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8年(戊甲)康熙七年,冒辟疆58岁。

  冒辟疆写“与曾庭闻书”。

  冒辟疆在书信中写道:“襄甫二岁时,先祖令贵乡会昌,随署五载”,可见冒辟疆从二岁开始一直到七岁为止,是在会昌度过的,冒辟疆把会昌当作了第二故乡。他说冒家祖孙三代和会昌的各先达同志均结为骨肉世友之交。冒辟疆又在书信中写道:“襄(即冒辟疆)数年来纵客散家落,为里中受恩所噌噬、诟谇、毁辱、不可言状。”

  在书中冒辟疆历数了他的许多朋友已经驾鹤西去,目前存世者吴梅村祭酒每年必通五六扎信。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冒辟疆和吴梅村的关系密切。所以说吴梅村的诗词中透露出来的董小宛在顺治七年间没有死,而是去了北京,顺治到五台山的清凉山出家为僧是可信的。

  另外吴梅村把自己的侄女吴蕊仙介绍给冒辟疆,吴蕊仙在别离庙出家为尼,成为红楼梦中妙玉的模特儿,更重要的是吴梅村是朱太子的岳丈,所以朱太子到朱皋即如皋,和冒辟疆碰头。

  1652年,冒辟疆有一位好友名叫吴伟业,他是朱慈烺太子的岳父,和冒辟疆长期交往,很有可能他就是写《红楼梦》的最初本即《风月宝鉴》之人。他题董姬宛君小像,写了八首绝句,其中引语为:“夫笛步丽人,出卖珠之女弟;雉皋公子,类侧帽之参军。名士倾城,相逢未嫁;人偕嬿婉,时遇漂摇。则有白下权家,芜城乱帅,阮佃夫刊章置狱,高无赖争地称兵。奔迸流離,缠绵疾苦; 支持药裹,慰劳羁愁。苟君家免乎,勿复相顾;宁吾身死耳,遑恤其劳。己矣夙心,终焉薄命;名留琬琰,迹寄丹青。呜呼!针神绣罢,写春蚓于鸟丝;茶僻香来,滴秋花之红露。在轶事之流传若此,奈馀哀之恻怆如何。镜掩鸾空, 弦摧雁冷。因君长恨,发我短歌。贻以八章,聊当一慨尔。”

  “射雉山头一笑年,相思千里草芊芊。偷将乐府窥名姓,亲击云璈第几仙。”

  “钿毂春郊斗画裙,捲廉都道不如君。白隄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

  “江城细雨碧桃村,寒食东风杜宇魂。欲吊雪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吴伟业说董小宛可以“名留琬琰,迹寄丹青。”顺治十七年八月己酉(二十六日)顺治追封端敬皇后册文:“不褒琬琰之章,曷著珩璜之度。”当时亦已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吴梅村《题冒辟疆或姬董白小像》序“名留琬琰”、杜绍凯《影梅庵词为辟疆先生悼小宛少君》“琬琰勒穹碑”。如果董小宛不是董鄂妃,仅是一位从良嫁人的歌伎,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多才多艺多情多智的有善良之心的妇人,没有一点可以名留琬琰,迹寄丹青。正因为顺治写有“琬琰”二字,故吴梅村也写之。顺治写琬琰,因为顺治知道董贵妃为董小琬,在董小宛离开如皋前是董小琬,而不是董小宛,这琬字改成宛是董小宛去了北京之后,由冒辟疆改的。所以顺治知道的只是董小琬。顺治把董小宛比喻为蔡琰,即蔡琰和番,所以不能单纯地认为把董小宛比喻为美玉,而是有内涵的。另外在引文还有“在轶事之流传若此,奈余哀之恻怆如何。”可见关于董小宛的轶事是流传甚广,达到若此地步,所以会奈余哀之恻怆,将是如何样的呢?这一点和冒辟疆在写《影梅庵忆语》前的序有相似之处,序中说因为轶事流传甚广,所以只能以写《忆语》、造董小宛坟,以平息流言蜚语。在引文之后,吴梅村写了八首诗。

  第一首的第一句就是“射雉山头一笑年”,射雉是指如皋,一笑年,这年是谁呢?看来应该是董小宛的妹妹董年。另外也可以把这一笑年看成笑着过这一年,为什么呢?因为顺治七年小宛进京,多尔衮在十二月初九就被害死了,多尔衮是突然死于喀喇城,他是在十一月率诸王,贝勒贝子,诸公等及八旗固山额真、官、猎于边外。而在十二月份突然身亡。如今是顺治八年,所以目的达到,成了笑的一年。“相思千里草芊芊”当然是指在思念千里草董小宛。“偷将乐府窥名姓”这窥视的名姓是隐着的,所以要窥视。这乐府自然和第一句的“笑”字相对应,所以可以成为亲击云璈第几仙了。

  第三首诗的“黄海归来步步云”,这黄海不应该是黄山的云海,而是指地处北方的黄海,即北京,从京都回来,是步步高升成为王妃了。

  第七首诗:“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仓皇过渡头。钿合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有人认为这是写董小宛在顺治二年的事情,即高杰率军队下扬州为非作歹,其实这与事实不符。高杰在顺治一年1644年初驻扬州城外,曾与黄得功交战争扬州,所以那时的兵乱,冒辟疆一家根本没有受乱。高杰在弘光元年为总兵,不应该理解为高杰的兵马,而应该理解高杰这两个字为高高在上的满清主子,“杰”为满清主子。杰是木下面四点,四点即火、火烧木,木为大明,烧火之木则为满清,是满清灭了大明。这样一来就把事情弄清楚了。“乱梳云髻下妆楼”,就是指董小宛胡乱地梳了一下发髻步下妆楼,步下了天香楼, 整个冒家都是仓皇不安,因为经受了抄家而且还被扬言要挖祖坟。董小宛乘了小船渡过了毗陵,登上了龙船,她把所有的装饰都抛却了。

