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荆门行

  1992年12月22日这一天,是值得300万荆门人民永远铭记的美好时刻,荆门古城迎来了值得永远记取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国务委员陈俊生、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省委副书记回良玉陪同下来到荆门视察。

  原安排由市领导到两市边界迎接,但总书记指示:不必劳烦地方领导迎送,接待力求简朴,轻车简从。因此,总书记一行在荆门考察期间,只是省委接待办三辆面包车和一辆警车。

  总书记在荆门停留了5个多小时,他听取了市领导、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乡镇干部的汇报,他到粮站察看储粮情况,他走进农家与农民亲切交谈……。总书记荆门行,给荆门人留下了长久的、美好的回忆。

  1、下榻荆门宾馆

  带着怎样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强化农业基础的问题,12月20日下午3时半,总书记一行乘火车到达孝感,专程来到湖北粮棉油集中产区—江汉平原开始为期4天的调查研究。随后,走云梦、过应城、出天门、经京山、由钟祥西渡汉江,一路鞍马劳顿、风尘仆仆,于22日上午抵荆门。

  天是冬至第二日,四级北风,寒气袭人,但等候在荆门宾馆的市几大家领导却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低温,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揣着一颗万分激动的心。

  来了!来了!11时55分,总书记从徐徐驶停在荆门宾馆门前的面包车里走下来了。他身着草绿色军用棉大衣,神采奕奕,面带微笑,与在此迎候的市委书记朱同炳、市长缪合林、市委副书记刘彬一一握手。市委副书记温遂和、何木生,市委常委、副市长金世泽,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宗轩,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徐源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以森、市政协主席刘声玉、市军分区政委王群等赶忙迎上前去,向总书记问好。此时,宾馆大厅内响起热烈的的掌声,江泽民向大家频频挥手致意。荆门报社记者乐嘉德用刚添置的“尼康F4S”照相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12时10分,总书记夫人王冶坪乘坐的桑塔拉轿车到达荆门宾馆,由东湖宾馆管理员李彭华陪同。荆门宾馆副总经理王明秀、客房部经理赵冬陵将王冶坪和李彭华迎进306号房间。荆门宾馆服务员赵咏梅、彭丽琴在这里为总书记和夫人服务。

  12时25分,江泽民来到客房四楼餐厅就餐,这是用会议室临时改建的餐厅。总书记夫人则在房间用餐。江泽民的陪同人员已在这里入座,用餐实行分餐制,每人一个小火锅,另有四菜。由宾馆餐饮部主任唐庆荣、餐饮二部经理邓忠贵、三部经理王天兆掌勺。

  江泽民一行的菜谱是,四味碟:姜丝、扬州乳瓜、油泡红椒、拌地米菜;

  四热菜:玉环里脊丝、红烧鸽肉、清炒龙须、冬笋才鱼片;

  排骨汤(鱼糕、金针菇、豆腐);

  主食:小笼蒸包、米饭、银丝面条。

  宾馆总经理潘昌敏和餐饮三部副经理贺军勤与四位服务员在餐厅服务。当一道玉环炒里脊丝上桌,江泽民指着玉环问:你们把这菜叫什么?潘昌敏回答,叫玉环,也叫车萝卜。江泽民说,在扬州叫草石蚕,用酱腌制成黑色的。又问,产量高不高?潘昌敏答道,产量不高,因为多是野生的。温家宝转过头对郭树言讲,湖北是个农业大省,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接着,潘昌敏介绍了餐桌上的龙须菜、地米菜。龙须菜就是小豌豆尖,地米菜就是地头野菜。

  13时,就餐完毕,总书记回到306号房间稍事休息。

  2、召开座谈会

  14时30分,江泽民等领导与荆门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举行座谈。市领导朱同炳、缪合林、粮食局局长陈广源、团林镇委书记李玉森先后发言。市委书记朱同炳首先汇报了荆门农村改革开放14年来的主要变化、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打算和要求。朱同炳向总书记介绍了一段顺口溜:“基层干部雄纠纠,只管种来不管收;农民群众气昂昂,又骂爹来又骂娘。”他说,增产减收,农民怨气大,干群关系紧张。他提出要通过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农村优惠政策、搞活农产品流通等有力措施,来改善农村干群关系。缪合林市长汇报了农村当前存在的几种情绪,江泽民仔细地询问并作了记录。

  团林镇委书记李玉森是一个幸运的人。总书记来荆门的前几天,他和东宝区委书记陈繁年、沙洋区区长黄道成、十里铺镇镇长李新华、李市镇镇长陶子龙被召到市政府。副市长罗昌斌对他们说,中央有领导来检查工作,要基层的同志反映一下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你们准备一下。之后,市委书记朱同炳、市委副书记何木生召集他们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要求大家如实反映情况,特别是粮食问题。

