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寒意笼罩大地,但是泰州各地不少农业产业基地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冬闲”时光,一派忙碌景象,特色果蔬轮茬上市,“冬忙”正在成为种植户的新常态。

走进姜堰区张甸镇张前村农业园,一座座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据介绍,该农业园是姜堰区最大的叶菜种植基地,占地420亩,其中螃蟹养殖基地1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320亩。

姜堰区张甸镇张前村农业园负责人陈华健介绍:“主要种植菠菜、上海青、矮脚菜、茼蒿等绿叶蔬菜,目前我们每天蔬菜上市量达到4000到5000斤,主要销往泰州、姜堰跟扬州。”

种植过程中,张前村农业园大量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手段,降低了农药残留,优良的蔬菜品质受到了市场青睐。今年,农业园还与苏南地区的盒马鲜生签下了三年供货合同,稳定了销售渠道,整个园区大棚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陈华健说:“整个高峰期达到四五十个人在这儿上班,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周边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6万到18万元。”

泰兴市张桥镇吴榨村红颜果场部分头茬草莓已经“抢鲜”上市,这些天已经有市民前来采摘尝鲜。

市民端非凡说:“品质也挺好的,个头也确实挺大的,整体相对来说都还可以。”

进入冬季,露天蔬菜产量大幅下降,但泰兴市分界镇由于实施了“轮茬套种”,黑塌菜上市正当时。在七贤绿花菜专业合作社,务工村民正在加快菜叶菜梗的清洗、精选、打包。

分界镇采用“小块连片”生产模式,引导农户利用自有土地、自有肥料在同一时期种植合作社选定的同一品种,生产过程中利用早晚时间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不影响农民种植大田或外出务工。

泰兴市分界镇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张馨说:“农户也自发扩大种植面积,利用家前屋后、十边隙地等地块进行蔬菜、旱谷作物等轮茬套种种植,不少农民从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很强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自发地参与。”

为有效利用“冬闲田”土地资源,泰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目标,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既能让闲田“绿色过冬”,又能给村民增加收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