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魂高端清洁能源装备项目即将投产
中粮面业小麦加工项目加快建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高雨婷 朱其)规上工业开票759.8亿元,增幅8.5%;工业用电19.2亿千瓦时,增幅8.3%,两项指标均列泰州第一。规上工业产值增幅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7.4%,位居泰州前列……近日出炉的靖江上半年工业经济“成绩单”振奋人心。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着力构建“456”链群体系,加速集聚发展动能,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重点产业筑牢经济韧性底盘
当前,我市一批重点企业正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创新力度,以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积极开拓市场,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为经济大盘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时代造船、扬子江船业等造船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成功建造30万吨级VLCC(超大型油轮)、11.4万吨LR2型油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清洁能源船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比分别提升至55%、70%。多凯动力交付首台Everllence(埃维能)船用主机,让世界船舶用上“靖江心”,成为全国第四家、省内首家生产埃维能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企业,手持订单已超过80台,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一季度。
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传统产业提质焕新,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中力叉车加大技改和研发力度,发力智能搬运新赛道,平均每8分钟下线一台电动叉车。上半年完成7000多辆叉车生产,远销欧美多个国家,预计全年产值超15亿元。旭顺东明深耕平台化中控锁、车联网多媒体系统研发制造,与北汽、比亚迪、奇瑞、吉利等车企达成长期合作,1~6月份,订单同比增长近20%。
上半年,全市经济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重点产业规上开票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金属材料产业规上开票分别增长10.5%、10.4%、4.6%、15.8%。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规上开票分别增长9.5%、7.9%。
重大项目挺起发展“硬脊梁”
重大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经济增长的“生命线”。上半年,我市聚焦“456”产业链群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高效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一批重大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投产。
总投资35亿元的永盛光电MiniLED显示背光源、屏体及铝镁合金压铸件产业化项目是我市加快打造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的重要布局。目前,一期项目主厂房即将封顶,正在进行墙体砌筑,二期项目正在进行桩基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持续巩固企业MiniLED背光源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位置,还可以依托新建设的国内首条镁合金精密压铸示范产线,竞逐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
新恒和半导体装备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聚焦高端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研发与智造,将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靖江。恒艾健康50亿粒软糖生产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进入试生产阶段,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营养保健品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迈能国际能源、环境与健康产业智能化工厂项目已部分投产,致力于实现工厂信息化、设备生产自动化、物流仓储智能化,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洲、澳洲等市场的高端客户。
当前,新时代新能源船舶智造、扬子泓远清洁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5个省重大产业项目,骥鑫航空装备、卓然石化专用装备等72个5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全市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开工、新竣工5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21个、11个。
数智变革激活澎湃新动能
向“新”而动,逐“智”前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抱“智造”新浪潮,用数智变革激活发展新动能。
作为泰州地区唯一的长流程钢铁冶炼企业,长强钢铁引进全球先进的连轧无缝钢管生产工艺,打造国内首条小口径无缝钢管5G+智能制造示范线,实现了从原料锯切到成品入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项目达产以来已生产高精度工程机械管、高压油井管等特种钢管近10万吨,显著提升了企业在特种钢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6月,企业又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管材智造系列项目,持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我市深入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设备更新、工艺革新、数字转型和管理升级,打造一批示范标杆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新时代造船、艾兰得营养品、先锋精密等34家企业入选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