  中央领导是谁呢?他们当时不知道。22日中午看到是江泽民总书记来了,他们激动万分。

  下午的座谈会上,李玉森的心里还十分矛盾:把难题说多了,会不会否定改革?朱同炳书记、缪合林市长代表荆门百万人民向总书记汇报,讲了农业农村存在的问题、农民的情绪,使李玉森有了勇气。他想,总书记是带着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强化农业基础的问题来江汉平原、来荆门市的,总书记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基层过问农业,想了解真实情况,作为一个党员,不能只报喜不报忧,应该向总书记说实话。

  轮到李玉森发言,他没有什么顾虑了,如实汇报了农村的一些问题。说到农民增产减收,他用几句话进行了概括:物价涨、粮价跌,高价水、高价电、高价药、高价肥、高价种、高价膜,低价卖粮划不着。谈到农民不愿多投入,他用了一段顺口溜:不想多种田,不想不种田;不想种好田,只求肚儿圆。反映乱集资乱摊派,他也是一段顺口溜:上集下急人人急,你愁我愁个个愁;有利可图抢篮球,无利可图踢足球。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他用对联反映了农村迈向市场经济的阵痛。上联是:政府说,什么赚钱种什么。下联是:农民说,种什么什么不赚钱。横批是:你说咋办。最后,他反映了农民的心声:想的是致富,缺的是技术,差的是资金,盼的是服务。

  李玉森发言,总书记不停地问,不停地记,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李玉森开始准备只讲几分钟,不料一讲就讲了十多分钟。他发言后,总书记笑着问:“你刚才说的这些非常生动的语言,是群众直接说出来的,还是你们有若干的秀才班子、文学天才关门编出来的?”李玉森回答:“我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整天和群众在一起,这些话是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我稍微归纳了一下。”总书记又笑了:“这些话是秀才们写不出来的。”

  当李玉森谈到农民参与市场经济还存在比较大的盲目性时,江泽民笑呵呵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当时大家在将种粮转成种棉的时候,就放出风来:什么地方棉花不好销了,因此转为种粮,但实际上种棉比种粮划算是不是?”

  江泽民神采奕奕,平易近人,座谈会在亲切的氛围中进行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课题如何落到实处,也是江泽民这次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在视察活动中,走到哪里就把十四大制定的这一改革精神宣传到哪里。座谈中,当陈广源谈到粮食的吞吐问题时,江泽民询问:“你们每年都有粮食吞吐,把原来保存的粮食卖出去,把今年的新粮收进来。做不到这一点吗?”江泽民接着还说:“我们在车上一直谈论这个问题。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从五、六岁开始,记得一到年根岁底,我们扬州就洋鼓洋号吹呀打呀。后来我跑了几十个国家,比如圣诞节前后,就打洋鼓、吹洋号,不管是西德还是美国,跑到哪里都是这样子。为什么?清仓!这就是推陈出新!恐怕我们现在不仅仅是粮食,就是其它的消费,包括百货公司,也是一样的问题。所以我看我们的流通领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座谈会共进行了95分钟。会议结束时,主持会议的省委书记关广富请江泽民讲话。江泽民微笑着说,我是来学习的。

  市领导刘彬、温遂和、何木生、金世泽、李宗轩、罗昌斌、焦知云、吴超,市农委主任吴永文、财办主任杨清和、农业局长全志超、财政局长鄢洪庆、农行行长李元成和供销社主任范明华,也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结束后,江泽民与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和市委常委王性初、江传喜、市委顾问张明春、张道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春仙、姜培芳、彭明轩、黄仁兴、刘道海、熊安铁,副市长郭榴通、廖祥政,政协副主席庹新友、赵玉坤、尹骐、黄仁甫、张宝庭等及有关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3、途中考察

  16时15分,江总书记一行在朱同炳、缪合林等陪同下,乘车沿207国道赴城南农村调查。在江泽民乘坐的中巴车内,总书记与朱同炳并肩而坐,一路上亲切交谈。

  车行至虎牙关时,朱同炳向江泽民介绍:这就是荆门因而得名的地方。这里的山是荆山的余脉,过去两山对峙如门,所以叫荆门。后来为了交通方便,把它炸开了。听到这里,江泽民说,“啊,你们荆门不是还称‘荆楚门户’吗?”朱同炳回答说,是的。

  车行至掇刀石,朱同炳介绍:这地方名叫掇刀石,相传关公曾在这里的一块大石上掇刀,江泽民饶有兴趣地听着。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田畴,朱同炳向江泽民汇报,今年的秋播因粮价不好,农民投入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作物长势不太好。江泽民放眼车窗外的广袤田野语重心长地说,对农业问题,可不能“大意失荆州”啊!

