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八岭湖,走进明光东部的一片水岭风光。
八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明光市南部张八岭镇境内,距离滁州市约25公里,南京市区约70公里,被划入南京一小时都市经济圈,104国道、京沪铁路、蚌宁高速贯穿全境,区位优势明显。
度假区所在地为江淮分水岭南侧,地势北高南低,整体地貌为缓丘陵山区地貌,区域内田园村落点缀其间,整体地形地貌保持较好,为休闲度假、生态养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景区分为“一轴五区”,即以百道河形成项目的发展轴;依托八岭湖的水面资源,建立起新村民俗体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区、绿溪康体休闲区、湖畔休闲度假区以及乐活激情运动区。
八岭湖孕育在老嘉山的怀里,是百道河下游的一段河面,全长约8公里,逶迤曲折,匍匐穿行于岗岭之间。从形状上看,八岭湖实际上是一条溪涧,河心宽约10米,最宽处不足50米,最窄处约5米,因此当地人也称之为“小河湾”。
青山秀水之间,千年古树在河岸扎下深深的根,绵延的枝干诉说着不老的传说。
八岭湖漂流地分三段,第一漂河段两边的沙滩上生长着千百棵大小不一的枫杨树。这种树俗名水槐柳,当地人称“鬼柳”,大概是因为枫杨树的外形刚柔并济,既有枫树坚强挺拔的姿态,又有杨柳飘逸婆娑的身影。
八岭湖的鬼柳成林,遍布于两岸及岸边沙滩之上,绵延约3公里。因长期受雨水冲涮,树根虽深深扎进沙土,但靠近茎干部分大多裸露在土上,展现出盘根错节、沧桑虬劲的特质。
在小溪旁、沙滩里、山坡下,鬼柳恣意地生长着,毫无矫揉造作,成为一种不自觉的存在。然而已是深秋时节,秋风扫过,枫杨树叶洋洋洒洒地从天而落,铺成一地金黄,铮铮枝干越发显得斑驳。日复一日迎击风霜雨雪的盘盘根系,紧密扣结在一起,格外苍劲。
天空呈出深谧的蓝,合着林间闪烁的阳光,不禁发觉深秋的凛冽已然降临。
在仰面远望云端之余,百道河沿岸一幅幅喧腾的景象呈现在面前。
漂流河上,有身着救生衣的游客驰着皮筏艇向前冲去,也有为了安静观赏湖光山色的,清闲地在湖面上荡舟,哼一曲小调,让船顺着溪水的流向自由行驶,自己则悠然自得地饱览枫杨林美景。
水哗哗地流淌,岸上游客的乐趣也不输半分。
双人自行车、沙滩摩托,在水、沙主题下展开的沙地乐园和趣味运动项目,足以让年轻人凭着竞技热情一展身手,驱车紧追慢撵,撒下一路欢笑。
围绕百道河及沿岸道路,八岭湖度假区开展欢乐水上运动和岸上休闲体验娱乐项目,同时依托东部丘岗和茂密森林,实施森林旅游立体开发工程,综合利用陆上、林中、林上空间,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运动,形成了休闲步道、骑行道等。
而不远处的林间木屋、茶园、农家乐等,则是把闲置房屋利用起来,打造出的特色岭上原乡风情小镇。
作为安徽省级水利风景区、明光市首家“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和“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旅游度假区”,八岭湖度假区以“生态为先、休闲为主、文化为魂”的理念,充分利用“自然交融的山水格局、平缓起伏的低山丘陵、生态良好的森林植被、幽静怡人的山间溪谷”等自然条件特征,借由动态与静态两种途径,打造出了新的岭上开发模式。
在“户外运动+休闲体验+养生度假”的旅游发展实践下,当代“慢哲学”、度假健康生活以及主客共享的人居体系得以在八岭湖实现。
夜色降临,天幕下升起缕缕炊烟,农家菜的香气也从木屋里飘出。返程路上,脚下干燥的树叶被踩得沙沙作响,游人窸窸窣窣,不时冒出几句谈笑。掉落的词句和笑声填满林间,又朝远处黛色下的老嘉山飞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