,以便管理,及征收赋税。
总结江浦县沿革史如下:
秦设东城县,县治三官集,含江浦县西、县南地(东城县乌江亭,西晋初升乌江县);西汉设全椒县后,江浦西属(西邻)全椒;待和州建置,西、南属和州(和州下辖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东城县于南北朝废,建置滁州,含全椒、来安等县,江浦西、北地属滁州(来安)。江浦东北、北地,始终属六合(棠邑)地。明洪武九年建置江浦县,割和州四乡地,割滁州一乡,割六合一乡,共六乡;洪武二十四年,又割江宁江洲地一乡,置崇德乡。不久崇德乡诸沙洲地坍江,人口分流到县境各处,开荒谋生。
“新中国”初期,将明清江浦县分置江浦县、浦口区,2002年区县合并,名浦口区。今浦口区下设若干街道,街道下设社区或行政村,原江浦县区域内所设街道,所辖区域与明初各乡地域大致上是比较吻合的,即江浦街道为白马乡,桥林街道为遵教乡,星甸街道为怀德乡,汤泉街道为任丰乡,永宁街道为丰城乡,顶山街道、泰山街道(桥北路以南)大体为孝义乡。至于盘城街道、沿江街道,以及泰山街道桥北路以北地区,明清时期为六合县地,找不到对应关系。
补充说明:置县前,江浦地域曾设置的行政区划
秦郡: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置秦郡,治六合山。改堂邑郡置,别置尉氏县。属南兖州。南齐永明元年(483)罢。梁复置。北周改六合郡。秦郡治所在六合山(定山),值得研究。如确在山上,则在定山寺旧址上?定山寺前旧有城墙,或即其遗迹?如为“六合山麓”之省,则在宣化山麓浦子口城址上?
秦州:陈宣帝太建五年,暨北齐后主武平四年,为公元573年,四月北齐于秦郡置秦州,州前“江浦”通涂水(滁河),于“江浦”水中置大木栅,陈将程文季拔除木栅,进占秦州。
怀德县:南朝宋大明五年(461),宋主置怀德县(县治在怀德乡,县今有怀德乡,在今浦口区星甸街道),属临江郡,后属秦郡。南齐复属临江郡,东魏属临滁郡。后废。
临江郡: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七年(463)二月,孝武帝(刘骏)割怀德、乌江置临江郡,其范围与明清江浦县、今浦口区的范围大致相当,应为江浦设县之滥觞。(参见王宏《六合山方位考》)永光元年(465),废临江郡,仍以怀德隶秦郡,乌江隶历阳。
临滁郡:亦作临徐郡。南朝梁末改北谯州置,属南谯州。治所在葛城(今浦口区西北西葛、东葛)。领怀德、乌江等县。寻入东魏。陈废。
浦子口巡检司:全名“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据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始设于洪武元年(1368),在浦子口旧城,洪武九年改设江浦县,二十四年移县于新开路口,仍置巡检司于旧治,后裁。《明史》有“本六合县浦子口巡检司,改为县”之文。
江浦置县后,境内另有西江巡检司(在西江口,嘉靖八年裁革)、江淮巡检司(洪武二十四年建,在治东南三里,旧为平家渡)。
2022年7月5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