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七年刊印之江浦县志《江浦埤乘》有两位编纂人,其一为夏锡宝先生。由于诸种原因,人们对夏先生所知甚少,兹搜罗有关史料,整理其人生轨迹如下。本文虽坚持言必有据,然尚属简陋,故曰小传。

  夏锡宝(1831—1893),字丙亭,一字书贤,晚以居所毗邻浦口四泉河,故号四泉翁,学者称四泉先生。其先世于明朝永乐初从军北征,积功而官至江南都指挥使,遂家于浦口,世为江浦县人。祖昕。父朝柱,为国子监生,有著述。

  丙亭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卒于光绪十九年(1893)九月,享年六十三岁。十七岁考为县试第一,补县学生;二十岁补廪膳生。

  丙亭在县学食堂里没吃上几年饱饭,就遭遇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元年(1851)一月,洪秀全纠集两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战乱,建号太平天国。与清廷鏖战至咸丰三年(1853)一月,太平军攻下武昌,震动清廷。当年2月9日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太平军旋派军两支攻占镇江、扬州,以与天京形成犄角之势。清政府军迅疾赶来堵截。钦差大臣向荣率万余人在天京城东(镇江)建立江南大营,阻扼太平军东出苏、常;钦差大臣琦善率万余人在扬州外围建立江北大营,遏止太平军北上中原,同时拟南北配合,伺机夺占天京。

  战乱期间,丙亭投笔从戎,先后参与驻江北清军都统德兴阿、将军都兴阿、淮军统领吴长庆幕僚工作,断断续续,横跨其人生青壮年时期,直至1880年吴长庆所率淮军调离浦口城。

  德兴阿(?—1867),满洲正黄旗人。1852年随琦善南下镇压太平军,1856年江北大营(司令部在扬州)被太平军攻破,德兴阿代替托明阿任钦差大臣,加都统衔,率军再建江北大营(司令部在浦口),曾驻扎浦口城万峰门(西门)外,1858年被太平军陈玉成在浦口等地击败,次年被免职召还京。德帅后授副都统衔,死于军营。

  都兴阿(1818—1875),满洲正白旗人,咸丰、同治年间,率军镇压太平军、捻军,转战直隶、湖北、江苏、安徽各省。咸丰十年(1860)八月,督办江北军务,时为江宁将军,隶属江南大营。同治三年(1864),改任西安将军兼陕甘总督,离开江浦。

  吴长庆(1829—1884),安徽庐江县人。父吴廷香,由优贡就选教职。太平军转战安徽之时,吴廷香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战死于庐江,清廷谕旨赐恤,赏云骑尉世职。次年,其子长庆袭职,安徽巡抚福济委其统领舒城、庐江团练。吴长庆痛父殉难,誓与太平军为敌,不共戴天。同治十一年(1872),调驻江浦,不久移屯江阴。吴长庆驻防江宁府期间,疏浚浦口朱家山河。光绪六年(1880)年底帮办山东军务,率所部屯驻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因镇守地方之功,以及疏浚朱家山河而缓解滁河洪涝之患之恩,时人为修建吴武壮公生祠,祠堂大门至今仍保存在浦口左所大街。

  据如上三段史料,夏锡宝应该是在1853年南京被太平军占领这一年(或晚几年)进入德兴阿幕府。战事频仍,德帅府中当然需要大量的当地人,尤其是知识青年加入军事,而参军当然也是一介书生于纷飞战火之下效力国家、保全生命之最佳途径。至1858年德兴阿被太平军陈玉成击败,调回北京。暂无从考证夏锡宝有没有跟随德帅赴京。大约仅隔一年,至迟在1860年,夏锡宝加入都兴阿幕僚,任职期间,为将军都兴阿创制《行军炮队八阵图》,显然是多年的战争历练,培养了夏锡宝的军事谋划的能力,以及阔达的胸怀,后屡立战功而不肯受赏。

  都兴阿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调往大西北驻防,夏锡宝一定没有跟随。因为就在这一年秋天,他参加了江南省甲子科乡试,并考中为副榜贡生。秋闱里仅中副榜者没资格参加次年春天的会试,但可做太学生,入国子监肄业。暂无从考证夏氏是当年还是稍晚一些,经千难万险,赶赴京城国子监读书,其间夏氏凭其文章与人品为吴县冯桂芬、临川李季莹、乌程周缦云、瑞安孙渠田诸先生所激赏。

  因缺少史料,暂无法得知从国子监肄业后,官府对夏氏做了怎样的安排,夏氏对自己的职业做过怎样的谋划,惟知道至同治十一年(1872),淮军主帅之一吴长庆率军驻扎浦口,夏氏不久即加入其幕府。光绪二年(1876)夏,南通张謇应邀担任吴长庆淮军幕僚(吴长庆为张謇姐夫),正是在这里,张謇得以认识同僚夏锡宝。当时张謇二十多岁,而夏氏已四十六,年纪相差接近一代人,二人却结下了终生的友谊。1880年底,吴长庆被调往山东待命,据张謇自述,从此“由山东而朝鲜而奉天”,而夏氏年已五十,只能留在故乡,与张謇共事四年。

  二人结识后的第二十一年(1876—1896),暨分别后第十七年,张謇应夏氏之子鸿章之托,为写《江浦夏君丙亭墓志铭》,而此时夏氏已去世三年,墓上之木已拱矣!