  “寒食东风杜宇魂”之“杜宇”,喻指顺治。“魂”,指其已“死”。诗言如望帝杜宇淫鳖灵之妻,“帝惭,遂化为子规”,顺治皇帝霸占冒辟疆姬董小宛,帝“惭”,遂“死”。

  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二句:“欲吊雪涛怜梦断”是把董小宛当作了薛涛,此处改薛涛为雪涛是有用意的,这薛涛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 十六岁即入乐藉,“女校书”一词即源于薛涛,和董小宛身份相当。但是如今董小宛去了北方的雪地,所以成为雪涛。如果董小宛在顺治八年真死了, 那么影梅庵的墓是真的,就不会造成欲吊葬而不成的情况,也就不会梦断了。可见影梅庵处的墓是假的,是衣冠冢。“欲吊雪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诗言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小宛死后,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也“死”了, 当清明寒食祭奠亡人之时节,身在江城如皋水绘园之冒辟疆,在凭吊和名姬薛涛一样身世的亡人董小宛。可是冒辟疆与董小宛,生前已被侯门(多尔衮、襄阳王的王府大门,顺治之皇宫大门)所阻绝。小宛死后,更被清世祖孝陵大门所阻绝,何从吊墓。至于“墓门深更阻侯门”,正是这诗句,成为许多持董小宛未死而进了宫的观点的人认为董小宛没死的一个有力证据。其实这只是一个证据之一。可以证明董小宛没有死,而是进了宫,何止一个,而是数百个。单单李天馥写的《古宫词》中的一百廿首诗,每首诗都说明董小宛没有死而是进了宫。(P642)

  1670年(庚戌)康熙九年,冒辟疆60岁。

  程可则写引文奉合肥夫子(即龚鼎孳)韵送谷梁世兄移寓张给谏园亭十二绝,寄巢翁先生览教时,庚戊腊八前二夕灯下。从引文中可知程可则是写于庚戌年十二月初六日。

  第一首绝句甚有意思:“日说乡园未有园,相过时话竹西村,移居忽问城东去,恼我应闲十日樽。”

  看起来是在说谷梁在移居,其实程可则是在讲另一件事,就是他要去竹西村去看望居住在泰山丘庙中的朱慈烺,讲好的事,结果移居到城东去了,害得程可则白白等了十天。除了这一首诗之外其它各首诗也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诗句,例如:“黄门青锁似仙居”,似乎就是在说朱孳烺居住在黄颜色的庙中,外面是被满清的锁住不能出来,犹如青锁一般,他脱离了俗界,仿佛是在仙居,“梁园池上水中丘”则是指水池的名叫泰山的土丘,“明月人在浪西楼”明月人则是指大明的太子朱慈烺,他浪迹西楼。

  “右安门巷即鸟衣,不如身绕凤梧飞”,这凤是指朱慈烺,他棲居之处则是梧桐,所以程可则想绕着凤棲居梧,同树飞翔,欲在他的周围活动。有一首诗:“公子行歌正少年,锦囊宁涩阮浮钱,春风给札承明直,上苑莺听二月天”这不是在讲公子朱慈烺吗?他虽然如今阮囊羞涩,即没有力量,但是春风一吹就带来了大明的音讯,就可以继承大明的帝位。“札”可以作“书信”、“音讯”解,上苑即是皇家的所在地,二月天则是朱慈烺的生日之时,可以听到他的如莺般的歌声了。“彩笔纷拨玳瑁床”也就是冒辟疆用他的五彩笔写出了双玉文章,玳瑁可以分成二个玉字和一个代字及一个冒字,即代替冒辟疆写出林黛玉的文章,最后一首绝句:“回首樵西曲曲岩,十年归梦阻征衫。何时共理南乡楫,夜半无人天一帆。”朱慈烺居住在樵西,因为隐在深处,所以用曲曲岩来形容,另外用十年归梦来说明冒辟疆写红楼梦已十年了,因为写红楼梦,所以阻止他组织洪门,掀起反清复明的征战,这和方以智对冒辟疆所说的话相同,你就安心地写好你的史书红楼梦,我来组织反清复明的队伍。(P1226)

  1675 年(丙辰)康熙十四年,冒辟疆 65 岁。

  姚若翼为冒辟疆的爱妾蔡含夫人三十岁初度写诗祝寿。诗句有“乞画如云画不停,神为之驱形为瘁”可见蔡含为作画十分疲劳,“值今腊八三十春,丰神姑射诚天畀”从中可知蔡含生日为十二月初八。这“畀”作“给予”解, 说蔡含的丰神是由上天赐予的。冒辟疆在邗上设宴招待来自四方的六位词人。竟以诗文词画成册,为寿。虞山的邓林梓看见了蔡含所画的松,有拔地倚天之势,十分欣赏所以写诗颂之。汪楫也写长歌侑觞。

  白门的柳公韩,以及程邃写诗,程邃的诗句中有“镝月抛灵药,分身化入宫”这二句诗是否有暗指,谪月者董小宛也,抛了灵药是不是就是给多尔衮吃的灵丹妙药让他一命呜呼了,蔡含、吴扣扣均是董小宛的化身,所以也可认为蔡含的化身董小宛是进宫了。

  阳山的李沂写祝寿诗:诗句有“永结林下交”是不是永结林黛玉之交呢?

