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正是杨慎在《滇海曲》里写到的这句诗让我决定留在这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如今,云南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黄顺耀是一名来自福建省安溪县的茶商,从父辈便开始做茶叶生意,如今,他每年将400吨普洱茶卖去马来西亚,让普洱茶遍布马来西亚的大小城市,普洱茶的香气正渗透进大马人民的生活,架起中马两国茶文化交流之桥。



27年前与云南普洱茶结下不解之缘
1968年,黄顺耀出生在以茶业闻名全国的安溪县,父亲是当地茶厂的员工,自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茶行业。大学毕业后,他便在当地茶厂里工作,后辗转于全国各茶叶产区。1997年来云南采购时,来到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源头西双版纳,被这里青石板上的阵阵驼铃声和古韵茶香吸引。
“普洱茶的魅力在于越陈越香,越存越有价值,越喝越健康。它是一片树叶,却像极了人生,从采摘、杀青、揉晒、蒸压,最后存放、冲泡,每一步都像是一段沉沉浮浮的人生经历。”黄顺耀说,普洱茶的醇厚口感和层次分明的滋味深深地吸引着他,普洱茶产区的自然环境亦让他痴迷,后来便辞去老家的工作,来到云南创业。
2005年,黄顺耀收购了国营南涧茶厂,从此便扎根云南,在茶树间深耕、探索。
在他看来,古树茶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瑰宝,汲取了天地之精华和灵气。他决心要将这份健康的饮品分享给更多的爱茶人,让更多人享受品普洱的快乐。
“在云南生活了27个年头,这里已然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黄顺耀说,孩子毕业了,将带来云南发展,继续谱写普洱茶的故事。



每年卖出400吨普洱茶到国外,竭力传播中国文化。
安溪县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在黄顺耀家族的亲朋好友中,在海外做进出口贸易的人不在少数。通过这样的关系,1997年,他开始尝试将茶生意做到马来西亚,并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大马”。该品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马来西亚简称“大马”,另一层是指茶马古道推动着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1996年,去广交会参展,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同为安溪老乡的马来西亚海鸥集团的创办人陈凯希先生,从此有了把生意做去国外的念头,后来便开始与当地知名企业有了商业往来。”黄顺耀介绍说,目前他的产品主要售往马来西亚,一个月卖出一个多货柜,一个货柜是25吨,一年下来能卖出400吨。以往行情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卖出10个货柜。



黄顺耀说,马来西亚大小城市的商店、超市里都在出售云南的普洱茶。有一次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的免税店内,他看见自己的“大马牌”茶饼在出售,内心十分自豪。在国外,类似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
在马来西亚,“大马”茶更像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不仅让更多人领略到普洱茶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出口的茶有很多系列,包括百家姓、四大才子、四大帝王、四大美人、郑和下西洋纪念茶、南侨机工纪念茶等。每一款茶都在传播中国文化,希望更多人愿意了解中国。”黄顺耀说,作为一名身在红旗下的中共党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播中国文化是他的责任。
他说,茶只是像柴米油盐一样的消耗品。历经27年,黄顺耀对普洱茶的热爱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收购阶段,他还深入研究云南古老的大叶种茶制作工艺。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成为了一名古树茶领域的专家。昆明的气候干湿适中,是一个天然的恒温仓,在他的店铺、房屋内都存放着大量的茶叶,每天闻着茶香办公、入眠,茶香似乎供养着他的每一个细胞,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黄顺耀看来,茶的价值不在于炒作,而应回归茶叶本身,它在于消费者能将其当作是像柴米油盐一样的消耗品,一种健康的饮品。“‘以虔诚的心,做最好的茶’是我的初心,致力于做好每一饼茶,对得起每一位消费者,是我要求自己一辈子必须坚守的使命。”黄顺耀说,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了奋斗目标,然后坚持去做,皇天定不负苦心人。
今年,茶行业市场不算景气。他说,面对任何事都要平心静气,冷静思考,以往工作非常繁忙,属于他自己的时间相对较少,现下正好可以潜心思考,未来该如何开拓更大的市场,如何将产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发展,如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来之社会,回之社会
“陈凯希先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对我的人生很大的启迪。”黄顺耀说,偶然结识了陈凯希先生后,陈先生不遗余力地帮助他,教他生意经,带他结识生意伙伴。
“2014年,先生宣布,他将在百年后‘裸捐’,捐出个人名下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房产、储蓄及基金,以成立基金会协助弱势群体。”黄顺耀说,陈先生生前最爱讲的一句话是“来之社会,回之社会”,陈先生做到了。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他,先生的励志人生一直感染着他,目前,他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
作为昆明市福建安溪商会党支部书记和云南省侨联常委,疫情期间,黄顺耀带着88岁的老母亲和自己的儿子,祖孙三代共同抗疫,吸引了众多安溪籍人士加入到抗疫捐赠行列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持着云南和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说:“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但愿此生常报国。”
去年一年间,黄顺耀先后向砚山县平远镇第三小学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学习用品,向昆明侨光小学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纪念茶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