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是科举名地的歙县,在今天仍延续着浓厚的学风。歙县中学内,完整保留着明朝“古紫阳书院”的山门坊,见证了历代莘莘学子的朝读与晚归。

  中原士民南迁,带来“重文”学风

  众所周知,从两宋到明清,徽州文化繁盛、科举发达。徽州府的进士数量高居全国各府前列,其中又以歙县功名最为兴盛。明清两朝,歙县一邑的进士竟占了全府的一半,稳居第一。据统计,明清时期徽州进士共1274人,有623人出自歙县。

  从西晋末年起,中原士民为躲避霍乱而南迁徽州。得益于“万山回抱,郡称四塞”的自然地理环境,徽州地区战争罕及,因此被一些中原士大夫视为“理想的避难所”。

△ 新安江(截图自歙县宣传片,浙江电视台拍)

  与中原士大夫一起落地徽州的,除了传统的宗族体系和崇儒家风,还有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正如学者叶显恩在《徽州文化全书·总序》一书中指出:“科举仕宦与商业致富,对于徽州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若践更’,相互为用”,是徽州在历史上能够全面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两个支点。

  徽商大贾与科举世家

  入宋以后,科举制度盛行。徽州府内日益推崇读书进士、科甲起家,考取功名成为经商之外的头等大事。

  歙县是古时的徽州首府。歙县的徽商凭借盐业垄断了淮盐与浙盐两大盐场,“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因此集聚了大量财富。得益于雄厚商业资本的扶持,中原士大夫“崇儒重仕”的传统,开始在歙县的各大宗族中生根。

△ 徽商大宅院

  歙县的进士虽多,但能够科举及第的往往集中于有限的“科举世家”。据研究资料统计,清代歙县的进士中,程氏有16人,吴氏有13人,汪氏有11人。这些“进士大姓”在明清时期出产的进士数量,贡献了徽州总数的62%。

  而从纵向上来看,歙县排名前列的几大姓氏,更是将家族的科第繁荣延续了五六代。“科第蝉联,十榜传家”,累世科第的繁荣景象前后跨越了一百余年。

  这其中,徽商子弟仕进有成。据记载,清代歙县由科举仕进达到最高水平的四位大学士,分别是康熙年间的徐元文,乾隆年间的程景伊,嘉庆年间曹振镛和道光年间潘世恩,均为徽商家庭出身。

  在富商大贾云集的徽州,家族的世泽绵延竟不是凭借财富、宦绩或武功,而是依靠科举功名。这一现象与儒学世家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徽州宗族认为“非儒术无以亢吾宗”“非诗书不能显亲”,《歙西岩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中也记载道:“宗族之大,子孙贤也;子孙之贤,能读书也。”歙县的宗族家长甚至认为,即使未能进士,子孙也能凭着所习知识通达世故、明晓事体,从而帮助家族在当地乡邦中占有一席之地。

△ 徽州古城·大学士牌坊

△ 歙县·棠樾牌坊群

  读书识字、考取科第成为光宗耀祖之本。以至于明清时期,歙县的城乡内到处耸立着“世科坊”、“进士坊”、“状元坊”等科举功名牌坊。已故的科第仕宦祖先被载入家谱,各个村落的方志也为金榜题名者撰写传记。

  政商文理,人才辈出

  经济与文化并重,促使歙县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塑造了“人文辈出,鼎盛辐臻,理学经儒,在野不乏”的盛况。歙县的历代名家涵盖了各个领域,不少文人、名臣、富商都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标记着显赫成就。

  在哲学领域,程朱理学是南宋时期的官方哲学,又因徽州为“朱子阙里”,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朱升、唐仲实等理学阐释者都在歙县的文教史上留下印记。

  在为官治政方面,南宋程元凤,明朝进士唐相、吴湜大有政治宏才,汪宏宗、王应桢等人因擅师武受到重用。而说到文学与绘画领域,徽剧、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等徽州标签背后,更是浓缩了作家汪道昆、书法家汪士慎、画家渐江、黄宾虹等一众歙县人才的成就。

△ 歙县雄村·竹山书院

  1905年,封建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歙县走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经学大师吴承仕。第二年,16岁的陶行知因天资聪慧,免费进入歙县的崇一学堂读书,接受来自西方的新式教育。

  歙砚,文人墨客竞相逐

  层出不穷的能人巧匠,让歙县荣誉满载。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和徽墨,更是让歙县获得“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的美称。

  歙砚盛于南唐,后在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下遍及中华大地,一度成为帝王的御赐品。南唐后主李煜尤其喜爱歙砚,称赞其“甲天下”、“为天下冠”,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列为“四大名砚”,宋代书法家蔡襄更是将歙砚与价值连城的“和氏壁”相媲美。

  苏东坡在友人欧阳修的推荐下,得歙而弃端。“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玉德而金声”,歙砚因其“涩、细、坚”等特点而深得苏东坡喜爱。

  歙砚的精良,一是在材质,二是在造型。

  歙砚的原材料龙尾石,质地优良、纹理丰富。从使用上看,歙砚石色墨亮、肌理细腻、研磨无声,这种“研如磨玉,发墨之利”的优势正是源自龙尾石,使其他石研难以企及。

  歙砚制作精美,造型意蕴内涵深刻。受到历代官方文化和文人雅士的审美影响,其造型十分多样,如方月样、莲叶样、古钱样等。因此不仅是舞文弄墨的工具,还是文人和书画家们珍藏的的艺术品。


  种种迹象也表明,这片徽州古地的昌盛文风会延续下去,向世人诉说徽商往事,展示千年徽州的汩汩文脉。(歙县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