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叶丽莉 于洋 肖婧 邱栩函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我市各校纷纷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明确具体目标,拿出详细举措,将大会精神融入办学治校、质量提升、队伍建设全过程,力争以实干实绩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胸怀大局,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核心任务,让每一位靖江学子都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将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依托,把红色文化、乡土资源融入育人全过程,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基。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团委副书记钱燕说,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她将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价值塑造,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

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多样教育的向往,也是推动学校不断迈向更高层次的动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构建高质量办学办校体系,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靖城中学将以“培养儒雅少年”为着力点,把群众评价、社会认可作为办学的首要标准,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为“教育兴市”战略贡献老校力量。靖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侯劲松介绍,在管理模式上,学校将推进“精细化”治理,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勇挑大梁。队伍建设上,加强“专业化”引领,强化制度刚性,深化人文关怀。教育教学上,注重“个性化”培养,关注全体、因材施教,做好分层辅导。后勤服务上,落实“人性化”保障,真心贴近教师、真情关爱学生。

靖江外国语学校城南分校将聚焦课堂深耕,不断丰富“体悟学堂”内涵;强化师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研究。靖江外国语学校城南分校副校长吴亚红说,她将以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己任,和教师们一起打造“体悟学堂”,深入探究“研习思悟”“活动感悟”“创新启悟”等学习方式,不断变革传统育人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受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是每一所乡村学校的目标。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要把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作为教育工作的长期战略。要引导帮助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育学生阳光心态,让他们既有扎实学识,更有健康体格、健全人格。

生祠镇中心小学将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育厚植家国情怀、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学子。生祠镇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赵鹤飞说,学校将深挖“忠孝文化”内涵,打造特色课程,推进跨学科融合、大单元教学,让课堂成为激发创新、培育素养的主阵地。“在科技创新领域,我们通过开设机器人编程、无人机社团,激发学生的探索力与创造力,我也将学习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让课堂更具活力,让学生成长更有质量。”生祠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于天宝说。

西来镇中心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江波介绍,学校将以“躬耕乡土、育见未来”为使命,依托本地农耕文化、红色资源开发实践课程,让乡村孩子在劳动体验中锤炼品格。锻造教师队伍,通过“青蓝结对”“校本研训”赋能教师成长。探索“基础+特长”的培养路径,在“小而美”的校园里实现“精而特”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将把大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精心设计模块化、项目化的体育活动,确保‘教会、勤练、常赛’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西来镇土桥实验学校教科处副主任朱天钰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