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方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各种政绩冲动的刺激下,形式化的乡村振兴悄然而起,产生了一些“样板化”现象,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人为城镇化运动中的“农村社区”样板化。二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美丽乡村”样板化。
乡村振兴中的“美丽乡村”建设,同样是一个现代化发展后的产物,需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联动互动”:先要保证农民真正融入城市,保证其在城市有稳定的就业、收入、住房和社会保障。在此基础上,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农村土地高效流转,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支撑留在农村的职业农民安居乐业。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二、乡村振兴“样板化”发展成本沉重,隐患重重
三、“样板化”的乡村振兴之路走不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