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小吉,原名吉广海,笔名虫儿,70后,广西北流市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广西作家协会理事、玉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流市作家协会主席、《北流文艺》执行主编、漆诗歌沙龙核心成员、玉林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卓越写作校外导师。在《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星星》《扬子江诗刊》《天涯》《延河》《青春》《广西文学》《草原》等各级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有《声音》《漆五人诗选》等诗集五部(含合著),有作品被选刊选载和收入近百种选本。
1.雨,在窗外豪横地下着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觉到突然
这源于它的猛烈、狂暴
暗下来的天空被一根又一根鞭子抽打
那愤怒的炸裂般的巨响
一声声震动在耳边
空气里的凉,急剧变成了冷
在这样的时刻,通往村小学的路上
冒出了许多飘摇的身影
闪电有时把他们推到强烈的光亮中
又蓦地裹进黑暗里
他们怀抱衣物
穿过雨柱的缝隙把雨衣裹得更紧
像四十多年前,又像是现在
送到教室的衣服里
有一件不屈服于天气的粗布上衣
属于我,带着父母的体温
至今没有消散:那是一个时代的温度
凝聚在血液和永恒的时空里
今天,从村子呼啸而过的
一趟趟高速列车,也无法将它带走
2.风中的树叶
吹过市场的每一阵风都不相同
但都以各不相同的方式
问候街边路树的每一片叶子
它们在枝头上享受阳光
也承受雨雪和夜的黑
此刻,它们一阵一阵抖动着
有些想要反转过去
让你看看叶背的暗影
它们,努力去讲述
一个简单的道理
但匆匆走来的人们
又匆匆离去
没有人会去聆听
一片树叶的颤动
几个推着流动摊车的人
有着从树上掉落的几片叶子
相同的命运:
被路树遗弃,正在风中飘摇不定
3.没有任何一阵风,顾及风以外的事物
雨还挂在西边的天空上
只有一阵一阵大风
在猛烈地刮
看起来坚贞不屈的路树
此刻猛烈摇摆
路边的垃圾桶被掀翻
红的、黄的、黑的、白的塑料袋
漫天飞舞
站在22楼顶边上的那个人
露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高楼下的街头上
被风追赶着的人们行色匆匆
风还在一阵一阵地刮
没有任何一阵风
顾及风以外的事物
4.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
像每天的早晨一样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
与往常不同
昏暗的房间忽然被一根刺深入
它脆弱、易折
它随时会被拔掉
我在昏暗的房间里
早已习惯成为昏暗的一部分
但我真的发现了阳光的不同
它并不如剑
它在我身体里有多灿烂
阴影就有多昏暗
今天,面对一束光
昏暗身体有被刺的疼痛感……
5.盔甲
受伤的心,以及整个身体
被紧紧包裹着
街道上,来来去去的每一个人
互相之间谁也无法看见谁
那些硬梆梆的影子
有时互相碰撞,有时互相重叠
发出金属般沉重的声音
给人的感觉那么真实
只有灯光那么迷茫,那么虚幻
黑夜,怎么也硬梆梆的
它是白昼穿上了盔甲
还是时光抛弃了柔情和温软?