  一路上,党的总书记与地方党委的负责人亲密交谈。朱同炳还向江泽民汇报了荆门的粮食品种结构,并介绍说南方人喜欢吃籼稻,北方人喜欢吃粳稻。江泽民说:“看来是种粳稻,还是种籼稻,还得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不能只强调哪一个品种好。”

  车行驶到团林镇时,同车有位领导指着“团林镇人民政府”的牌子问:刚才会上发言的那个镇委书记,就是这里的吧?朱同炳回答:是的。江泽民说,农村基层干部很辛苦,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他们去抓,去落实,很不容易呀!

  在鸦铺粮站下车后,江泽民仔细察看了粮仓和露天粮堆,询问了储粮的办法,听了粮站负责人的汇报后,江泽民频频点头说:“好!好!”接着,江泽民与陪同的朱同炳、缪合林以及粮站工作人员握手道别,上车继续南行。

  4、走访农家

  当车队行至207国道一侧的沙洋区五里镇严店村二组时,已是傍晚时分。江泽民要司机停车,车停了,周围到处都是农家的楼房,总书记不去楼房,而是和温家宝、陈俊生在关广富、郭树言、回良玉陪同下,穿过长长的堤坝来到土墙农舍的主人—中年农民靳帮明、老农刘克举的家。靳帮明和刘克举是五里镇的贫困户,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总书记会走进他们家徒四壁的房舍。

  43岁的靳帮明,家有老父亲、妻子及三个孩子。1991年他得了肝脓肿,花去上千元的医疗费,大儿子读荆门大学,交了5千多元,加上死了一头耕牛,欠债近8千元,生活比较困难。

  靳帮明正在家做卖咸菜的架子,发现公路上停了一排车,走来一群人,他没在意。两个人先进了他的家,告诉他,有中央首长来。他走到门口,一个穿绿军大衣的人使他激动起来,怎么江总书记来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仔细瞧:不错,是江总书记!江总书记笑容满面地伸出手,和靳帮明长满老茧的粗糙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在靳帮明家,总书记和他拉起家常来。问他家里有几口人,问孩子在做什么,问收入情况,问有没有存款。当靳帮明向总书记托出家底,还欠近8千元的债务时,江泽民关切地问,钱都花到哪里去了?靳帮明回答:“老大读大学花了5千多元,还买了头耕牛。”总书记说:“啊,主要是把资金投到文化上去了!”说完,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靳帮明和妻子也含着激动的泪花笑了。

  总书记接着走进了泥瓦匠刘克举家。刘克举在禾场里看中央来的人,发现江总书记进了自己的家,赶紧跑回家里。总书记向他伸出了双手。总书记指着省委书记关广富问:“这个人你认不认识?”刘克举忙答道:“我认得,是关书记,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挂照相机的负责人指着江总书记问:“这个人你认不认识?”刘克举答道:“我认得,是江总书记。”

  刘克举那间土坯屋里,总书记与纯朴的庄稼汉拉着家常。51岁的刘克举老伴前年去逝治病花医疗费上万元,加上长子新婚,日子过得很不景气。江总书记的到来,使他万分惊喜!开始,当总书记与他交谈时,他激动地连家里有几口人都忘了,把4口人说成了3口,将站在身边的儿媳妇说掉了。刘克举说:“感谢邓小平给了我们生产自由,过去搞大呼隆,每天不睡觉也挣不到钱;现在有了生产自主权,我们日子越过越好。希望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要变。”

  江泽民拍着刘克举的肩膀:“老刘,党的富民政策不会变,你放心干吧!”刘克举不解地问:“可是现在为什么提留这么多?摊派这么多?”

  江泽民问:“摊派有哪些?”

  “多着呢,数不清。”刘克举说,“村里光吃喝一项每年就花掉上万元”。

  江泽民说:“是红白喜事吃喝?还是招待上面?”

