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贯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全市上下要有挑重担、扛大旗的思想,发挥融入苏南经济圈和接轨上海“桥头堡”的作用,抢抓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社会蝶变跃升,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勇挑大梁,要挺起硬脊梁,确立进位争先的志向。山雄有脊,房固因梁。人称“苏中小江南”的靖江有挑大梁的底气,曾经有过坐上全省县域经济“八仙桌”的辉煌,这些年也在赓续“第一帆”精神中,连续3年勇夺“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牢牢站稳全省第一方阵,我们有十足的信心、不服输的劲头挺膺担当。区位优越的靖江有挑大梁的底子,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资源禀赋独特,全国最大民营造船基地、国家微特电机及控制产业基地等系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叠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多做新贡献。

勇挑大梁,要撑起铁肩膀,做大经济总量的盘子。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铁肩膀才能担起千斤重。发展要有高于平均的增速,面对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现实,靖江必须要有“狭路相逢”的勇气,在改革创新上先人一步,在产业升级上快人一拍,以结构向优的确定性增长,跑出发展加速度。发展要有壮大底盘的增量,扎实推进项目招引建设攻坚,加快“456”产业链群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更大“块头”,推动靖江在泰州和全省经济份额中比重提升、位次前移、贡献加大。

勇挑大梁,要练就真本领,提升经济运行的质态。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要齐心协力建设产创之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靖江产业未来化、未来产业靖江化,以沿链而进提升产业“含金量”,以抢占赛道提升竞争“含新量”,以动能转化提升发展“含绿量”。要坚定不移打造枢纽之城,推动“东西开放、跨江融合”,加快建设跨江型枢纽和港口型枢纽,驰而不懈促进“双向融入”,以枢纽经济欣欣向荣的一路繁花,擦亮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成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