  宋曹、宋恭贻写诗祝寿,宋恭贻的诗句有:“休传歌舞重红颜,白氏双姬羞羡慕”这白氏双姬是指谁呢?还是暗指董白以及董白的妹妹董年。诗句:“金钗队里号多才,声名复籍夫君树。”在冒辟疆的金钗队中有几位金钗,恐怕可以有“金陵十二钗”了,而且个个都是才气横溢,名气颇颇的,正因为和冒辟疆有关系,所以借了冒辟疆这个夫君这株大树才会流芳百世。(P1612)

  淮阴的杜首昌、石闾的蒋易、黄山的吴山涛写诗祝寿。吴山涛的诗中有诗句:“公子才名冒辟疆,新词赠妇溢缥缃,双飞本是非凡翼,不画鸳鸯画凤凰”,蔡含画凤凰不画鸳鸯是有其意的,冒辟疆本是公子哥儿,一和陈圆圆有缘,二和董白结成对,三对董白的妹妹董年说起来也是有关系的。一个是王妃,二个是皇贵妃。二个皇贵妃后来都封为皇后,这就不是鸳鸯了,而是凤凰才相配。

  “载得班姬书画船,玉台湘管是香奁。隔江择婿休嫌晚,已嫁王昌十五年。”这首诗的主要看点是“已嫁王昌十五年”,此处的十五年和下面的一首诗中的诗句:“斗草于今十五年”结合起来看,王昌的介绍也参看下面所述。

  “常写英姿盗盒人,悟来大士即前身,陈思莫漫誇同载,恐有深闺怨洛神”,在诗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即:“君家染香阁上更有能画洛神者。”这个能画洛神的当然是指金玥,此诗的“怨洛神”即是指潇湘妃子也就是董小宛。(P1613)

  苕溪的蔡啟僔,昭阳初学者元豫、汪耀麟、香山的白梦鼎写诗为寿。汪耀麟在写了一首绝句为:“曹氏当年世所无,毫端胜概集江湖,谁言鸾凤鸳鸯手,不画桃溪蓼岸图”。

  这首诗写于1676年,冒辟疆66岁,这时他用曹雪芹这一笔名写红楼梦已二十年了,所以汪耀麟会在诗中指出“曹氏当年世所无”就是告诉大家这曹雪芹是冒辟疆的笔名,在世界上是没有这个人的。(很有可能冒辟疆一直在考虑是否在自己的笔名的雪芹上加一个可以替代冒姓的姓即曹姓,一则朱姓原系曹姓,在上古时期,陆终后裔以枣树为图腾。在曹部落中有一支氏族,因居住在曹阳西南的朱阳,所以后来取地名中的“朱”为姓,所以说冒辟疆取笔名之姓为曹,实际上是为了纪念大明朱氏。另外因为曹是由草字头加昌而组成,“冒”和“昌”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可互通的,因为冒辟疆是苏氏的女婿为半子,所以加一个草字头也无不可,再则董小宛姓董为千里草,也是草字头,所以曹可以认作是冒辟疆和董小宛的合身,而芹根据吕氏春秋可以认为是“云梦”即“说梦”。这样曹雪芹这笔名一直在酝酿斟酌之中,所以汪耀麟会说曹氏当年世所无。)说冒辟疆的生花之笔是慷慨激昂地把明末清初之事都写了出来,而且是写皇家的鸾凤,也写民间的鸳鸯,这一描写文章的高手正在描绘桃溪蓼岸图哩。另有一首诗:“曾买长安宝镜圆,芙蓉自绣晚灯前,回思初嫁王昌日,斗草于今十五年。”这首诗是否在指冒辟疆曾经想破镜重 圆,所以曾去长安即指去北京,这芙蓉即是指别号为青莲的董小宛,这斗草的 “草”也是指董小宛。因为董小宛是由千里草三个字组成的,这十五年即为冒辟疆51岁时,董小宛在那年即(1661)辛丑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顺治和董年出家,所以说斗草十五年。在时间上相合。这王昌乃是汉帝,即王郎新莽 末赵国邯郸人,本以卜相为业,后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被西汉宗室刘林 和大豪李育等尊为汉帝,都邯郸,不久刘秀攻破邯郸,他被杀,由此可见把董 氏姐妹出嫁顺治,看成了出嫁给汉成帝,故把董氏姐妹所居之地称为“双成馆”而那个王昌就是董年所生的康熙,康熙名义上是顺治之子,就如王昌名 义上是汉成帝之子。可见这句诗是甚有含义的。(P1615)

  范国禄、孙继登写诗祝寿。

  吴绮写诗祝寿,诗句有:“谁知浴佛向红窗。”这是指冒辟疆用十匹红布布置成红楼,所以窗也是红色的了。(P1616)

  1676 年(丙辰年)康熙十五年,冒辟疆 66 岁。

  在全集66、67、68页中,冒辟疆写了为朋友祝寿的八首诗,其中第一首为(为什么冒辟疆给朋友祝寿,不写朋友的姓名,就如他和方以智通信写诗一样,也只把方以智称为朋友,不会指名道姓,因为方以智是被清廷迫害致死的洪门同仁,而现在的这位朋友就是朱太子朱慈烺,所以不能明讲。):

