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写有散文《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查李观甫即李大澜,明嘉靖年末来任江浦知县,为官清廉,大力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其故乡福建泉州今犹有李氏家族许多遗存。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后期著名散文家。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然而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近六十岁才中进士,授湖州长兴知县,廉洁奉公,竭力为民,按《明史》本传,“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倅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①
归有光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能以情动人,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归氏亦颇以此评自诩。明末钱谦益在《列朝诗集·震川先生小传》中评价归有光的诗文说:“熙甫为文,原本六经,而好太史公书,能得其风神脉理。其于八大家,自谓可肩随欧(欧阳修)、曾(曾巩),临川(王安石)则不难抗行。其于诗,似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要非流俗可及也。”
近日读其《震川先生集》,至第十卷,读到《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颇感意外。文曰:
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
凡进士,同年相善,而同门尤加善焉。同门者,主司分经考校,同为一人之所取者。既于主司有师生之分谊②;视他同年,会聚尤数,亦时以德业相考,而知其志意之所极。如吾李君者,恂恂焉,可以知其器识之远大矣。
于是受命为江浦令。故事,同门外补,其留京及未选者,例当分撰文字以送之,而予得李君。夫为文以送行者,必有芬芳之辞,余固拙者之尤,且不能为世俗之语,而于情终不能自已,乃遂勉为之。
唯江浦为京县,然在大江以西。故时,六合隶于淮阳,高皇帝定鼎,特以六合分为江浦,以为两县,而属之京兆。盖以畿辅重地,不当为一衣带水所隔,而凡为其令与其民者,朝夕有事京兆,渡江以为常。余尝北上,出龙江关渡,经行其县。县朴陋,不类江以南。然自此而西北行,至滁州,涉清流关,为建康要道。而神州赤县,其地固不为轻矣。
独以君之才,宜得望剧,顾屈就于此。盖今选人之法,有与之难地以观其才,亦有以其地之难而择才之优者以畀之,则今江浦之命以及君者,岂不谓荒莱之土之所当垦治欤?雕瘵之民之所当妪拊欤?京辅之邑之所当封固欤?夫今天下所在,独患民贫而上不之恤,财力大屈而敛之不已。能知所以生之之道,与其取之之方,虽俭陋之邦,亦足以收富庶之效。
如江浦者,尤宜休养生息之者也。当天下初定之时,尝徙民屯种和州等田矣,又数赐民田租矣,其意未尝不在壮畿辅以重根本也。顾今天下县邑疲病,何独江浦?即江以南号为天下膏腴,今亦近贫瘠矣,又将数年,殆不可为。此今日守令者之责也,李君勉之!吾见三年报政③,以治行征为天下最者,其在君矣。
(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书影)
该文说,李观甫与归氏为同年兼同门进士。按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共取进士三百九十四人,李与归二人同年进士,故曰“同年”;二人皆选考《易经》,分经考校,二人由同一主考官佥定合格,故曰“同门”。只不过二人年纪相差有些大,据陈文新等《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李观甫为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名讳大澜,这一年李观甫二十八岁,而归有光实已近六十岁。
在明朝,进士榜(所谓金榜)公布后,同榜进士皆在京城等候分配工作。初时尚能时常相聚,不久分散各部,于是聚少散多。旋即李观甫得以外补(到地方补任)应天府江浦知县。按照惯例,同门而留京或尚未外放者,须撰文为先赴任地方官者送行,归氏遂作此篇赠序。
虽是一篇应景文章,然而仍看出来归有光的学识和为人。江浦为南京畿辅重地,辖南北交通锁钥,开国之初朝廷徙民屯种和州等田,今天下县邑疲病,如江浦者,尤宜休养生息之……这些地理与历史知识,作者皆能娓娓道来;又谆谆告诫这个年青的同年兼同门,说“今日守令者之责”正在于“生之有道”“取之有方”,庶几能使“俭陋之邦,亦足以收富庶之效”。
文末“李君勉之,吾见三年报政,以治行征为天下最者,其在君矣!”我觉得这句话是一个年已花甲的“老进士”最真诚的期待与祝愿。
归有光这个同门师弟到任江浦没有?任职情况又如何呢?
