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还好好的,后一天突然发烧了。”昨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4岁的琪琪红着小脸,额头上贴着散热贴,有气无力地躺在妈妈陈女士怀中。

 

眼下,我市步入梅雨季,天气捉摸不定,这也导致医院儿科迎来一波就诊潮。谈起此次就诊经历,陈女士不免有些糟心。起初,孩子只是出现轻微的流涕、咳嗽等症状,她没有放在心上。不想没多久,琪琪突然开始发烧。经诊断,琪琪患上的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儿科已逐步开启“夏季档”,入夏后,儿童青少年要特别警惕肠道传染病等消化道传染病。 “气温逐渐走高,孩子出汗多,能量消耗大,加上昼长夜短、天气闷热,容易导致睡眠不足、食欲减退,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患病。”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部组长、主任医师孙祖红介绍,肠道病毒在潮湿闷热的时节尤其活跃,继而容易引发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性疾病。

 “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小朋友,大多数宝宝突然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烧,随后在手、脚和口腔周围出现水疱,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孙祖红说,年龄过小、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少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近期,患呼吸道疾病的患儿数量也居高不下。“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要及时就医,家有二宝的应该根据情况采取隔离措施。”孙祖红提醒家长,家里的空调要设置合适温度,同时,每天早晚务必开窗通风,孩子外出回家避免“一冷一热”,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