  “我是泥瓦工跑的村多,我看主要是上面干部下来开会、检查时吃喝,各村相互请客吃喝也不少。”

  江泽民又问:“你走的村多,你们这里是什么生活水平?”刘克举说:“全镇13个村我都吃过饭,我们村属中上游。”

  江泽民微笑着操着湖北话问“你家有没有‘白条子’?”刘克举答道“没有。我种一年田,还倒欠村里20元,要打‘白条’给村里哩!村里比我差的还有,主要是家里没劳力的。”老刘如实地向总书记汇报了有关情况。听到这里,总书记收敛了笑容。

  临行前,江总书记把老刘,以及他的儿、媳拉在一起合影留念,随后同他们握手告别。

  闻讯而来的村民们顶着朔风伫立路边,目送着总书记疾行的车队,久久不肯离去。

  走出严店村,江泽民心情沉重。他一再叮嘱关广富、郭树言:“像这样的贫困户,我们要重点扶持,要减轻他们的负担,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与刘克举家相反,江泽民一行22日上午走访的钟祥市东桥镇金店村农民马万贵与刘绪贵两家没有合同外集资摊派项目。

  在钟祥市委书记陈永贵的陪同下,江泽民走进马万贵的家。马万贵家是个四合院,看上去新盖不久。

  总书记问:“盖这房子花了多少钱?”

  马万贵答:“3万元。”

  “多大面积?”

  “480平方米。”

  总书记合算:“全家6口人,六八四十八。哟,人平80平方米!我在上海当市长时,上海人均才5平方米,不少人住阁楼。”

  马万贵应道:“多亏党的政策好,我才能放开手脚干。”

  抱着马万贵的孩子,江泽民和马万贵一家人挤坐在一起聊开了:种多少地、收多少粮、日子过得好不好?

  马万贵告诉总书记,他家今年合同内提留摊派资金负担为534元,比去年减少13%;收粮16500公斤,每亩平均1150公斤,总产比1991年增加1000公斤,家里还养了猪、鸡,加上妻子又是民办教师,日子过得还不错。

  江泽民看了他家的储粮间,问:“和去年相比,今年收入好不好?”马万贵说,今年粮食增产增收400元,多种经营增收500元,收入和去年差不多。

  隔壁刘绪贵家也是一个四合院,总书记进屋后一边察看陈设,一边与主人聊家常。刘绪贵喜滋滋地告诉总书记,他家今年产粮15000公斤,加上多种经营,纯收入达6000多元,比去年增收800多元。

  走出刘绪贵分里外二重的新房,看到宅外绿树环绕,群鸟归林,江泽民十分高兴:“你这里植树造林搞得好,空气新鲜啊!”

  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围着总书记,争相握手问候。刘绪贵的妻子拉住江泽民:“今天进九,我们明天杀猪。总书记能留一天么!”江泽民招招手,笑着向大家告别:“谢谢了。祝你们年年丰收,日子越过越兴旺!”

  寒风凛冽,暮色笼罩着江汉大地,江泽民一行乘坐的面包车仍在向前奔驰……

  总书记离开了荆门,但总书记考察荆门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飞向四面八方,荆门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江总书记到过荆门!江总书记到过荆门!!

  总书记心系农业,到荆门考察农业,是对“湖北粮仓”—荆门农民巨大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1992年12月22日,是荆门人民最难忘的一天!

  5、幸福的回忆

  江总书记来荆门视察并下榻荆门宾馆,市接待处系统干部职工十分激动,感到非常荣幸。“我们见到了江总书记,我们曾经为江总书记服务!”大家以此为自豪。

  (1)畅谈感想

  1992年12月25日,市接待处和荆门宾馆召开专门会议,回忆接待江总书记的幸福历程。荆门报社记者荣秀到会记录并报道,兹辑录如下:

  市接待处主任王志栋:接待江总书记是我从事政务接待生涯33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接待活动。从膳食、客房、会议室到安全警卫,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在市委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在市公安局等多部门的综合协调下,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事实再次证明,我们这支接待队伍是可以让市领导放心的。

  荆门宾馆总经理潘昌敏:我从事接待工作28年了,接待总书记,这还是第一次。我当时想,我们是代表全荆门人民在为总书记服务,工作不能有半点闪失,既要保证安全,又要规范服务。当时,我们要求,服务中不让一个餐具有撞击声,不让一个菜盘、茶杯出现撞击声。12月22日中午,总书记来到宾馆,和蔼地与服务员打招呼:“你们辛苦了。”下午4点,总书记离去时,车已开动了,总书记还在向我们挥手再见,使我们受到很大鼓舞。现在,我们宾馆原来几个不安心工作的青年炊事员,一个个都抖起来了,着装也整齐了,不再自卑了。最使我感到荣幸的是,我参加了与江总书记合影。我把照片放大拿回去,一家人都感到自豪,这个说挂这里那个说挂那里,都想把照片挂在正中显眼处。