  早春佳气郁荣舒,瑞映弧光闷扫除,每醉自怜非圣酒,失元何必领贤书, 孤情独上原称凤,生计萧疏只叹鱼,榛棘六朝荒日月,不堪驱使旧盐车。

  诗的第一句中的“郁”作“温暖”解,因为“郁”与“燠”相通。

  从这首诗看起来,是写给朱慈烺的可能性大一点,因为朱太子居住在东皋泰山的古寺中,这东皋就是如皋,泰山就是在冒辟疆的水绘园西边不远处的土丘,里面有一座古寺,这不禁使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第一回中所示的内容。

  第一回开头,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 “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立刻便想到第一回书中人物甄士隐(真事隐)女儿丢失,葫芦庙火灾后,折变田庄携妻仆等投奔大如州岳丈封肃一段。大如州很有可能就是如皋,如皋向来是江海平原大县,岳丈俗称泰山。这就指明了甄士隐所隐居的地方是在如皋的泰山,葫芦庙失火就是指大明朝被起义军的战火烧毁了,这“英莲”就是指大明的江山,这佣人“霍启”,即和“祸起”两者为谐音。大如州岳丈即是大如州的泰山,因为岳丈又称为泰山,那么泰山在哪里?就在如皋水绘园北隅,与水绘园相连!泰山原是一座土山,山上有一座小庙,山顶有座“碧霞阁”(在红楼梦中把史湘云称为枕霞旧友),庙内供奉“碧霞元君”三姐妹的塑像。据说她们是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女儿,所以该祠又称“泰山行宫”。如皋人又简称其为泰山。很有可能泰山土丘的这座古庙原先由朱慈烺居住,后来朱慈烺离开了,这座庙由康熙授意由曹寅垫资改建成皇宫一样的庙宇,1688 年董年在此处居住供奉碧霞元君三姐妹,这和居住在半塘的陈圆圆、董白、董年三姐妹相合。新中国成立后,此处建成泰山粮库。冒辟疆极有可能和朱慈烺有联系,所以会在早春时候写下这首诗,正因为是在和皇家的子孙在一起,所以喝醉了,自我可怜。时过境迁了,这已不是圣酒了,如果大明还在的话,那么他和太子在一起喝酒,喝的就是圣酒了。“失元”两个字,应予以琢磨,“元”即为“首”解,失去为首的,也即失去了崇祯皇帝,还谈得上什么读圣贤书了。下面一句“孤情独上原称凤”就更明白了,这朱太子原来就应该是凤凰, 凤凰为雄,凤为雌,朱太子原先就是龙之身,凤之后。可惜“生计萧疏了,只能感叹不己。因为是早春时节为朋友祝寿,那么这位不透漏姓名的朋友生日应该在早春,朱慈烺的生日在二月初四,所以正属早春,在时间上相合。”

  榛棘六朝是指南明的六个皇朝,已是荒废了二十年的日月,也是指大明已荒废了,因为日和月两个字组合成明字。真是不堪驱使昔日旧的盐车了,此处的“盐”不是盐米柴油的盐而是作“艳”解,盐车也即艳车,也是暗指弘光等南明皇帝的荒淫无耻的生活。只叹鱼的鱼可以认作是朱慈烺。鱼亦吾所欲,能掌也吾所欲二者择一。舍鱼而取熊掌如今是选玄烨还是选朱慈烺。既然朱慈烺是鱼,只能舍弃了,故只能只叹鱼了。

  第二首诗为:“中原万象一时新,回首风尘及此辰,沐浴四朝怀古日,崎岖异国剩残身,眼中吾子难容物,海内论交更几人,蓬霤不除书塞牖,幸无多忌是全贫”。

  第三首诗为:“一室无心足钓矶,静中高识见精微,惟知三反成真是,不信群情善嫁非,知己独存陈义府,逃名犹拥汉牛衣,春灯历乱喧珠市,贫月闲看白板扉。”

  第二首诗意即如今是一派新的景象,回首过去风尘遮天,如何及得上如今的好时光。冒辟疆曾今经历过四朝,他生在1611年为大明朝1644-1645为南明弘光皇朝,后来是顺治统治的清朝,到顺治十八年康熙登基是明朝浴火重生之新朝,故冒辟疆会写沐浴四朝。他在怀念昔日的事情。自己只留剩下残身,处在崎岖异国。他身在满清,把满清当做异国。“眼中吾子难容物”即我眼面前的儿子玄烨难以容忍身边有酣睡之人,所以四海之内,更替交换是常态, 霤是滴下来的水,《汉书·枚乘传》中有“泰山之霤穿石”诗的后面二句即表示自己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石头记,幸亏自己是一个贫困之人,不会引起许多人的妒忌。

  第三首诗的第一句“一室无心足钓矶”。这表达了冒辟疆此时的心情,他被软禁在了匿峰庐内当然无心去作严子陵,或者无心去作姜尚了。因为是闭门谢客思过,安静下来,方始能仔细思考,获得精微谁知道三藩反清成了“真是”冒辟疆也不相信群情会倾向于“非”。本来冒辟疆和吴三桂相约以拥护三太子为名,一起反清,想不到吴三桂是利用自己的“清君侧”,他拥护三太子是假,自立为皇是真,所以冒辟疆认为如果众人认清问题的真相,肯定是不会追随吴三桂的,事情也确实如此。如今冒辟疆的知己独存陈义府,自己只能成为一个逃名影藏之人。他隐名埋姓作一个汉代的牛衣,即平民百姓,外面是春灯点起来了,在悲泣着大明朝。这里的“喧”作“悲泣”解《汉书·外戚》“悲秋于邑(呜咽)喧不可止兮”。而弯弯的月亮正无力地照在白板制成的门扇上,这时无论是冒辟疆还是朱慈烺居住的地方均不是华丽的大屋轩宇了。

