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馨港湾残疾人之家,47岁肢体残疾人朱美萍每天总是第一个打卡“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从不缺勤,她的计件收入也是“工友”中最高的。“就业兜底帮扶政策让我有幸进入‘馨港湾’就业,开启了新生活,我非常珍惜这个就业机会。”朱美萍说。
朱美萍15岁时因一次手术导致手脚神经受损,经康复治疗后,双手功能恢复了正常,双脚却始终不能站立,落下双下肢残疾的终生遗憾。这让朱美萍备受打击。在家人的开解下,她重新振作起来,决定自强自立。初中毕业后,她在家做手工活,靠灵巧的双手努力挣钱。不仅如此,住到莲沁苑小区后,她还带动了小区内四五名残疾人在家做起手工活。
“办事处成立馨港湾残疾人之家,你愿意来吗?”2017年,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残联专职委员施春梅找到朱美萍,告诉她办事处新成立的馨港湾残疾人之家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劳动能力弱的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为就业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一直想有个“单位”的朱美萍欣然报名,成为办事处馨港湾残疾人之家“1号员工”。
“自从进入‘馨港湾’,我感觉生活越来越美好。”正在馨港湾残疾人之家麻利地制作特种纸的朱美萍说,以前,她通过网络等渠道寻找手工活信息。成为“馨港湾”一员后,她不用操心手工活来源,只要“上班”就有活干,和“工友”一起制作特种纸、眉笔等,做得越多收入越高,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和企业职工一样拥有“五险”、享受节假日,这都是她残疾后梦寐以求的。
身在“馨港湾”,朱美萍日益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她说,政府除了进行就业兜底帮扶、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外,还想方设法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馨港湾”设有辅助就业工作室、活动室、阅览室、康复室等功能室,更有开阔的室外活动场地。平时,在这儿就业的残疾人跟着管理员到室外活动场地做健身操,一起参加端午节包粽子、过集体生日、看电影、唱歌等文化活动,每年还能享受外出活动的乐趣。“残疾人外出不方便,内心特别渴望户外活动。在‘馨港湾’组织下,我们去过果园采摘水蜜桃,去过江阴飞马水城旅游,在靖江网红露营地烧烤……每次这类活动结束后,大伙都能开心很长时间。”朱美萍说,社会各界志愿者们走进“馨港湾”送文艺演出等服务,也给大家增添了很多快乐,一些“工友”性格明显开朗起来。
朱美萍常常向周围人介绍我市惠残政策和服务,陆续介绍了莲沁苑小区内5名残疾人走进“馨港湾”,共享惠残服务。她乐于助人,常常主动帮助“工友”,是“馨港湾”残疾人的“主心骨”、管理员的得力助手,每天组织大家清洗餐具、打扫卫生、管理花圃菜园。“‘馨港湾’就像我们的家,大家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朱美萍说,她相信,她和大伙一定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针对困难残疾人就业难问题,建设市镇村三级馨港湾残疾人之家,为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走出家门的残疾人配送劳动产品,实施辅助性就业服务、居家就业服务等残疾人就业兜底帮扶项目。截至今年7月,全市有392名残疾人在“馨港湾”从事辅助性就业、43名残疾人居家就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