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藤条,上下交织,灵活游走于双手之间,交、压、串、缠绕……一根根环保藤条,在东兴镇中心学校语文老师罗云的巧手下,犹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短短几个小时,一只咖色的小藤包顺利完成。

 

这样精巧的藤制品在东兴镇中心学校手工教室里陈列得满满当当,这些都是罗云利用课余时间和教授学生做手工时精心编制的。罗云自幼爱好手工编织,在其他小朋友玩跳橡皮筋、丢沙包的时候,她总是跟着村里的老奶奶学习用麦秆编制蝈蝈笼子。工作后,这个爱好罗云也没有放下,开始接触传统藤编,她还特地在网上找到一位老师傅学习藤编技术。

几根藤条在手上反复操作,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技巧。刚开始,罗云总是出错,编出的作品粗糙简陋,甚至东倒西歪,但她毫不气馁,每天跟着视频反复练习。苦学两年后,罗云的藤编作品日益精美,款式也越来越多,茶杯垫、水果盘、小藤篮……家里不少生活用品都是罗云的藤编作品,罗云还将自己的不少作品送给了感兴趣的同事。

 

精美的藤编制品很快吸引了学校的注意,学校提议组建藤编社团,由罗云担任社团老师教授学生藤条编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中传承非遗。组建藤编社团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吸引了二十多名同学们争相报名。考虑到安全问题,罗云选择用色彩丰富、柔韧性强的环保藤条代替传统藤条,不但降低了藤编的难度,还增加了新的时代特点。在罗云的指导下,参加社团的孩子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环保藤条编织杯垫、收纳盒、小花篮、购物袋等作品。自藤编社团组建以来,学生们已完成近百件作品,学校还将这些作品作为奖品奖励给表现优秀的学生,或是作为纪念品送给学校交流的人。

 

今年暑假,为了让更多孩子接触传统藤编艺术,学校鼓励罗云开设暑期兴趣班,将非遗传承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暑期第一节藤编课上,罗云为学生展示了最基础的杯垫编织方法,交叉、绕藤、绞藤……看着藤条在罗云手中不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藤编茶杯垫就诞生了,同学们不断发出惊呼。看到同学们学得认真,罗云越发充满干劲,还针对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制作成长手册,以便在下一节课时进行个性化辅导。

老师的工作是辛苦而繁琐的,工作之余,罗云喜欢通过做藤编手工来放松身心,在千缠百绕中感受藤的柔和韧,静静地享受编织的乐趣,用双手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