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汉疫情以来,西安是所有城市中严密封控的开端,半年多以前,它被紧急按下暂停键,由于疫情突发,很多人都慌了神,就连政府也在一时之间束手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面临上级乃至整个社会的强烈问责。

  这之后,很多有严重疫情的城市都被“有形的大手”所控制,政府不断加大管控力度,城市面临摇摆。

  面对汹涌的疫情,大政府的体制惯性再次被激发、彰显而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在这种制度文明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张力中摇摆不定。

  封城考验着每一个人的精神意志,同时也在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以及社会运行机制。

  但是,很少有人能注意道,城市严密管控的逻辑其实在历史上早已有其身影,这一强有力管控措施的思维观念,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

  ▌集体秩序VS个体自由:秦制的利弊

  管控思维尽管是当下疫情反复的结果,但它背后却体现着中国由来已久的秦制传统,秦制对中国的影响是深刻的,这种影响有利也有弊。

  关于这种制度的利弊之争,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作周秦之争,或称封建与郡县之争等。

  这种争论已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历史的一个主题。

  历朝历代或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抑或迫于不同的时势,实施过不同形式的周制,但秦制则一直作为帝国政权的最主要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治理实践当中。

  反对周制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最早由李斯提出,他从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交战形式出发,论述了封建制度下,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攻伐,以至于“天下共苦”,所以应废封建而“求其宁息”。

  而秦亡后,汉立,刘邦有恢复周制之心,张良得知,遂进谏云“故旧坟墓,与谁取天下乎?”张良其意也在反封建,而“谁与取天下”之言较之“暴秦”的“求天下宁息”之意,其中意味颇深长。

  后世论秦制之优于周制,首推柳宗元。面对安史之乱和中唐以后的藩镇割据局势,柳宗元内心无比忧虑,他从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入手,提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样振聋发聩的观点。

  然而,周制的支持者自然也提出了相当的论述,用以反驳郡县制的支持者们。汉代的贾谊就认为,正是由于秦变革了封建制,进而扰乱了周代以来关于“位”的政制安排,天下才会“动”。

  近代谭嗣同对秦制则极尽尖锐批评之意: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本质来看,周秦之争背后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冲突,但更为隐蔽的则是集体秩序与个人自由的权力冲突。这种矛盾冲突存在着一种难以调和的张力,成为古代中国制度安排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在秦制之下,表面来看,中国王朝更迭不断,但实际上,这一制度结构却又异常稳固。正如社会学家赵鼎新所描述的那样:

  世界史上其它诸帝国一旦灭隳则不复重兴,唯有帝制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帝国建立迨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其间虽历经数番朝代兴衰隆替,但一个相似的帝国政体却得以延运续祚、绵久不绝。

  ▌一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大问题”

  秦晖说,所谓的秦制有效说穿了就是君子斗不过小人,文明人斗不过野蛮人,选择手段的人斗不过那些不择手段的人。

  周秦之变,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本位到大共同体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

  ◎大共同体是一种效率第一的强人政治。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愈演愈烈,在战争的推动下,富国强兵的逻辑压倒了一切,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只有野蛮才能战胜文明。国家越来越少,杀人越来越多。只有效率最高、道德水准最低的国家能够幸存。

  因此,封建制、贵族制和礼制等一切“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东西,都逐渐让位给效率至上的郡县制、科层制和中央集权。

  ◎大共同体强大但又会周期性的崩溃。

  秦一举扫清六合,席卷天下的气势,宛若摧枯拉朽,是何等的不可一世。而秦转眼土崩瓦解,迅速败亡,宛若枯枝败叶被狂风席卷,又是何等的惨痛悲凉。

  中国历史亡秦不弃秦制,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承平之时,“秦制”效率极高,往往威服天下。

  而衰落之时又会造成空前的浩劫,据学者测算,每次“改朝换代”人口通常都要减少一半以上,甚至60%以上。

  秦制的方式虽千变万化,宗旨只有一条:服服帖帖做大一统下的臣民。在秦制下,全社会只能有一个声音,这是统治者的声音;只有一个旋律,这就是统治者的主旋律。

  有两个脑筋不需要转弯却无人意识到的问题:

  问题一:秦始皇死了,大秦被推翻了,大秦人民并没有获得幸福。

  问题二:秦始皇死了,大秦被推翻了,大秦人民并没有获得幸福,但也要庆贺秦始皇死得好。

  正如两个问题一样,从古至今很少有人认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秦制——立足于天下一家的大一统和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才是导致两千多年苦难历史的最重要的原因。

  假使这样的观念没有革新,即使两千多年过去,秦帝国其实仍会活在我们心中。

  文:先知书店,编:荞麦,文章来源:曹教授(ID:cxhjiaoshou)。本文参考资料来源:明白知识er《历史是偶然的,西安是永恒的》 ,微信公众号:知鸦通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