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靖江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包含5个项目。至此,我市共有纳入各级各类非遗名录的项目4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泰州市级4个、靖江市级35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当地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此次我市发布的第四批非遗名录涵盖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三类。其中传统美术类项目为靖江山水盆景制作技艺,传统医药类项目为靖江黑油膏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类项目包括靖江羊肉烹饪技艺(邢长兴羊肉)、靖江羊肉烹饪技艺(桑木桥羊肉)、马桥馄饨制作技艺。

记者了解到,申报进入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须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并具有鲜明特色,且在一定群体中有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具有较大影响。此次入选的非遗项目在我市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普遍认知度。靖江山水盆景兴盛于上世纪70年代,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2017年,靖江获授“中国山水盆景名城”称号。靖江黑油膏历史可追溯到清同治年间,至今已历五代传承,以祖传秘方为基础、中医中药为载体,对治疗疑难皮肤病有较好疗效。邢长兴羊肉创于清咸丰年间,并在传承过程中融入煎、炸、煮、烧、蒸、焖等手法改良创新,达到色、香、味、形、器兼备,2003年,“邢长兴”羊肉注册为国家商标。桑木桥羊肉于2020年入选“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并受到蔡澜等美食名家的赞誉。马桥馄饨以选料精、煮得时、汤水清鲜著称,最经典的三鲜馅料由猪肉、韭菜、河虾拌制,鲜香满口,令人食欲大开。

我市在发掘整理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此次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在申报时,同步规划了管理制度、今后五年保护计划及措施等,以期更好地留住这些民间瑰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