查《江浦县志》,李观甫,名大澜,字观甫,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赴任江浦知县,而下一任知县王之纲乃于隆庆二年(1568)到任,故而李大澜实干满一任(三年)江浦知县后离任。
万历七年沈孟化《万历江浦县志》为现存最早县志,该志卷二《秩官表》列名李大澜,并附简介:“福建晋江人,进士,雅志节俭,廉而有威,一时舞文者屏迹。升太仓知州,历常州府同知。”说其施政节俭(不劳民伤财),为人清廉,因而威严可怖,玩弄手段以贪赃枉法之县中小吏一时间皆敛迹收手。这个评价很高!
雍正《江浦县志》、光绪《江浦埤乘》皆将其列入县志《名宦》,其中《江浦埤乘》为作传曰:“李大澜,福建晋江人,嘉靖间由进士任县令。崇尚节俭,廉而有威,尤以兴教为急。成化中,知县萧育尝建社学于县治右,日久渐废,大澜复修葺之,额曰养正,聘学行兼优者主教,由是孤寒之子咸知学焉。升太仓知州,历常州府同知。”
有关李大澜修葺“社学”一事,李维樾《崇祯江浦县志》说得最清楚。
社学,实为古代地方政府兴办的小学,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启蒙教育。江浦县城的社学,为明弘治三年(1490)知县萧育所创建,在县治(县衙)之右。至李大澜到任时,该学校已破败不堪,到任之第二年,知县李大澜修葺社学,使之焕然一新。设大门一座,题额“养正”二大字,中为大堂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环以围墙;另聘请品学兼优者一人常年于此执教。
《崇祯江浦县志》对此盛举的教育价值,予以极高的评价:
“古者闾巷有学教,与大学相表里,故人才得于预养而有成。今之社学,即古小学遗法也。浦业诗书者,环邑不百余家,乡镇穷阎则户无一二焉。岂皆无可教子弟哉?贫家苦于力(者)不能为子弟延师,富则吝于财,又不能为子弟延良师,安有贤子弟出乎?噫,弊也久矣!有父母斯民责者,必随乡建之学舍,择之业师。贫不能教者,岁出资之;富不知教时,察而加罚焉。庶乡无不学之地,家无不教之人。小子其有造乎,而成人之德可望矣。”
这段话是说,当时能延师读书的人家全城也不满百户,偏远乡镇几乎不见一户,难道是无年少子弟可教吗?实际情况是,贫寒人家无财力延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有钱人家吝惜钱财,不舍得延师教子读书,如此一来,地方哪能出息品学兼优的人才呢?推进地方教育事业,看来只能依赖地方父母官,一定得随乡建校,为择良师。因贫穷无力教子者,官府予以资助;富裕而不肯教子者,则及时发现,予以责罚。最终的教育发展目标是:“乡无不学之地”,“家无不教之人”。
说得多好!
不知李大澜三年知县任满后“大计”鉴定意见如何,诸县志皆说“升太仓知州,历常州府同知”,由县长而升市长,可见上级部门对其三年知县业绩颇为肯定。不过查《(嘉庆)直隶太仓府志》《(康熙)常州府志》,皆仅列履职经历,未能述及在任宦绩。因史料匮乏,亦不知李大澜后半生的故事。
(今泉州晋江李氏祠堂)
但李氏故居在今福建泉州市内仍有遗存。据说其先祖李五(1386—1457)在明代早期是晋江著名商人,富甲一方,又热心地方慈善事业。其故居遗存有市内古榕巷12号、20号两处,园中古榕覆地,相传即为巷名由来。虽已不能复见当年的恢弘气势,但漫步其间,还是能感受到李氏大宅的深厚底蕴和曾拥有的辉煌。
大宅里藏有一方“名宦”匾额。李氏后人说,李家先后出过十三个举人、进士,其中李五玄孙李大澜最为有名,为官廿三载,于明万历年间辞世。
斯人已去,遗迹犹存,同样消逝的还有旧时代一部分为官者坚守的节操,以及对于地方教育事业的一份情怀。
2023年11月20日
注:
①见《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②分谊:名分,及其相应的情谊。
③报政:入朝陈报政绩。古代地方官每三年考绩一次,名曰大计,其制始于周朝,至明朝始成为定制,洪武二十九年定以辰、戌、丑、未年为外官入京朝觐之年,察典随之,故又作朝觐考察。届时由吏部会同都察院掌其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