  第四首诗:“十载同文著旧京,雷驱电策抗君行,久闻鸟脚成玄梦,宜画麒麟付盛名,沉陆已知非故事,爨桐谁许奏希声,秦珩楚璞生埋炤,掩涕何人更妒卿。”

  从“十载同文著旧京”看来,这首诗是写于1654年之后若干年,因为北京已在1644年被李自成攻破,10月份被满清宣布为大清的首都,所以冒辟疆和他的朋友朱慈烺写了相同的文章,其对象物即北京。这“久闻鸟脚成玄梦”很值得推敲,鸟脚是否可认为是不能识辨的文字,这种文字变成了玄梦,这种如鸟脚的文字即用隐而不显的文字写成印在石头上的文字,即最早版本的石头记。而画麒麟,就是希望能出现振臂一呼的英雄好汉。因为黄狗头上出角变麒麟,玄烨正是他这个白衣秀才的儿子,是变成麒麟的平民之子。而这个玄梦的“玄”正与朱慈烺的字为“玄玉”的玄相合。此处是否可以联想康熙的玄烨的玄和朱慈烺的玄王的玄都是在说明和崇祯有关。朱慈烺是崇祯之子,康熙是崇祯的再生之人。冒辟疆和朱慈烺在一起做红楼梦,而且已有十年之久了。沉陆就是指大明的山河已经天破地陷了,已成为一片沉陆了,而棲凤凰的桐树也被战火烧掉了。怎么才能奏得出“希音”来呢?那句“秦珩楚璞生埋炤”可以理解为珩璞是生埋了,但是仍然是玉,是会具有他的价值,是会发光的。因为“炤”字出自于《诗·小雅·正日》“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即鱼虽潜伏于水底,仍清晰可见。也就是说玉虽埋在土中,但总有一天会被人发现的。玄烨的身世总有一天会使天下人都知晓。诗的最后一句为“掩涕何人更妒卿”也就是说如今只能掩面流涕哭泣,也没有人会来妒忌你这个王子公孙了,朱太子,很有可能先写了“石头记”后来是冒辟疆改写,续写的,所以有第一回的石头上写满了文字的“石头记”,空空道人也即白鹤道人冒辟疆看见了一个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从头一看,原来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可见石头记上写的是一段故事。

  可以认为是朱太子即朱慈烺和他的岳丈吴梅村一起写了“石头记”,因为朱慈烺是太子,宝玉是天生的拥有玉玺,所以他是珩璞,珩是佩玉的一种, 形似磬而小。可见朱慈烺就是含玉而生的宝玉,因为方以智和朱慈烺都是危险人物,所以冒辟疆全集中把友人的姓名给掩没了。

  另外朱慈烺的字为玄玉,也叫元玉。

  第五首诗:“从前何事不为霖,天放闲身泽畔吟,僦屋故都香阁宛,怡情老蛊古人深,壮年白发枯红血,前岁朱弦碎玉琴,欲画雪蕉图未成,兰亭觞咏又知音。”

  这首诗是冒辟疆在释放心中的怨气,老天为什么不在从前降下甘霖。在崇祯的后期,一直是干旱,天灾不断,蝗虫肆疟,造成民不聊生。所以李自成和张献忠发动农民军,崇祯被迫自尽。这故都香阁苑不就是北京的皇宫吗? 这“僦”作“租贷”解,也就是说故都天香阁好像是租贷而来的,如今还掉了,回不去了,这香阁宛不也就是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淫上天香楼,蛊与治想通《后汉书·马融传》中“田开古蛊”这句怡情老蛊古人深意即要别开生面了。“壮年白发枯红血”可见朱氏大明已枯了已无血流动了。此时的朱慈烺已到了壮年了,但已是白发之人,为的是泣血而造成的。在前年因为心灰意懒,所以朱弦断玉琴碎,这是指康熙十三年成立洪门反清,结果失败,导致朱弦断,玉琴断。这在时间上是合拍的。要想画雪蕉图也画不成,这雪蕉图也就是与满清(雪来暗喻)斗,鹿死谁手(比喻蕉叶覆鹿之出典)之图也不想画了。如今二年过去了,又遇到知音了,可以兰亭觞咏了。朱慈烺生于1629年,比冒辟疆小十八岁,冒辟疆和朱由检都生于1611年。冒辟疆写这八首诗是在六十六岁,朱慈烺是四十八岁,所以说他是壮年白发,在年龄上也相合。

  第六首诗是:“斯世谁怜范叔寒,太行人面郁千盘,白心映日难私袜,劲骨崚峰不类官,教采术芝餐饿凤,谁欺鳞羽向虬鸾。织春细雨纷愁绪,谢朓惊人足自宽。”