  荆门宾馆副总经理王明秀:我平时一到12点头就疼得不得了。总书记来的那天,一忙,头都不觉得疼了,只想着努力搞好工作。宾馆工作人员为了整整齐齐见江总书记,几个女孩子把蓄了多年的长辫子都剪了。22号那天,我们服务员都饿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吃饭,有的根本没吃午饭,但我们觉得划得来,因为我们见到了江总书记。

  宾馆副总经理许伦武:听到总书记要来的消息,我高兴得一夜未眠。凌晨3点多钟我才回家,6点钟又赶到宾馆。把洗过的菜又一一洗了一遍。心情太激动了,拿了这样拿那样,好象不知道怎样做才好,一直到送走了总书记,我才回家。当我把与江总书记照了相的消息告诉小女儿时,她一听就不干了,怪我:“你跟江总书记照相,怎么不叫我?”

  宾馆客房部经理赵冬陵:当我们知道是接待江总书记时,大家都自觉提前上班,卫生搞得特别干净,可以说一尘不染。22日,刮起了大风,江总书记来到会议室听汇报时,服务员怕风吹门有响声,就一直用手把住门。这次总书记夫人也一同前来了,她给我让座,还夸荆门的姑娘都长得漂亮。我遗憾的是没来得及与总书记的夫人合个影。

  宾馆膳食二部经理邓忠贵、膳食三部经理王天兆:我们当时心情紧张得不得了。总书记是中午11时55分到的,12点20分进餐。总书记吃完了,我们才平静下来。我们很高兴,也没心思吃饭,都在大餐厅门口,着装排队,从1点多钟直等到4点多钟,送总书记走了才知道累。

  宾馆膳食部主任唐庆荣:参加工作30多年,这还是第一次接待大首长。听到江总书记要来,心想只有把工作做得仔细再仔细些。光是那个餐台,我们不知道拆组了多少次,餐具也是消毒了又消毒。晚上听说总书记到五里铺农民家中走访,觉得总书记与人民心连心。

  服务员许兰珍:江总书记下车上楼,是我引到306房间的。到三楼,总书记微笑着向站在服务台前的服务员挥手说:你们好。把总书记送进房里,总书记朝我点点头,表示谢意。我觉得总书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特别朴实。

  服务员谢琼:开座谈会时,我在会议室服务,开始很有点胆怯。看到总书记与市领导亲切交谈,听汇报听得很认真、问得很随和,我一点胆怯也没有了。

  (2)发表文章

  1993年10月3日,曾经直接为江泽民和夫人王冶坪服务的荆门宾馆服务员赵咏梅在《荆门日报》以《短暂的四小时》为题,回忆接待经过。辑录如下:

  短暂的四小时

  赵咏梅

  1992年12月22日,对于全市百万人民和我馆全体干部、职工来说,是一个难忘的、值得骄傲的日子。我作为一个普通的服务员,接待了来荆门视察并下榻荆门宾馆的江泽民总书记和夫人一行。这一天,于我将是永生难忘的。

  那天中午11时55分,几辆中巴车缓缓停在宾馆门前,我们看见江总书记从车中走出来,随行的还有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同志、国务委员陈俊生等。总书记夫人紧随其后,我激动紧张的心情久久难以平息,我提醒自己:一定要为总书记和夫人服好务。当他们夫妇态度和蔼地与我们打招呼时,我紧张的心情终于平息下来,我和彭丽琴把他们迎到了306房间。象这么重大的接待任务,我们还是第一次,做起事来特别谨慎。总书记夫人亲切地笑了笑:“你们也累了半天,该好好休息了。”听到她这么关心的话,我们两个一下觉得心情轻松了许多,动作也麻利了。

  中午,总书记夫人在房间内进餐,我俩从餐饮部拿来菜谱供她过目。在进餐时,我俩介绍了荆门的特色菜点,我记得她对荆门的玉环特别感兴趣。

  下午2时30分,江总书记到会议室与市党政军负责人座谈去了。我和彭丽琴轻轻地走进房间,夫人已起床,她笑着招呼我们:你们两个都坐,中午你们没有午休吧!我们望着她那慈祥的面孔,竟第一次撒了谎。紧接着,夫人又问了我荆门的一些情况,还问我们家里有些什么人、多大年龄、喜不喜欢服务工作、宾馆的效益好不好等等,她听了我们的回答后,邀请我们俩与她合影留念。些时此刻,我们更感幸福。下午4点10分,总书记与夫人一行与我们道别再见。这短暂的4小时,长留在我们心中。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乡土(ID:xinxiangtuzhongguo)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