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个‘笔杆子’,既熟悉电脑操作,又能写会画的,报表资料全是他在做,为我们村解决了个大难题。”近日,某县工作组督查驻村干部到岗位工作情况时,村党支部书记如此评价驻村干部小李。据走访了解,派驻到村的多是年轻干部,平时忙于做报表、写材料、做记录等,有不少人几乎成了村里的专职“资料员”。
近年来,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实施乡村振兴,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机关中,抽调了大批干部驻村帮扶。在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驻村干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派驻到村的干部,本职是帮助乡村搞规划,谋求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少数派驻干部名不副实,没能在产业上帮扶,发展上出谋划策,而成为了填写报表、撰写报告材料、做会议记录的专职“资料员”。他们既没有面对杂事练统筹,也没有身临难事练思维,更没能置身危急练胆略,帮扶效果可想而知。
驻村干部为何成了专职“资料员”?派驻到村的干部中,很大部分是年轻干部,他们长期在机关工作,与农村接触较少,尤其是农村建设发展,更无多少经验可言。要帮助村上搞发展,除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外,还要熟悉农业农村,善于和群众打交道,有农村经济思维,而这恰是年轻干部所缺乏的。人虽然已经驻进村,方法经验上却是“小白”,村上不便贸然交给任务,有的自身也不敢主动揽事。于是,“正事”不能干、干不了,只能做一些杂事,好歹不能当闲人,发挥电脑的操作技能,展现一下文字本领,也就不虚此行,能体现一点价值所在。
从村干部角度来说,也有一些顾虑就是不放心把事情交给驻村干部来做。派驻干部不熟悉村情,开展工作有些生疏,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年轻干部,如果是协调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等,不仅可能处理不好,还可能处理失当,捅出更多“娄子”。再则,村干部也有短板,如电脑运用、文稿写作等,经常令他们头痛。上级需要村上报送的资料较多,有的需要使用电脑,没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可不行。俗话说:“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村干部的“短板”,刚好是驻村干部的“长板”,应付电脑文稿这些事,刚好可以“以长补短”,这就解决了困扰村干部的大难题。
驻村干部成了专职“资料员”,表面是互补长短,双方均高兴之事。但是,驻村干部不是村文书,不能只是帮着操作电脑,写写报告材料。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驻村干部要摆正位置,把谋划发展的主业抓牢,主动融入村上要事,敢于面对群众大事,才能在历练中推动乡村振兴。作为村干部而言,不能因为他们是“小白”,不擅长农村工作,就束之高阁,不让其担事。相反地,要带着他们熟悉村情,多一起走访群众,多一起解决问题,多谋划村里未来,才能让其快速“入戏”,更好发挥能力本领。
莫让驻村干部成专职“资料员”,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痛下决心清理规范文件简报、减少基层统计报表,坚决杜绝以填报表格或者提供材料调度村级组织工作、以“是否留痕”印证村级组织实绩的问题,让基层干部从忙于报文报表的繁杂事务中抽身出来,真正回归为服务村民的“勤务员”。
本文选自《新湘评论》2023年第7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