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宏清:高级放映员,默默守候乡村电影传播廿八载

通讯员/鸿飞

人物链接:冯宏清,1950年生,广东徐闻人,初中文化,高级放映员。自19746月至2002年底,在锦和人民公社电影院、那楚大队电影队从事乡村电影放映工作28年。1

——采访者:您好!您从2002年底歇映至今,已19年,放映机械还能保存完好。今晚,是牛年初一,也是您71岁的生日,您受子女的要求,即将重温历史,放映一场电影,您的开场白是什么?

——冯宏清:今晚,由那楚电影队为父老乡亲放映,彩色遮幅式故事片——《爱并不遥远》。

该片由龙江电影制片厂,于1983年出品,姜树森为导演,王荣辉为编剧,是石油工业题材影片。反映了3对感情受挫的恋人,在开发月亮湖新石油区过程中,草原和沼泽被大雨淹没,粮绝无助,仍发扬为四化贡献力量的高尚情操和大公无私的忘我精神,同甘共苦,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把石油人共同的事业、理想、命运紧密相连。尽管远离城镇,荒无人烟,但也能深深体会到时奋斗的快乐和爱情的幸福,用初心与使命,书写了时代的青春赞歌。

2

——采访者:您从事新中国农村公益放映工作,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冯宏清:我是毛主席时代的放映员,从小学毛泽东思想、语录,从事电影放映宣传工作后,便雕刻毛主席像及语录,发扬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基层“文艺轻骑兵”精神。

3

——采访者:您自19746月开始从事放映工作,至结束的28年间,经历了很多困难与不解,是何动力支撑着您,使你无怨无悔地走到了今天?

——冯宏清:我是真正喜爱电影事业,才坚持放映了28年。是全县最早从事,而又最后结束,革命工龄最长的第一位高级电影放映员。

4

——采访者:您在放映中,奉献精神很重要,您能回忆一下具体场景吗?

——冯宏清:甘于吃苦,不计个人得失,为集体、为工农兵服务。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放映。记得当时,除了刮风之外,下雨都上映,30天、31天满月全场放映是常事。

198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到海鸥农场的4队、6队、茶厂、14队,从天黑到天亮串映4场,生产队长开着手扶拖拉机接运放映器材。农场职工白天劳动虽艰苦、疲劳,但都个个精神抖擞地期盼、等待着,没有一人退场。我的劲头也很足,尽心尽力,无怨无言。

5

——采访者:电影文化,是记录时代变迁的载体,是党的文艺宣传媒介。在建党百年之际,您有何感想对儿女说说吗?

——冯宏清:放电影是光荣的,子孙也是要记住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是要代代相传的。

我们一家4名党员,3名医务工作者,2名教师,一定要铭记家门口“党员之家”的荣光。并坚持为抗疫一年未停,春节坚守岗位,不回老家过年的初心,弘扬站一线、讲奉献的“白衣天使”精神,不负共产党人的使命与信仰。

6

——采访者:听说在当时,对电影放映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有很高、很严的标准的,您能谈谈自己对往事的体会吗?

——冯宏清:文艺工作,要能书、能写,会画、会说,走进人民群众中去,反映百姓呼声,关心百姓疾苦,是党的电影放映事业赋予每一位乡村老放映员的神圣责任。

从白头到黑发,28年,10220多天,245280多小时,14716800多分钟,883008000多秒钟,我用青春与汗水,铺就了这一条“暮年回首”皆问心无愧的放映员之路。

——采访者:诚谢您在农忙之暇,能接受我的采访!祝您晚年安康,家庭幸福,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冯宏清:好!我也祈愿大家新年愉快,阖家幸福!并愿中国电影事业能蒸蒸日上,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人民的生活更富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