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苻坚玩火终自焚 朱序加官又晋爵

  再说苻坚,在混战中也身中流矢,被晋军射伤,“单骑走淮北”,只顾策马逃命,几个贴身随从拼命将他从败军阵容中解救了出来,一道亡命。其所乘的云母车及仪服、器械、军资、珍宝、畜产等不可胜计,几乎都成了晋军的战利品。

  晋军又从秦军手中夺回了寿春。

  苻坚一路狂奔,生怕被晋兵活捉。终于逃跑到了前秦的土地上,此时才感到“饥甚”,饿坏了。

  老百姓们听说苻见打了败仗逃回来了,有好心的百姓向他“进壶飧、豚髀”,表示同情和慰问。

  苻坚此时早已饥肠辘辘,也不顾上什么皇帝的颜面了,将老百姓送给他的食物狼吞虎咽,吃白饭肚皮后,“大悦”,十分高兴,忙让身边的人“赐帛十匹、绵十斤”给那么施者,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意。

  谁知苻坚的赏赐,被那位平头百姓给婉言拒绝了,说道:

  “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安有子饲其父而求报乎?”

  这位给苻坚饭吃的人还算是一个良民,他在封建礼仪等级观念下,视苻坚为父、视自己为子,用父子关系来比况君臣关系,在礼仪等级的框架内,把苻坚给奚落了一顿,说着,便“弗顾而去”,连招呼不打一声,头也不回,就扬长而去了。

  这也再次体现出了秦地老百姓对苻坚发动的这场与晋朝交战交恶的战争,表示严重不满。

  苻坚对随行的张夫人说:“吾今复何面目治天下乎!”

  说完,竟“潸然流涕”矣,开始为自己的冲动好战所付出的巨大惨痛代价而感到后悔莫及,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但后悔已经晚矣。

  这里发现了一个今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即苻坚在打仗时,不仅带足了绸缎细软,而且连夫人也带上了。现在想来,觉得是好生奇怪,把打仗当成了携带伴侣出来旅游了!估计那些丝绸之类是准备当作作战时奖品用的,现在已无人可赏了,只好赏给“施粥”的平头百姓,而百姓亦视之如粪土矣。

  苻坚自己所带的秦军几乎全军覆没,家当几乎被折腾败光了,惟有慕容垂所属的三万军马还独自保全,苻坚只得以所乘千余骑去投奔之。

  一路上,苻坚又收集离散士卒,比至洛阳,还剩下十余万人马,比出发时的一百多万大军,所剩零头还不到了。

  淝水之战,前秦军队伤亡人数,在一百万人以上。

  十二月,苻坚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巢长安,再也没有了往日那种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一心要“一统天下”的念头和家底了。

  在哭吊自己的弟弟、阳平公苻融后,他又到太庙向祖先请罪自省。接着,又大赦天下,对阵亡死者家属进行安抚慰问。

  从此,前秦国运不振,元气大伤。那些本来就不想臣服的将军们开始陆续起兵造反,内战开始频繁发生。

  不到两年,到了太元十年(385年),苻坚就被他的部下、那位羌人出生的姚苌,在一座佛寺中给活活勒死,时年48岁。他的那位张夫人也随后自杀殉夫。苻坚在他事业如日中天、在他年富力强的生命阶段,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应验了那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

  十年后的公元394年,前秦政权宣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苻坚玩火自焚,终于落得个被历代人们嘲讽的历史跳梁小丑和败寇形象。

  而那位在秦军阵营中呐喊“秦兵败矣”“苻坚败矣”的朱序,在回到东晋后,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官拜龙骧将军、琅邪内史,转扬州豫州五郡军事、豫州刺史,屯洛阳。

  一直到太元十八年(393年),朱序以老病死,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淝水之战,以晋军获胜而结束。

  谢安在得到驿书时,就知道秦兵已败,估计是从驿书的颜色或送信人的神态方面得出了结论。

  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十分淡定,围棋如故。当客人追问时,他才不紧不慢地回答说:“小儿辈遂已破贼。”

  一直到下完这盘棋回到内屋,在过门槛时,就因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把屐齿折断了也没有觉察以。

  他日夜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风流宰相”自有他的福分。

  人们往往记住了谢安的风流潇洒,记住了他在大战前后的两次弈棋举动,还给他冠上许多美名,其实,那是他无计可施的一种掩饰罢了,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亦只能高卧东山、弈棋而已。试想,面对强大的对手大兵压境,他能有什么作为?只有让前线的将士们去放手一搏了。谢安的高明,就在于不插手干预一线将领们的作战,这也是无为而治在战争上的一种体现吧。

  东晋取得淝水之战“以少胜多”的战绩,虽然以谢家军为主体的晋军将士们敢于向强大的敌人亮剑,但又有多少人会注意到、会想起朱序?是朱序在晋国危亡成败的时候,在那个关键时刻、关键地点,发挥出了重要关键作用:先献计献策、后呐喊搅阵。以一人之微力,建千军万马之卓功。

  今天的我们,不妨再听一下那冲破时空的声音,那扭转乾坤的声音,那发人深省的声音吧。(本篇连载完)

  束有春2025年10月7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