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东台市朗诵协会与北极星朗诵艺术团专题座谈会暨北极星朗诵艺术团“第四期导读老师专修课”在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29号宁波银行大厦举行。此次活动是在8月30日江苏省文化馆主办的“美的流动”——2025惠民展演系列活动之“声临其境”朗诵会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天,为深入探讨朗诵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而举办。

 

        座谈会特邀江苏广电总台播音指导、资深朗诵艺术家戈弋,南京广电集团主任播音员、北极星朗诵艺术团艺术顾问刘洪宁,江苏省天舟文化传媒表演、台词老师、江苏省朗诵考级主考官、北极星朗诵艺术团艺术顾问宿瑞明,以及东台市朗诵协会会长丁月华等专家和北极星朗诵艺术团团长曹裕萍带领北极星艺术团优秀老师们共同参与。
    


       戈弋老师在座谈会上首先阐述了播音与朗诵的区别,强调朗诵形式应当不拘一格。他从朗诵艺术能够给人带来充实、快乐和健康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朗诵创作的几大重点:从对作品的认知、感受到表达,与听众形成无形的交流并产生共鸣。


       针对现场朗诵爱好者提出的“普通话不标准能否朗诵”的问题,戈弋老师给出了令人振奋的回答:“朗诵应该随情而走,在听众能够听懂的基础上,以生活语言的自如区为朗诵基础。”他特别指出,不必在个别字音是否标准的问题上给自己过多负担,并以臧克家用方言诵读毛主席诗词的韵味魅力为例,说明了语言多样性在朗诵中的艺术价值。
       在朗诵练习方法方面,戈弋老师建议从每天的气息练习开始,通过慢吸慢呼、慢吸快呼、快吸快呼的交替练习,达到“松、通、沉、匀、活”的状态。他强调:“只要能够坚持半月、一月,三月后必能尝到甜头。”
         关于朗诵表演,戈弋老师认为应从自信出发,选材要因人而异,关注三个要点:能理解、有感受、适合自身的生理特点。他特别强调了作品设计的重要性:“要区分节奏,大胆运用停顿和重音,打破标点对朗诵的限制。”并以自己打磨《人民万岁》作品的经历为例,说明艺术创作需要匠心精神。
        最后老师还分享了自己与《秋歌》这个作品三十年的情缘,指出同一个作品能够随着个人阅历和人生经历的积累而变得更为饱满深刻,展现了朗诵艺术与生命体验的深度融合。
        刘洪宁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朗诵的实质是用自己的声音,以我们最亲近的母语来表达我们心中真挚的情怀。”

       宿瑞明老师在座谈会的总结中表示:“一个好的朗诵,一定要抒发你的情感,表达你的思想。”在两位老师的用“一句话”总结中道出了朗诵艺术的本质,也为本次座谈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座谈会由北极星朗诵艺术团主办,与会朗诵爱好者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朗诵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获得了实用的创作方法和表演技巧,曹裕萍团长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这样高质量的艺术交流活动,让“走出去”“引进来”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探索朗诵艺术的无限可能和魅力所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