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推出报道《江苏:珍稀鸟类频频现身》,报道了我市摄影爱好者频频拍摄到珍稀鸟类现身靖江的新闻,点赞我市优化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生态的典型经验。

图为靖江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的水雉。王跃先摄

6月11日,我市一名摄影爱好者王跃先在滨江新城站前路和新洲路中间的一片水域,拍摄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雉。水雉也称“水中凤凰”“凌波仙子”,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是一种对水质和生活环境要求很高的珍稀鸟类,近年来在我国分布范围正在逐渐缩小,种群数量不断下降。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雉为常见的季节性候鸟,繁殖期为每年的4-9月,是“一妻多夫”制。

“这些水雉是刚刚从南方迁徙过来,兴化在4月15号就发现了,我们靖江的摄影爱好者一直在关注、跟踪,这次碰巧拍到了这些珍贵的画面。”靖江摄影爱好者王跃先介绍。经过两天持续观察,王跃先等摄影爱好者在站前路和新洲路中间的这片水域,共发现6只水雉。这几只水雉脚趾细长,颈后一片金黄色羽毛,搭配长长的尾羽,看起来虎虎生威。

近年来,靖江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靖江模式”。历经三年观测,马洲岛记录的鸟类物种数从首次观测的55种增至22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为黄胸鹀、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白头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7种,包括震旦鸦雀、普通鵟、红脚隼、鹗等。鸟类种数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4.69%,占江苏鸟类种数的47.02%。各类珍稀名贵鸟类身影的频繁出现,充分表明靖江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长江自然生态保护成效初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