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兴化千垛菜花盛放时的景象。每年冬去春来之时,这片里下河水乡的灿烂黄花都会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自2009年兴化举办了首届“千岛菜花节”(后更名为千垛菜花旅游节)以来,已走过16个年头。每年旅游节的举办不仅吸引了百万游客来到水乡游玩、观赏油菜花,也为兴化的文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图片1.jpg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开发司发布了2023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名单,其中“唱响花海四季歌——兴化赏花游打开乡村文旅发展流量密码”的宣传推广案例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兴化的成功经验除了源于其自身优渥的生态资源,更基于其精准的定位和清晰可行的发展规划。兴化不仅绘制出一幅优美的旅游业态画卷,也善于把握机遇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在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队列中争当排头兵。


  人文梦水乡,里下河文化荟萃地


  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里下河流域腹地的兴化,古称昭阳、楚水,有着六千多年的人类生存史。

  兴化,取“昌兴教化”之意。这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古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今有从里下河乡村走出的“苏北少年”作家毕飞宇。

微信图片_20240627154737.jpg

  多年来,以毕飞宇、王干、朱辉、庞余亮等兴化作家为代表的里下河文学,影响并引领了一大批爱好文学的兴化人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塑造出了中国当代文坛独特的“兴化文学现象”。“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成为了兴化崭新靓丽的城市名片。

  去年,在施耐庵故里的兴化新垛镇施家桥村举办了施耐庵文化旅游节,广邀八方游客“来往施家桥 共圆好汉梦”。在旅游节的水浒集市上,游客不仅可以品尝购买兴化当地特有的美食和农副产品,还能体验一把别样的非遗文化。

2024年5月19日,在江苏省兴化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一企业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龙舟。 周社根.jpg

兴化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 周社根/摄影

  说到兴化的非遗,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截至目前,兴化共有1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21项。众多的非遗文化是兴化当地百姓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智慧的传承,以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茅山号子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是兴化传统文化中不可丢失的宝贵财富。


  全域旅游,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


  水是兴化的重要旅游资源,水乡生态美是兴化发展全域旅游的天然优势。早在2019年,兴化就已成为江苏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

  “水韵兴化,如诗如画”是兴化打造全域旅游的闪亮口号,每年春天的“菜花经济”让兴化成功出圈。但油菜花的花期短,仅有一个月左右,这成了早期兴化旅游发展的瓶颈。如何延长旅游市场中的“赏花经济”?兴化拿出了两个方案:一方面,在培育技术上做创新,先后培育出了早熟、中熟、晚熟三个不同品种的油菜花,以延长观赏花期;与此同时,在“赏花经济”上做延伸,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打造出“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品菊花、冬览芦花”的四季花海文旅活动品牌。

  每年五月,当金黄灿烂的油菜花逐渐褪去颜色生出饱满的菜籽时,当地农人已经在为下一季的赏花做准备。千垛菜花旅游节、万亩荷塘荷花节、品蟹赏菊旅游季、冬季芦花节,一年四季光阴流转间,兴化吹响了农文旅发展的火热号角。

  然而“唱响花海四季歌”只是兴化布局发展全域旅游的冰山一角,早在2017年,江苏省领导到兴化调研时就指出,“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兴化最大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要把兴化作为全省的大公园来打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兴化始终围绕水生态做好文章,积极打造全方位的旅游业态。

1719474950680.jpg

  兴化“1号水路”便是其全域旅游的一条“碧玉彩带”,这条彩带全长16公里。从乌巾荡湿地公园出发乘船一路北上,途径千垛菜花景区,终于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游客们可以在这样一条曼妙的水道上尽享梦里水乡的岁月悠长。

  与此同时,兴化还串联起与“1号水路”并行的陆路旅游线,将沿途几大旅游景区的资源整合开发,开发打造出驿站、农家乐、露营基地、旅游商店等旅游服务项目,多方位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不经意间这样一条“千垛美路”自驾线路也在游客们的口口相传中声名远扬。

  2023年,兴化全年接待游客6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4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整体占比73.6%,有力推动了兴化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兴化交出了一份美丽的答卷。


  产业发展,布局县域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兴化的发展欣欣向荣,一边是农文旅发展的高涨势头,另一边工业经济赛道上的号角也吹得正响亮。

  2023年兴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4.93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列泰州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43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45.24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555.26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发展势头迅猛。

  然而地处“锅底洼”的兴化,地势低凹容易积水成涝,农业生产并不占先天优势,但兴化人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垛田农业生产和文旅经济,让水乡泽国变身为水上沃野。

  这里的大米、河蟹、香葱年年都是大丰收,“鱼米之乡”的兴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百强县。但更多人所不知的是,兴化早已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行列。

兴化戴南不锈钢.jpg

兴化戴南不锈钢产业

  不锈钢、健康食品和装备制造是兴化工业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兴化的不锈钢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戴南镇,经过六十载几代戴南人的奋斗,时至今日,兴化市戴南镇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原料及制品集散地。“哪里有戴南人哪里就有不锈钢”,戴南人的奋斗史就是兴化不锈钢产业发展的缩影。

  “中国调味品之乡”是兴化另一个低调的名头。和戴南不锈钢产业的发展轨迹一样,最早一批兴化商贩走南闯北卖胡椒粉,逐渐从胡椒粉发展到鸡精、调味油、鱼汤宝等100多种调味品,再到这两年兴化经济开发区投资的预制菜产业园。小小的调味品到健康食品产业,兴化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道路。

兴化经济开发区中华食谷.jpg

兴化经济开发区中华食谷

  兴达钢帘线、五得利面粉、华东包装科技等都是兴化走出的知名品牌,近年来,兴化市正在积极投资筹建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并与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的高效发展。

  “企业敢干”在兴化这片沃土上蔚然成风,这几年兴化企业紧抓转型机遇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不断赋能产业新发展。如今,装备制造(铸造)业与不锈钢产业、健康食品产业这“三驾马车”拉动着兴化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功跻身县域经济“千亿俱乐部”。未来,兴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仍在进阶中。(图/兴化市宣传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