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隐北路

  高翔/文


  一踏上仙隐北路

  心中就有一种温暖


  仙隐北路

  是我回家的路


  当初就因为这个路名

  我选择在此安家


  我想学着先辈的样子

  做一个优雅的隐士


  但在这个喧嚣的时代

  我做不成陶渊明


  我只能小心翼翼地活着

  隐身于世俗之中


  就像这个傍晚 我只能坐在书房里

  读着这位仙人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看高架上的地铁

  来来回回呼啸而过


  云舒/点评

  因为这首诗,我记住了南京的这条街道。当我那天骑着共享单车,听着耳机里的导航赶往南京站时,突然就听到了仙隐北路四个字,然后就看见了仙隐北路的路牌,这令我眼前一亮,且无比振奋,内心涌起一阵惊喜。我真想有充裕的时间,细细感受尘世的喧闹与隐于其中的仙灵韵味相融合带来的特殊体验。

  呵,真是缘分啊。我与诗人高翔先生因诗歌结下的缘分。有机会亲临现场,聆听与感受朗诵家对这首诗歌的精彩演绎的缘分。而当我在这条氤氲着仙气的街道上骑行的时候,我是不是又与某个隐居的仙人或仙鹤产生了某种神奇的缘分呢?

  还是来说说高翔先生的这首诗吧。

  “一踏上仙隐北路,心中就有一种温暖”。我想,诗人心里产生的“温暖”是与“仙”有关的。诗人在职场打拼,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责任、义务与担当,可能会让他在某些时候有所疲惫与倦怠。毕竟是热爱诗歌的人,是有着诗意情结的人,是希望灵魂时刻飞入云端的人,是想超脱尘世,自由、潇洒、浪漫、随性的人。所以,当身心疲惫的他踏上仙隐北路,似乎有一股诗意绵绵的仙气吹拂过来,使他片刻之间忘却了自己职场精英的身份,一下子拥有了单纯的诗意情怀。似乎有一股具有极强治愈之力的春风徐徐吹来,慢慢吹散了他内心承受的各种压力,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温暖与轻盈之感。

  紧接着的一句“仙隐北路/是我回家的路”,为心中的温暖做了注解,这个“家”既是现实世界的具象的“家”,也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归宿之“家”。字面直白,背后却有双重的寓意。

  对于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他需要谋划自己的事业,养活自己手下的员工。也许因为这样的操劳,偶尔也会使他产生某种无奈与身不由己的孤寂感。但是,他在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不忘尽力小心呵护着自己那颗饱满的诗心,以便随时可以偶尔抛开尘世的繁琐,成就灵魂的畅快远行,因为只有诗歌与艺术才能给予他那颗高傲灵魂最好的滋养。所以,他才会特意把家安在这个具有特殊地名的地段。

  所谓大隐隐于市,是既有入世的从容,又有出世的洒脱。无论现实以何种方式考量一个人的能力、能量与能动性,但时刻注意呵护与保存内心深处那个最真实灵动,充满文学意味的自己,才是诗人永远不会忘怀的大事。所以诗人高翔一边“隐身于世俗中”“小心翼翼地活着”,一边常拾一颗纯粹的诗心,穿越时空,与仙人产生灵魂上的交融,哪怕“呼啸而过”的地铁常常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干扰,但那又怎样?这仙隐北路,会为诗人铺就好一条通达诗意殿堂,成就他最美诗情的梦幻圣洁之路。所以,他还是他,虽出走半生,归来还是那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活跃于诗坛的、永远诗情洋溢的真诗人!


  作者高翔,笔名野村,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63年2月1日出生于江苏洪泽,1981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南京大学诗社社长、《耕耘》文学杂志主编。198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从事媒体工作。

  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联合诗歌圈同人在南京市鸡鸣寺和平公园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且有作品被选入多部诗歌选集。


  诗评者云舒,本名:杨龙美,另网名:易湄、杨沐云舒等。江苏东台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习作小说、散文、诗歌均有获奖与发表。作品散见于《词刊》《星星诗刊》《散文诗》《香港诗刊》《延河》《厦门文学》《散文诗世界》《中国诗歌》《天津诗人》《扬子晚报·诗风》《教师博览》《作文中学版》《天天爱学习(六年级)》《做人与处世》《当代教育》《家庭百事通》等全国各类纯文学刊物以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精神文明报》《现代快报》《联合日报》《春城晚报》《江淮晨报》《广西工人报》《甘肃农民报》等全国各大报纸。出版诗集《凝听灵魂抽穗的声音》《云上的那片秋叶》,散文诗集《岁月划痕里的断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