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记者肖婧)眼下正值香沙芋集中上市的好时节,马桥镇徐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香沙芋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今年以来,合作社利用太阳能诱虫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让香沙芋品质更优,销量一路走俏。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徐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香沙芋基地时,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分拣新鲜采收的香沙芋。合作社负责人徐建勋告诉记者,今年香沙芋上市后,市场反响很不错,销量持续向好。“这两天每天正常能卖出800斤左右,到了销售高峰期,一天能卖到1300斤。”
在徐建勋看来,香沙芋能赢得市场青睐,关键在于过硬的品质,而这背后离不开基地推行的绿色防控“法宝”。“这个是太阳能诱虫器,白天能自动充电,晚上灯一亮,蛾子就会被吸引进来,有效减少害虫侵扰。”徐建勋指着田间的设备介绍,除了太阳能诱虫器,基地还针对不同害虫采取精准防控措施:早期防治蚜虫用黄板,对付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则使用白色诱虫器。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为基地发放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作为防控的补充手段,从源头上守护香沙芋品质。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成效。据徐建勋介绍,自从采用这些技术后,基地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降幅达到80%至90%。品质提升的同时,产量也有了坚实保障。今年合作社香沙芋亩产达到1200至1500斤,整体效益预计比往年增加15%,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双提升。
徐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实践,是我市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一个缩影。今年,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确定了专门的展示片选点,将马桥镇徐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江苏红芽科技有限公司及周边芋农的554亩香沙芋种植田块纳入其中,集中开展香沙芋病虫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相较于往年,今年展示片面积进一步扩大,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香沙芋病虫发生特点,向种植主体发放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夜蛾诱捕装置、黄板等物资,引导种植户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扩大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控措施的应用范围,助力更多芋农实现绿色生产、提质增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