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落叶,四处飘散,城乡皆然。
按照国内城市的既有做法,以为落叶散地,似有衰败之感,于卫生环境不利,且于步行和行车也似有不便,都要及时清理,还以整洁干净。因此,大多清除落叶,一扫了之。
这是常规做法,当然没错。城市生产生活对速度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必然传导到城市环境,不及时清理落叶,经过人车碾压,踩踏,至落叶碎化,必然导致种种不利之影响。
然而,利弊共存,万物共有。简单清除落叶,也就清除了落叶的种种美好,于今人们之精神需求,实为不小的遗憾。
幸而,落叶的美好,已渐受青睐。去年秋天,杭州已决定南山路、北山街、满觉陇路等15条道路的落叶白天不扫。无独有偶,今年10月,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15家公园风景区也承诺落叶缓扫。其实类似新闻各地渐多。
今日之时代,落叶价值愈加突显,渐趋醒目,慢品之下,三味有得。
落叶最直观的就是景观美学之味。黄橙红粉,熟美落叶,简约大气,不落俗艳。古人喜悦,常邀落叶入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笔下的长安应是满城红黄,秋美染目;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秋叶美诗让春花暗淡不少,以至千年不废,脍炙人口。当然,除了独秀,落叶也能烘托整体美感。
细细品味,相比树上秋叶,地上落叶有异样之美,仰望变为俯视,虽无蓝天映衬,艳阳加持,却多了平和与朴实,公园广场、步道小径,或数片,或铺满,都是极致的视觉享受,发与朋友圈,赞者云集,秋叶的美,年年如此,却无人厌腻。
久居城市,疏远了自然,对植物不识,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是嘲讽,是蜗居城市的代价和无奈。于此,对城市人而言,落叶就有了自然科普之味。
小时候,我们常常将完整的落叶夹于书页,压平为标本,或可称之秋叶书签,近观茎脉叶象,可见枫叶与银杏叶的大小和形状的差异;而下蹲端详梧桐落叶,又见叶大且干脆,还多卷状;若凑近浅嗅,似有日光之味……凡此种种,对于今日城市人,尤其是孩子,可能少见如此叶景,然小叶片,大自然,落叶给了城市人一个机会,亲抚自然,值得玩味。
亲近自然,万物生灵的天成物象尽收眼底,无限色彩、万千线形、灵动状貌,让我们感叹世间美好,而寄情于物,也常发哀怨悲苦之心味。
而秋叶,绚烂熟美之时的飘落,平生了几分黯然,若被雨淋风催,更生寥落孤寂之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让落叶爬出了寂寞,特定场合,触景生情的伤感也是一种正向力量,就好比失恋者爱听情歌,痛此不疲,因为人歌有共鸣,可助情感的体味与宣泄,对于重压下的城市众生,落叶蕴藏着情感依托之味。
此外,落叶形之随和,色之内敛,状之从容,给人舒慰之感,与城市的中规中矩相比,多了自然情趣和美好想象,似乎柔化城市的硬质和冰冷,也会间接缓解城市病的副效应,这应该就是众多赏玩自然的人们乐此不疲的原因吧。
如上言,秋之落叶是极好的身心吸引,其最大的舞台在文化艺术和旅游休闲。那么各地发展旅游休闲,当认真待之,细心用之,在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都可有作为,尤其是创意性的落叶产品,当惊艳市场。落叶三味,如若用心,得当用力,必会四两拨千斤,廉价的美景能有昂贵的感受,落叶主题的网红打卡景区也不是难事。
当然,落叶自有其弊病,缓扫虽然彰显了智慧,温暖了情感,也需区别对待,理性实行,不能运动式刮风,不适合落叶缓扫的地方要坚决执行卫生清洁制度,毕竟城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