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余嘉
如果说产业有颜色,那一定是“七彩”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临沧市云县后箐乡总有一种颜色让你眼前一亮。
一月的后箐是“咖啡红”。经历九个多月的漫长等待,咖啡果终于熟了,走进上台村大大小小的咖啡地里,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扒开绿油油的咖啡树叶,圆润饱满的咖啡鲜果已红满枝头,农民喜获丰收。
村民谢荣友一家种植咖啡已有十余年,收成一年比一年好,鲜果收购价格更是达到了5元一公斤。看着去年扩大种植的10多亩咖啡树上挂满了“红宝石”,预计可以为一家人带来6万元的收入,谢荣友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23年,后箐乡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咖啡产业作为高原特色产业抓紧抓实,全年共种植咖啡3167亩,实现产量4750吨、产值1900万元。不知不觉中,咖啡已成为后箐乡群众巩固提升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摇钱树”。
三月的后箐是“红花橙”。 后箐乡红花产业不断发展培育壮大,由“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红花产业完成全新“蜕变”,朵朵开出“致富花”。
“菠萝村今年共种植红花757亩,红花预计亩产20公斤,亩产值可以达到3000元,将为全村带来22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采摘费12元一公斤,吸纳周边农户100余人务工就业,一天每个人可以赚到110元左右。”菠萝村党总支书记罗成跃说道。
四月的后箐是“古茶绿”。好山好水出好茶,好的生态才能产出好的茶叶。后箐乡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赋予了茶树种植有利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当地茶叶栗香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浓醇鲜爽、叶底嫩绿匀亮的独特品质。
近年来,后箐乡积极探索“党建+”发展模式,立足本地生态优势,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茶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古树普洱茶、古树红茶、白茶等特色品种茶。为延伸产业链,讲好茶故事,打响后箐茶品牌,后箐乡引用“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种植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把茶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2023年,全乡共有1.34万亩茶园,茶叶产量134吨,产值达3216万元。
五月的后箐是“杨梅紫”。“一口爆汁,鲜甜可口。”眼下,被誉为“果中玛瑙”的杨梅,经过充沛的雨水和初夏温度的洗礼后,开始进入成熟期。走进后箐村的杨梅园,果农们正开足马力收获果实,不少游客也“闻梅”而至,前来体验采摘之乐,品尝才下枝头的鲜味。
“每到这个季节,我们都喜欢带着孩子来这里采摘杨梅,这里的杨梅个头很大特别好吃,价格才8块一斤,每次都要买几十斤回去送给朋友亲戚朋友。”前来采摘的村民们说。
八月的后箐是“水稻金”。 后箐乡围绕澜沧江经济带建设,以“两寨四园一基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小众产业,沿江千亩优质水稻种植园便是其中的“一园”。菠萝村阳光足、田肥水好,使得稻米“粒粒如珠白似霜”,软糯香甜。夏末之时,抢眼的金黄陆续在碧波万顷中点点散开,连点成片,连成一个流金溢彩的湖。金色的湖水就一直向下流淌,流淌,流到山谷边,流向澜沧江。一进入秋天,三五成群的农民就开始一拨接一拨下田收割,割稻、打稻、绑草有序排开,金色的稻浪在农民双手中翻滚成粒粒珍珠,一颗颗、一袋袋归了仓。
九月的后箐是“坚果黄”。当前正是坚果种植的关键管护时期,在后箐乡营盘村坚果种植户的果园里,农业技术人员正在耐心指导当地的坚果种植户做好田间管理。
“三分种,七分管,管理才能出效益。我们通过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培训,让果农都能学到好的技术,增加坚果的产量,提高坚果种植的品质,让大家在坚果产业走上致富发家的道路。”乡林业草原服务中心负责同志说。据统计,2023年,全乡澳洲坚果种植面积2.4224万亩,干果产量384吨、产值达1152万元。
十一月的后箐是“蚕茧白”。初冬的早晨,在地处澜沧江畔的临沧市云县后箐乡上台村,江雾还未散尽,当地蚕农就已经陆陆续续将自家的蚕茧拿到码头等待售卖。随着收购商的到来,蚕农们忙活开了,装袋、过秤、记账、上车,整个场面十分忙碌,又井井有条。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后箐乡土地肥沃,养蚕业风生水起。蚕茧个大质优,已成为该乡农民重要增收渠道。
上台村党总支书记程安琼介绍,蚕桑产业拥有“短、平、快”的优势,上台村土地肥沃,群众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养殖基础。截至目前,今年全村共销售鲜茧42546.7公斤,产值266.9万元。今年,收购商还大量收购蚕砂,蚕砂每公斤收购价格为1.4元,蚕农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色彩扮靓了乡村的风景,创业富裕了村民的生活,科技传递了对幸福的感知。它们相互交织,绘就出后箐的今日斑斓,成为“绿美彝乡”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幸福底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