  诗的第一句可能是指项羽之叔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结果四面楚歌, 所以会写世界上的人有哪一个人会可怜范叔。从这首诗看来,冒辟疆的友人确是朱太子,因为他要采白术和灵芝来给饥凤吃,这凤就是指皇子公孙,这虬鸾更是点明了这位友人的身份,他就是朱太子朱慈烺。冒辟疆把自己比喻为范叔,他组织洪门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削弱满清的力量使康熙能公开亮明自己的身份。但是他的一番苦心并不被康熙理解,他也只能徒叹奈何。所以只能“织春细雨纷愁绪”了。但是他还是抱有信心,因为谢朓会惊人的,足可以让自己宽慰。谢朓是南朝齐陈郡阳夏人(464-499)少好学,文章清丽,长于五言诗,与谢灵运并称“二谢”。他的字为玄晖,这和康熙的字玄烨相似,晖与烨同义,所以冒辟疆用谢谢朓来暗喻自己的儿子。

  第七首诗:“波回月小镜潇湘,白玉人持白玉觞,谁似蛾眉偏不妒,却怜儿女共它乡,独甘霜俭羞金谷,曾典轻容易鹔鹴,炉椀琴书春昼永,峚山仙药未为长。”

  第三首中“贫月”和这首诗中的“月小”均说明了这位朋友的生日是在月初,这和朱慈烺的生日为二月初四相合。这首诗就点明了他们聚义的地点就是在潇湘,这白玉人当然是指朱太子。他是含玉而生之太子,当然无疑应是白玉人,这白玉人手持白玉觞,是在为起义成功祝酒。他一直含辛茹苦过着霜俭的生活,而且是羞着脸面,不对着金谷。这金谷就是满清即后金的皇宫。曾经根据法典成了传说中的五方神鸟之一的西方鹔鹴,也就是到西边的三湘大地当了神鸟。认为春暖大地,将永远是大明的白昼了。因为在峚山有许多丹木。那是仙药。峚是山海经中的西山,有许多丹木,即朱丹之木也就是大明的树木,这些树木叶园而茎赤,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可见冒辟疆念念不忘的仍是大明朝,但是谁都知道这仙药尚未长出来,所以起义失败了。

  第八首诗:“乱离谁复有遗踪,憔悴孤松雪里容,甲子义熙留六岁,行藏梦策究三宗,每于得句咸称佛,愧与吾兄共一龙,遥指泰山穷海观,泰山直上又双峰。”在诗的后面有脂批:“奇愤填膺,出以春容婉至,情文真笃,不可移易一字,此足当少陵年谱矣。”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知己之言,格高心苦。

  这乱离则是讲1644年,1645年的乱离,已经没有遗踪了。朱太子作为一株孤松,十分憔悴在满清的冰天雪地里容身。诗中的甲子二个字不是指甲子年,因为甲子年是1684年,与时间不合,这甲子只能认为是冒辟疆在六十岁时即康熙九年,冒辟疆和方以智正在积极筹备,义结金兰、共创洪门。义熙即大义在心,义薄云天,熙天曜日,但是也只留下六年,到冒辟疆至六十六岁时,全淹没了。方以智发起洪门在1670年,即康熙九年,冒辟疆60岁。康熙十一年,方以智自尽,冒辟疆接手。到了1676年,即康熙十五年,吴三桂死了,洪门也失散了。朱慈烺仍在如皋即东皋的泰山古寺中度日了。隐其行踪。又在寻求虚无飘渺的策略,研究三宗了。每有得意之句都要称一句阿弥陀佛。冒辟疆说他自己好生惭愧, 和他共奉崇祯真龙。如今朱太子身居如皋水绘园以西的泰山土丘,目穷东海不住起伏的海景,心中是否还在想着海上的反清力量,思索着郑氏在台湾的反清力量,是不是可以东山再起。到那时他所居住的小丘泰山则成由小土丘为成真正的泰山。那时台湾的阿里山和这里的泰山即成为插向满清的心脏的双峰尖剑。关于脂批,批得很奇怪,首先是奇愤填膺。因为冒辟疆的用情是真实的,没有虚假。批语中还写道:“不可移易一字”这不是和红楼梦中的脂批一个样吗?字字是血,不可移易一字一样吗?而且还把这八首诗称之为“足当少陵年谱矣!”也就是说可足以充当杜甫之年谱,也可当作冒辟疆之年谱,可惜这八首诗如何入冒辟疆的年谱,因为只能大致推断这是在康熙十五 年。因为吴三桂的三潘反清在康熙十二年,冒辟疆在康熙十二年下半年是指南昌的蔡三韩元戎的兴兵反清,到康熙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冒辟疆在襄阳成立洪门,而且打了胜仗。后来去了江西南昌, 可惜那时蔡三韩已于年初逝世。在南昌打了大败仗与康熙签订了“羲皇契”,答应闭门谢客思过才返回如皋,朱慈烺生日在二月初四,认为在康熙十四年写祝寿诗八首的可能性小 一些,最有可能是在康熙十五年。解释何谓三宗:就是律宗,即长安终南山道 的南山宗,这里讲的究三宗就是指朱太子在庙里研究律宗的三宗。朱太子对自己身处如皋水绘园以西不远处的泰山,做过一番议论,见他写在“石堂老人铭”中的文字“泰山愿天下人泰,泰山始是泰,愿天下人安,泰山始是安, 若是一个人不安,便是泰山不安,若是一个人不泰,便是泰山不泰。”可见朱太子之胸怀及气度,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和冒辟疆成为老少朋友,从资料上来 看,朱慈烺在泰山的庙中居住了二十年,由此看来冒辟疆和他在一起有二十年之久,朱慈烺还经常去冒家的藏书楼即万卷楼。(P66、67、68)