6.都在烟雨迷蒙里
窗外,是一个杂草和杂树丛生的山坡
草和树都在烟雨迷蒙里
迷失自我
无法一一辨清真相
一堵抄袭的长城
硬生生地把它们分开
也把我和他们分开
和,世界分开
阳台上,水声阵阵
覆盖着苍白的日常
水声,完全是人造出来的
7.告别之诗
应该还是凌晨,星星还在月色里
注视着苍生。这静悄悄的爱,
抚摸着一颗被荒诞蹂躏了无数遍的心灵
阳台上的绿植,懂得和理解铁链
链接吊篮的放大了数倍的影子
此刻,也和我无法入睡的身体紧紧链接
有几只花蕾,借着微光蠢蠢欲动
它们拼命从绿叶丛中探出头来
与我争抢立春后的第一颗晨露
8.黑夜
我来到这个世界,绝不主持正义
但从白天里夺回夜晚
我只是要小鸟归巢,路人归宿
让青竹的嫩笋养精蓄锐
让果实挂在秋天的枝头
让霜雪,回到冬天
我不害怕他们把我推到光明的另一面
不妥协,不争辩
用身体去打造一座肃穆宁静的宫殿
9.墓
——看电影《将来的事》
影片是从一座坟墓开始的
它面朝大海
肯定见惯了潮起潮落
见惯了生活的琐碎和紧张
那些各不相同的观念、信仰
相互碰撞,让不同的人
烦躁、不安,始终在奔跑
连同那只叫潘朵拉的猫
只有那座墓
安静、平和
一直等候在那里
10.读《月亮以各种方式升起》
《月亮以各种方式升起》
傅元峰的诗集
杨键读出高冷
第62页,我读出
另一种冷,藏匿着痛
即使“吉小吉”出现
也只是增加需要整理的一样事物
没办法阻止悲痛的继续
第80页,心和景物相融
文字用于怀念
在第6、第7、第8行
我认出自己当年
无法抑制的眼泪
11.你看……
你看,野鹿在惊恐中狂奔
蛇,吐着信子在打探什么
你看,龙在飞,凤在舞
七彩灯下美女婀娜多姿
运动会上盛况空前
但我注意到了那些细枝末节
比如尖利的针
比如乱麻般的线
总是扎着心窝,缠着生活
12.2021年1月5日
心灵深处寒风呼啸
每一根神经都在极度的战栗中变得僵直
流水驻足,思索停滞
辽阔河山被地图上一个小圆点击中
涌向街头的黑暗燃出微微亮光
13.冬至
阳光,照进客厅
照在我新冠第四天的身体
怀念是必然的
那双无数次抚摸过我额头的手
疼痛,拉扯到今天
已经第十七个冬至了
依然无法拉扯出我的肉身
它在我的灵魂里
让我常常愧疚难安
让我感到冷
这个世界上
再也没有那双粗糙的手
为我拨弄出阳光的手
14.北流河
从云开大山余脉里流出来
一直向北流
向北
流
流向藤县
流向20220321空难的那个地方
其实,这样的一条河流
只不过是一根绳
一头,是132个同胞的命运
另一头,紧紧牵着的
是我身体里的心
是我身体里的肝
是我身体里的肺
它们,似乎就要被这根绳
勒出我脆弱的躯体了
我的疼痛
我知道,你感同身受……
15.归来
(1)
学校坡
年例烧烟花火盒抢花炮的地方
日常唱采茶戏的地方
节日放电影的地方
银幕总是在两棵高高的马尾松中间拉起
银幕两面,总是坐满人
(2)
一个泥土墩子在旁边
成了初中集会的主席台
成了学生早操的领操台
成了晚会演出的戏台
成了我参演《武大郎开店》的排练场
(3)
《武大郎开店》
是一出粤语话剧
是我至今
唯一演过的一场戏
(4)
今天归来
泥土墩子消失了
学校坡如今变成了马路和楼房
而我演过的那一场戏
我竟然已想不起半句台词
《北斗诗苑》编辑部
顾 问
陈广德: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在1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随笔集12部。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200余次诗歌大赛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最佳编剧奖。
路 东:诗人,作家,独立学者。1979年开始写诗,著有诗集《睡眠花》《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等,现居南京。
张宗刚: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江苏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江海诗人》主编。主要从事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的研究与批评。
海 马:本名王勇。诗人,散文家,评论家。1966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诗歌、散文、评论等各类著作8本,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主任编辑。上海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研究员、访问学者。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文艺家》杂志副总编辑、艺术总监。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艺术评论等20多部著作。
总 编
高 翔:笔名野村、高瞻远,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1982年发起创办南京大学“南园诗社“并任社长。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新华日报社、扬子晚报社、华人时刊杂志社、新华社江苏分社等新闻机构任职。1986年,作为核心策划人、发起人,创建了名闻遐迩的“诗人角”。著有个人诗歌专集《空地》,作品入选多部诗歌选集。
主 编
雷 默:出生于江苏海安,现居南京。20世纪90年初提出“新禅诗”,并进行写作实践。著有《新禅诗:东壁打西壁》《雷默新禅诗精选》,作品在国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刊发,并收入多种重要选本。“悟空证实,由实及空”是其诗学核心,倡导汉语诗歌写作“化古、化今、化欧美”。
责 编:陈 娴
美 编:孙静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