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天,我前前后后总共花了三天时间,把朱家山河走了一遍。我看见滁河两岸的融融春光,长江边上去年秋天的芦苇犹在摇曳……大自然的美丽,历史的温情,让人感动。这一段魂牵梦绕的旅行,在某一个黄昏时候终于结束。我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是朱家山河长江入口处的芦苇,和芦苇后面的夕阳。
(自拍照片:朱家山河之长江口的芦苇)
有人说,一条人工河而已,你有必要一看再看、一写再写吗?说这话的人不知道一条河对古人的意味。
一条河,在古人的生活中,就是一条高速公路啊。请想象一下,古人的公路是什么样子的?庄子打过一个比方,叫“涸辙之鲋”,车辙里能养鱼,可见古人的路,管你是什么官道、驿路,大体上一定是崎岖不平、坎坷颠簸的。我见过清末天津城的老照片。紧挨着城门口,就是一段陡坡,通往城外的路一个大坑接着一个大坑,这样的路上,古代的车马是如何行走的呢?你更难以想象赶上下雨的时候,这样的路是如何的泥泞如沼泽!清朝时候的驻华德国公使写过一段话,大意是:
北京城外的路简直就无法通行,晴天,灰尘满天;雨后,泥水过膝。短短的数百里路,常常要走好几天才能走完。而乡下,简直就无路可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书同文,车同轨”。我理解“车同轨”的必要性,主要还是在于路上的车辙实在太深,不同轨(车轮间距)的话,诸侯国的车辆则无法使用同一条公路。
(网络照片:清末的马路)
而水路多好!平滑,闪亮,四通八达,大小船只,沿着水路,可自如地南来北往。不要说郑和的宝船,就是鲁迅故乡的乌篷船,如果你是一个诗人,如果你的心性里有足够的修养,也包管你一路吟诗、一路喝酒,悠悠然地抵达目的地的。黄河、淮河在北方,长江、新安江在南方,从西流到东,横贯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方,还有沟通几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以及这些主河道相接的蛛网似的支流,可以把旅客送到几乎任何重要的城市与村镇。可以说,如果没有水上交通,中国古代的政权简直就无法立足和生存。漕运管理,在中国古代,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军事、民政、税赋的重大课题。所以在古代,人民必傍河而居,城邑必依水而修,凡大小河流交叉处,必是人烟阜盛、商业发达的地方。
当然,水路到了到了险恶的地段,比如长江三峡,比如长江之和州、乌江、江浦一段,水名横江,李白为此地写过《横江词》六首,其一说“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棺阁”,水路到了黄河神发脾气的时候,也是有惊有险的。
隋炀帝杨广最大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修浚了一条从杭州通北京的“京杭大运河”。说这条大运河就是今天的“京广铁路”,你觉得有任何夸张和溢美吗?一条十几公里长的朱家山河且修了四百年才修通,而一条一千七百多公里长的“大运河”,只几年就修通了,因此,我始终认为隋炀帝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
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其一》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先生的最后两句是说:隋炀帝要不是大运河修通之后太过于喜欢乘坐如宫殿般的龙船,沿运河下江南吃喝玩乐的话,此人功勋就算是跟治水的大禹相比也并不逊色。诗人对隋炀帝评价多高!
一条河还是沿河人民的“生命之源”。灌溉用水,生活用水,甚至饮用水,在古代都是就近汲取河水的。“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不但是一种诗意,更是古人生活的写照。是的,如果可以就近取一条河的河水,我相信古人不会傻到在自家院子里挖井的。地气啊,龙脉啊,不用说,古人对土地从来就怀揣着种种的迷信,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费尽气力朝着地下拼命地挖掘,在太岁头上动土的。
何况一条河还是排涝抗旱的通道,是鱼米之乡的前提,是远行与还乡的道路……
一条条河流,一片片池塘,在和平的年代里,岸边蒹葭苍苍,四季芦花摇曳,水里有鱼儿游动,有鳖蟹潜藏,还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我小的时候,替母亲跑腿去酱油店买黄豆酱,捧着一个荷叶包回来,一路上的酱香和荷叶的香气,至今记忆犹新。有时候替父亲跑腿买桂花鸭,鸭老板也是取一大片荷叶,把斩好的鸭块和淋上去的鸭卤一起用荷叶包好递给你。呵呵,到家后,鸭肉连同卤子被倒入瓷碗后,我常常把荷叶捧在手上小心地舔一遍,那才叫“齿颊留香”呢!
河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利益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但人们是如何回报它的呢?
黄河,早已是一条高悬在人们头上数十米的“悬河”;长江,浊浪滚滚,湘江下游附近居民的患癌症的概率,据报道,远远高于其上游流域……我们还有一条没被人弄脏的河流吗?
我曾在朱家山长江闸口附近看见地方水利部门的一方标牌,上面标明:朱家山河,水质为“四类”,即工业用水。
国内根据水质,把能被人使用的水分为五类:
一类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二类水: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三类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四类水: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水: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此外,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从东门镇到长江口那一段,我去看的时候,很难说不是“超五类”的水质。
(朱家山河长江口)
朱家山河尚留有一些生机的有三处,一处是滁河入口处,一处是长江入口处,三就是朱家山脊一段了。而水泥化这条河的步伐正日日推进。你去看看就知道,凡水泥化的,必然两岸寸草不生,河道中间一片死水。这还是古时候、小时候,周边居民心目中的河流吗?如果河口处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如果河道中不见鱼虾游泳于水草之间,那不就是一条死河吗?
工业污染,生活垃圾,都会弄死一条河。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把河道简单地“钢筋水泥化”,是不是也需要水利部门从长计议?水泥化之后的河,也许一百年都不会溃堤,一百年不会淤塞(很难说),但它已经死了,它成为一条排灌渠,而不再是一条有温情、有生命的河了!不堪设想,等哪一天我们特别有钱了,把长江、黄河、淮河、岷江……甚至把大海也“水泥化”了,到那一天,我们的地球上也许还有“水”,但再不会有江、河、湖、海了!
其实,我们应该有很多的方法,让一条河保持生机,而又让河堤坚如磐石。只要我们治河的时候不再简单粗暴,急功近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罔顾子孙后代的利益……
那个嘲笑庸医的笑话是怎么说的?说,一个受箭伤的病人来求医,庸医一把就伸手来拔,病人央求“手下留情,你这不是谋财害命吗?”
庸医说:“我治的是你的箭伤,哪管你死活呢!”
人有脾气,河流也有脾气啊。尊重一条河,爱惜一条有历史深度的河吧。
请沿河的工厂、作坊,不要再把废水直接倾倒于河道中;请河岸的居民不要再把河道当作垃圾场;请水务部门赶紧把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建起来;请水利专家们不要把河道简单粗暴地加以“水泥化”……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请诸位手下留情。不要真的像公益广告辞说的那样,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这个世界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2018年12月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