  夏锡宝先生一生著述颇多,有《南北朝八书二史异同》《群经杂识》《癸戌杂述》《南游诗抄》《邗江诗抄》《鸿雪录》《采芹录》《黄快始末》《汉宋小学斋诗文集》等等,最著名并留传下来影响后世的当然是江浦地方志《浦纂》。这部书后来与江浦石碛镇人侯宗海先生所著《江浦备征录》合编而成《江浦埤乘》。


(《江浦埤乘》封面)

  浦口城夏先生与石碛镇侯先生何时相识,并有何因缘使得各自所著能合编成一书?目前对侯宗海先生的研究资料亦少,据清末陈作霖之长子陈诒绂所著《续金陵通传》,夏侯二先生都曾在左宗棠幕府效力。《续金陵通传·第五册》说:江浦县东乡“朱家山河自明以来五次疏凿未成,湘阴左宗棠总督两江,兴工复开,延锡宝、宗海入局,以备顾问,阅十八月而蒇事,浦、六、滁、来、全五州县永无水潦之患。”而据《江浦埤乘》所载,光绪四年(1878)浦口驻军首领吴长庆经请示获准并指挥部下开展朱家山河疏浚工程,开挖一年多,工程量过半,因为朝鲜方面军事告急,光绪六年(1880),吴长庆被调往山东登州(今蓬莱市)驻扎,工程暂停,光绪八年(1882)新任两江总督左宗棠到任,又组织军队施工十八个月,终于开通朱家山河,时为光绪十年(1884)。从这两段史料可知,左宗棠治河时,夏侯二人同被聘为该项工程顾问,同事一年半时间。大约就在这段时间里,两人合作完成了《江浦埤乘》的合编工作。

  据莫祥芝《江浦埤乘·序》,光绪十年(1884),时任上海知县莫祥芝与夏氏“晤于沪上,亟命儿子棠从之游,因获观《江浦埤乘》四十卷。盖先生曾著有《浦纂》,侯君有《江浦备征录》,至是复裒合两书,以成斯编”。可见,虽然《江浦埤乘》所采录史料截止期为光绪十七年(1891),而夏侯将各自所著合编成书,应该不晚于光绪十年(1884)。此后,二人还需继续合作采录江浦资料,直到光绪十七年(1891),即该书刊印为止。而再过两年,光绪十九年(1893),夏先生就离开了人世。

  然而光绪九年前后,在左宗棠帐下,夏侯二人很可能并非“初见”,而是“重逢”。莫祥芝《江浦埤乘·序》云:

  “同治甲戌(同治十三年,1874年),余宰上元,与甘愚亭明府合修《上江两县志》,访求博雅淹贯之士,熟闻江浦夏君丙亭、侯君杏楼名。时二君同客白下,以浦志久未续修,兵火以后,文献凋残,乃网罗放失,搜访旧闻,商榷考订,笔之简编,以为异日修志之采择,盖七八年矣。”

  可见二人于同治十三年(1874)前或已相识,并同时客居于白下(今南京城北),更于同治七年既已各自或合作开展县志的搜集资料、撰写初稿的工作了。

  当然,仅凭莫祥芝这段话,仍无法确认撰写县志这件事到底是二人不约而同,还是分工合作(夏作《浦纂》,侧重浦口城乡历史;侯作《江浦备征录》,侧重江浦城乡历史,最后合二为一),因史料缺乏,尚有待考证。

  夏侯二人的合作,除了光绪八年在左宗棠帐下共事,合作编写《江浦埤乘》一书,此前此后还曾一道向政府建言献策,为改善民生奔忙,如册报殉难士女,奏请豁免黄快佥运之徭役等。《江浦埤乘》里引用过一篇夏锡宝、侯宗海等人联名上呈的奏章,可彰显二人积极入世的古道热肠。

  夏先生身后有子三:鸿铭,府学生;鸿章,县廪膳生;鸿翥,国子监生。另有女二,孙三,女孙九人。

  其弟锡嘏,字子纯,与兄锡宝自为师友,据顾云《<浦纂>原序》,编著《浦纂》十数年里,“而子纯与搜辑尤勤”。

  2021年7月24日

①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清后期政论家。其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同时又被改良派奉为先导。

②李季莹:即李联琇(1820—1878),字季莹,一字小湖,江西临川人。清朝官员,学者。同治年间主讲钟山、惜阴两书院,有《好云楼集》等。

③周缦云:即周学濬(1810—1858),字深甫,号缦云,浙江乌程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二十六年任广西学政,咸丰元年(1851)署国子监司业。次年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同治初入曾国藩幕。纂成《湖州府志》。

④孙渠田:即孙锵鸣(1817—1901)浙江瑞安人,字韶甫,号渠田。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累迁至侍读学士。年末五十即罢归,主讲金陵、龙门等书院。有《止庵遗书》。

⑤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年(1876)夏,应邀为吴长庆淮军幕僚,参与机密,直至光绪十年(1884)吴氏去世。

⑥甘愚亭:即甘绍盘,字愚亭,桐城人,时任江宁县令。明府:唐朝以后对县令的尊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