  以上仅是从一个侧面解释这首诗,如果从另一个侧面来理解,择优不同的解释。诗的第一句为“乱离谁复有遗踪”,乱离可以认为是1644年大明灭亡的乱离。也可以认为是康熙十三年洪门起义失败的乱离。1644年的遗踪是朱慈烺,康熙十三年的乱离的遗踪是冒辟疆的儿子玄烨。朱慈烺可以认作是憔悴孤松在满清(即雪)的冰冷环境中生存,而玄烨也可以认作是憔悴的孤松在满清势力的包围下生存。诗的第三句为“甲子义熙留六岁”可以认作甲子又六岁即冒辟疆66岁,若取子义熙三个字,这义可以理解为“行状年纪也”也作正义解。义者宜也,就是讲冒辟疆的儿子其行状是宜熙的,即是适宜为光明的人,即是代表大明之人。如果不把甲子又六岁看成是冒辟疆66岁,那么甲子可以视作开始,因为甲乙丙丁的起始为甲,子丑寅卯的起始姓为子。甲子即为起始,也就是康熙登基之时算起为新的皇朝,即是崇祯的浴火重生之人,在开创的新皇朝。但是有六年是假光明,义为假,熙为光明,只有到康熙七年康熙在清除鳌拜之后,方始算真正执政掌权,故有甲子义熙留六年之说。第六句:“愧与吾兄共一龙”这一句是对朱慈烺说的真心话,即冒辟疆对朱慈烺有愧对之意,因为目前他和朱慈烺都是生活在康熙这条真龙统治的土地上,朱慈烺本应是真龙天子,但是如今自己的儿子成了真龙,冒辟疆只能对他说一声抱歉对不起了。“遥指泰山穷海观”此处的穷作极,尽解《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即指着泰山横视四海,只见“泰山直上双峰”泰山直上云霄,泰山上有二座山峰,这就意味着朱慈烺和玄烺均是泰山的山峰,叫冒辟疆左右为难,所以会有奇愤填膺之说。也说明了情文真笃的真正含义。会一弹而三叹。慷慨之情出于言表,但是免不了有哀叹,这真是知己之言,格高心苦,批语一点不错。

  1676年(丙辰)康熙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冒辟疆66岁。

  吴绮为水绘园中的蔡含夫人三十岁祝寿写序。

  吴绮写蔡含善绘画:“鱼鸟生成于妍匣,烟云起灭于笔床”,并且说蔡含和其父蔡孟昭父女同百岁之期,夫妇遂三生之乐。(P839-P840)

  1676年(丙辰)康熙十五年,冒辟疆66岁。

  冒辟疆好友四明狂客周斯盛为祝巢民先生的夫人蔡含三十岁作序,在序文中周斯盛写道“夫人系出吴阊名族,淡漠宁静有林下风,长斋绣佛,十年于兹,因以其余,寄情笔墨,遂臻至诣,四方名流乞画者无虚日,有以兰百本易一纸者。”

  序文的最后一段话:“夫人固灵照后身,澄心内证,当必有得于止止不须说之义者,其所以不朽,又岂特在绘事也哉!”从而隐隐道出蔡含的才能并不只仅仅限于绘画,而是有不朽之作。而且是不须说的,也即不能说的。那么这是什么呢?只能是冒辟疆著作红楼梦,蔡含作脂研斋的脂批,只有脂批能和红楼梦一起,成为不朽。(P840-P841)

  冒辟疆写了二首七言古诗,题目是“天边行步杜少陵韵二首”。(P125)

  “天边有朱凤,廻翔不可得,雏灵引首向大荒,九结悲鸣哽复哭,我闻南方足仙粮,桐花生实纷西蜀,况复青城厌芝髓,千尺菁葱摇玉木。自从凤去覆巢空,饱膝横空坠黄鹄,鸑鷟蹭蹬鸾鸟斥,凤兮凤兮长太息”。这首诗是悲哀大明灭亡,是灵魂到了天边不能回来了,而雏鸟引首向往着大荒,九结廻肠,既 悲鸣又在哽哭。但是太子朱慈烺你应该知道在南方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供你生存的,在西蜀还有桐花和竹实。那永历帝尚没有把忠臣义士当作一回事,十分厌恶,并且排挤着他们。这些青葱的野草,竟然高千尺。在摇曳着的玉木, 即不是正宗的皇室人员,反而登上宝座成了皇帝,而太子却被排挤在外,自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就成覆巢之下没有完卵了。看着横空出世的黄鹄一只又一只地坠落在地,那失意的(凤的别称《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鸣于岐山”)正在斥责那鸾鸟,这令崇祯皇帝这只在天边的凤凰十分叹息。可见冒辟疆和朱慈烺太子的关系是十分深厚的,他在为朱慈烺的处境深感不平。

  第二首诗:“天边何人归不得,昊天四望放声哭,大椿摧荣白日凋,魂逐杜鹃入巴蜀, 吁嗟乎!鸟生九子皆反哺,我独何为怆风木,攫身化作五尺鹄,飞上松楸叫白云,皇天冥漠无消息。”这首诗的含义和前一首相似。昊天就是苍天,大椿即指崇祯皇帝。白日即是指大明朝。冒辟疆希望朱慈烺攫然化身为五尺鹄鸟,飞到松楸也就是皇帝的陵墓处,声声唤呼白云,但是冥漠的皇天没有回音,真令人悲哀至极。

  冒辟疆写诗答和同叔世翁见怀原韵。(P1273)

