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从正科到副处是一个大坎,在没有绝对实力可以左右自身前途的前提下,有机会上个台阶千万别挑位子,否则大概率会后悔。
说个身边的例子。
前单位是市委某核心部门。大概六年前,单位要推一个副处级干部到下属事业单位任职,领导找两个意向科长谈话,其中一个科长二话没说同意了,另外一个嫌去向是事业单位委婉拒绝了领导。其实,领导原本更有意推后者,见其不情愿便把机会给了前面的科长。事后,后者在与同事朋友聊天时多次揶揄另外一位科长,说他傻,放着公务员不当去事业单位,还不如自己熬两年去个好单位。不少同事附和道,似乎也认同他的看法。
前者提拔后,在事业单位任职一年半左右,刚好机关有副职空缺,领导将其调入机关转任副职,变成了竞争对手的直接领导,啪啪打脸该科长。更让他郁闷的是,前者在转岗单位副职后,不到一年又碰到换届踩到了年龄点,被提拔为正处级领导职务,外放其他局当局长,后又转岗县长,如今已经本地某县的县委书记,仕途为人看好。而该科长至今仍在科长岗位打转。六年时间,因为提前迈上台阶,两人已经拉出了几个档次的差距。由此可见提前进位的作用。
体制内基层单位的晋升,有两个“坎”是公认最难跨越的:一是科员到副科,二是从正科到副处。只要跨过这两个坎,从副科到正科或者从副处到正处,是大概率的事。因此,但凡有机会从正科提副处,一般人都不会拒绝。迈上这个台阶,年龄偏大的坐享领导待遇,到退休前还有机会更进一步,解决职级待遇;年龄有优势的,有更多机会走上更高层面的领导职务。总之是有利无害的好事,为什么要犹豫?
诚然,实职正科有一定权力,看起来更有价值。然而再有权,正科实职说到底还是执行层,是干活的,反过来副处闲职再不济也是中层正科实职的领导,政治地位和权力天然压制,更遑论以后还有机会转任更重要的岗位,甚至更进一步成为主要领导,执掌一方或者一个单位。
体制内提拔,年龄是个宝,一步快步步快。有机会更进一步,不要挑三拣四,先上了台阶再说。所谓的闲职都是暂时的,有能力有资源,从闲到忙、从弱到强、从轻到重都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也是干部交流的常态。何必纠结于一时的名位、权力?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我是基层干部”(ID:gwy51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