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的轻风,满山的红叶,僻静的农家……步入深秋的四明山,秋高气爽,古木浓荫,勾勒着一幅宁静、闲适、自然的生活画卷。
四明山,雄踞于浙东,从天台山发脉,跨越绍兴的嵊州、上虞,宁波的余姚、海曙、奉化这五个县市区。主峰海拔为1018米,林深茂密,山水风情,有第二庐山之美誉。其中心地带,就在宁波余姚市的四明山镇,镇以山名,是一个物产富饶、风景秀丽的高山集镇。
四明山是唐诗之路的重要驿站。
唐诗之路,是一条从绍兴会稽山,经嵊州、新昌、余姚、奉化、宁海直至天台山的经典路线,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传世诗篇。唐诗之路的宁波段,穿越四明山,联通了新昌、余姚、奉化和宁海。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1000多年前,巍巍四明山曾经引发“诗仙”李白的赞叹。
当你站在四明山镇茶培村的山头上,极目远眺,便能充分感受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表达的意境。那一丛丛、一簇簇,漫山遍野的红枫、樱花,既为山川、溪道增添了美景,又是山农增收的主要渠道。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游四窗》中写道:“四明山绝奇,自古说登陆。苍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
这首游剡诗中提到的“石屋”就是位于嵊州四明山主峰下的红佛寺,原名石屋禅院,俗称大石屋。该寺建在巍峨险峻的半山腰上,周围树林密布,溪水潺潺,颇为清幽。红佛寺周围还有将军石、白龙潭、天然石塔等景观,风光无限。
山中景色无穷,而乐亦无穷也。想要深入四明山,必要经历弯弯绕绕的山路,就像是卸下城市纷扰的仪式感。体验曲曲折折、峰回路转的转变,就有了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怡然自得。
山中多古村,唐田村是四明山区最大的村落,至今还有逾千人长居村中。村后的乌岩岭、白岩头、南培岭一带,是宁波的重要水系鄞江和剡江的分水岭。
在以步行为主的年代,有两条著名的古道通达唐田村。其中一条名叫「栖霞坑古道」,是唐诗之路宁波段的重要一程;另一条古道则称为「壶潭古道」,是赏秋热门线路,古道经过一片金钱松林,每逢深秋,被风吹落的树叶灿若黄金铺路,谓之“黄金路”。
黄澄澄的柿子也是秋天的主角。成熟的柿子换上橙红色的新衣,格外好看。赏秋景品柿子去哪里?丹山赤水的柿林村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白墙黛瓦间,在青山绿树间,吊红的火红热烈与古村的幽雅宁静相映成趣,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拍照。如今,柿林村口那一棵树龄600年的柿树王,已经成了柿林村的旅游名片。
火红的果子,倔强地挂在枝头,实在挂不住了就掉地上,软软的一滩。也不知道是在等农人采摘,还是在等待摄影师的镜头?
「“吊红”柿子」是柿林的传统名果,以果色艳丽、肉质柔软而闻名,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柿林村、李家坑村是著名的吊红产区。每年入秋后,开始逐渐成熟,由青转变成红色,悬吊在树上极为美观,故宁波一带称其为“吊红”。
在柿林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晾晒着红彤彤的柿子。熟透的柿子不能放太长时间,于是在柿子有七八分熟的时候,大家便纷纷把柿子摘下清洗干净,以便售卖。
卖不完的柿子就做成「柿饼」,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口感极好。当晾晒的柿子晒干水分,还未晒成饼状的时候,经过当地人独到的酿酒方法,放到密封的泡酒坛,一个月后就可以喝到柿林村的「老柿子酒」。
除了喜人的吊红,柿林村的旅游发展特色还在于瑰丽的丹山赤水景区。绕村而过的一条大溪因流经红土层,溪水呈淡红色,故名“赤水溪”。溪流对岸是宽数里、高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岩壁亦呈红色,称丹崖。崖壁上还刻有宋徽宗御笔“丹山赤水”四个大字,“丹山赤水”之名由此得来。
每至晚秋,村里村外,房前屋后,皆是吊挂枝头的红柿,加上漫山遍野火红的枫树,独具韵味的“丹山赤水”,大有“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境,当真是不虚此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