  诗中有句子“昨过竟造梁鸿庑,昔梦同牵修竹园,风景不殊山海在,与君云卧共风餐”,这些诗句既可以看成是在写他在昨天去了所谓的梁鸿居住处,也就是朱慈烺的住所,和往昔的梦一样,是魂牵梦挂地在朱慈烺的竹园,那里的风景并不特别。但是山海在,因为皇太子在那里,所以五岳四海都在他之下,而且朱慈烺是和世翁一样,是个卧云的出家之人。这诗也可认为在1688年以后写的诗,因为那时泰山土丘已把朱慈烺居住过的古庙改造成如宫殿式的碧霞阁,作为皇太后董年在1688年8月份就居住在碧霞阁的庵堂之中。碧霞阁是在朱慈烺所居住的旧庙被拆除后建造的。

  仲冬晦前五日,又下雪,在得全堂,冒辟疆和许承钦、项玉筍、陈世祥、邓汉仪、黄士伟、徐章等人限韵作诗。(P1221、P1222)

  其中徐章的诗句有:“只愁萍迹散,无术继长房”,长房者是谁?乃是太子朱慈烺,何以见得,且看邓汉仪所写的诗:“城南昨较猎,毛羽岂徜徉,孤矢郊原后,衣冠鼎俎傍,土风原射雉,野味擅烧獐,杀伐乾坤久,烹鲜倘未妨。”可知他们在下雪天打猎,而且打到了獐,正在吃獐肉,而且是衣冠齐整地鼎立在俎的身旁(俎是古代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祀器,因为俎和朱谐音, 所以朱慈烺的朱姓改为俎(俎也作砧板解),表面上好像是众人在鼎和砧板处其实就是众人围着朱慈烺身傍,这就联想起大观园中宝玉和林黛玉,史湘云等姐妹赏雪吃鹿肉的情景,不是如同一般无二吗?

  陈肇曾写二首诗呈冒辟疆社长。(P1223、P1224)

  其中一首诗为:“方冈旅力赋经营,王事驱驰拜大行,百世棠阴垂渤海,一时水镜重陪京,寄来远札多谈艺,读罢闲吟正治兵,齐鲁惊闻烽火急,当年保障赖长城。”

  这方冈可以认为是方以智,因为方以智的号为墨历,墨历就是浮山的墨历岩,所以认为方以智的代号为方冈是妥的。他正在全力以赴地经营着反清力量。因为是为了王事,也就是为了朱慈烺的反清复明之大事,所在奔驰远行。这是百世伟业可以棠荫,一直延伸到渤海,即北方直至北京(赤棠木理坚韧)这“治兵”就是“管理兵马”。也就是励进图治,操练兵马,所以会造成烽火连天,使齐鲁大地燃起点火。第二首诗中有一句诗为:“却敌渡河同夹谷”也就是在打退敌人使敌人腹背受敌,都是和战事烽火有关。

  1686 年(丙寅)康熙二十五年,冒辟疆 76 岁。

  丙寅年夏,冒辟疆和吴孟坚、顾道含等人倡和。

  吴孟坚在夏天,因为干旱,所以是水陆两路到如皋,谒拜冒辟疆,写诗, “高山犹可仰,古道岂沉沦,北海能留汉,东陵不负秦,狂澜奔砥柱,硕果系星辰,往事都堪记,艰难此一身。”吴孟坚用诗句把冒辟疆的形象以立体形式 勾划出来。这北海是指地处北京的渤海,可见冒辟疆是曾去过北京。而这个渤海正是当时朱太子朱慈烺居住的永平府乐亭的冯家哨的所在地。只是冒辟疆没有明说,因为三次去北京均不可为外人道也,一次是 1645年初,去会面吴三桂,策动其反清,一次是顺治七年下半年,送长生不老金丹,使多尔衮命丧喀喇城,第三次进京是在顺治十年五月,送董小宛的妹妹董白进京。所以说冒辟疆是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其硕果堪比日月星辰,往事历历均在记忆之中。所有的艰难困苦都系在他一人身上。(P1460)

  北海能留汉,既然朱慈烺曾经居住在北海,那么北海就是朱氏大明的根,此根可以匡复大明,东陵系满清努尔哈赤、皇太极的陵地,这块东陵没有负秦,秦即是指董氏姐妹,在红楼梦中,秦可卿是董小宛在书中的人物,她们姐妹均是出身于秦淮河畔的金陵十二钗般的人物,这和红楼梦中第七回中的脂批“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相合。

  作者简介:

  黄伟民,男,汉族,194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系反清复明义士黄宗羲后裔。先祖黄越川与蔡元培、徐锡麟、秋瑾共创光复会,后光复会与华兴会、中兴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黄越川系同盟会元老之一。其母彭萍曼系苏州望族,书香门第,清廉世家,其母祖上彭启丰状元及第,彭启丰祖父彭定求系康熙朝状元。

  黄伟民先生6岁始学日文、英文,从事口译、笔译六年,从事公务员20年,从事科技工作13年。翻译、编著出版书籍40余部。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科普一等奖,是上海优秀科普作家。他是上海增爱基金会创会理事、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意交流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史研究员,曾任意大利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特别顾问,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副团长。

  黄伟民先生是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潜心如派红学的研究,先后著写关于“冒著红楼”研究论文七、八篇,其中有《〈红楼梦〉大揭秘》《古宫词与红楼梦》《中国具有马克思主义扎根发展的肥沃土壤》及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冒辟疆编年诗析注》,还有《与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的时空对话》《〈红楼梦〉中诗词解析》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