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项目,是指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建设的可供多个市场体共享的环境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绿岛”项目建设,先后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电镀集中区、喷涂中心、废水处理中心等一个个集约化高、治污力强的“绿岛项目”,为中小企业压降治污成本、实现绿色发展蹚出一条“共享治污”新路子。

建筑装修垃圾经处理后,摇身变成全新的砖块;生活垃圾经发酵、焚烧,每吨预计可产生380度电……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西来镇丰产村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筑垃圾再生制砖、飞灰填埋等一项项垃圾回收利用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建筑装修垃圾处理及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综合利用项 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填埋场(含飞灰)等四个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能有效破解城市固废、生活垃圾处置难题,改善我市环境治理水平,促进靖江生态经济建设。

 

图为市民群众走进粤丰产业园。严智勇摄

“整个产业园目前已累计接收建筑装修垃圾超4万吨,破碎处置超3万吨,生产各类砖型500万余块。”靖江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集约建设、共享共治”的理念,循环经济产业园自投用以来,每天可处理500吨装修垃圾,以及800吨生活、餐厨垃圾,这些垃圾都能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我市还不断完善产业园功能,打造焚烧发电、固废利用、飞灰集中的绿色生态链条,以垃圾绿色、无害化处理助力城市绿色发展,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善。

工业“绿岛”,让生产工艺相同、污染物性质相似、地理位置相近的中小企业,通过合同委托的形式,将污染物交由集中区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或者治污能力强的规模企业治理,实现了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将“私人门诊”变成“集体会诊”。

走进位于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靖江电镀工业集中区,电镀污水处理中心会对区域内42家入驻电镀企业、80多条生产线所产出的工业废水进行智能化收集及深度处理,深度废水处理最大规模为6000m3/d,外排污水量达3000t/d。“进入集中区以后,我们企业每年只需缴纳一定的排污费,运作成本下降了一半,大大节约了人力和财力,让企业可以全力以赴忙生产。”靖江市电镀集中区业主、靖江市江华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说道。

 

图为中环信公司正在处理垃圾。严智勇摄

靖江中环信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项目为企业提供全流程、闭环式的危废处置服务,现已有100余家企业与中环信达成合作协议;位于西来镇的靖江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心“绿岛”项目,已接收数家食品企业及畜禽养殖户的废水接入中心处理,每年可处理废水量70万吨,为周边食品企业节省污水预处理费用200万元……当下,一个又一个“绿岛”项目建成并投用,这将更好地利于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最终实现污染治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共享治污’能避免综合实力不强,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的中小企业陷入‘治污要赔、不治要停’的发展困境。”靖江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共享治污”,能真正推动靖江众多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化零为整”,从源头上解决危废带来的环境问题与隐患风险。靖江生态环境部门将持续推进“绿岛”项目等共享治污设施建设,本着“政府引导、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建设原则和“市场主导、专业运营、受益付费”的运行原则,通过联网监控、现场监察等手段,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共享治污项目高效运转、稳定达标排放,全面助力城市绿色发展,为靖江高质量发展增添“含绿量”。

记者手记:共享生态“绿岛”,擦亮发展底色

近年来,“环保管家”“绿岛”等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对我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同促进作用愈加凸显,共享治污这一理念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在我市生根发芽。

共享治污是资源集中化利用的表现,“绿岛”项目既实现了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解决了中小企业解决环境问题的堵点、痛点,也能进一步发挥功能互补优势,带动一批治污企业形成集群、扩大发展,同时也便于环保部门重点聚焦专业治污企业,提高监管效能,真正实现了企业降本受惠、垃圾有家可归、环境持续改善。

期待有更多共建共享的环保设施出现,以积极的成效,延伸至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建设,助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绿岛”串起产业生态链,不断提升城市治污水平,持续擦亮发展底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