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赶上了一个新时代,只要努力奋斗,不管面临多少困难和考验,未来一定更加美好!”11月22日举办的“吾论如何”成长讲坛方祖岐将军见面会暨“身边的榜样”专题分享会活动中,方祖岐将军激励青年一代勇敢挑战自我,迎战一切“不可能”。
方祖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著名诗人、书画家,曾作为机要译电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也曾坐镇指挥九江抗洪抢险。戎马生涯画上圆满句号之后,他又用饱含家国情怀的笔墨,书写了第二次人生传奇。活动现场,方祖岐从“乡愁”“信念”“责任”与“追求”四个方面,与观众分享他对家国情怀的践行和诠释。
访谈伊始,几张靖江老宅的照片勾起了方祖岐对父亲的追忆。动荡年代,失去工作的父亲宁可四处借债供家里十几口人吃饭,也不愿意替汪伪政府做事换取收入,父亲“不食周粟”的家风故事对方祖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也时刻提醒自己和后辈们,有国才有家,家国情怀就是忠于党、忠于国家,一定要谨记“为官不贪、做事敬业”。
17岁那年,方祖岐踏上了抗美援朝战场,担任装甲兵指挥所的机要译电员。当翻译出了电报中关于胜利的消息时,他和战友们相拥欢呼;当翻译出战友们英勇就义的事迹时,他掩面痛哭。方祖岐以第一视角向观众讲述了出现在他电报中的邱少云、孙占元、黄继光等战斗英雄的感人故事。“战士们明知道面临着牺牲,仍然前赴后继主动请缨加入‘突击排’‘尖刀连’,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方祖岐的动情讲述将大家的思绪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赤日烤,狂浪袭,黎庶急,军心热。聚群情众志,壮心如铁。”这是方祖岐所作诗词《满江红·九江狂澜》中词句,展现了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中,数万官兵和群众昼夜奋战,堵住决口的壮烈场景。方祖岐回忆起抗洪一线军民齐心、众志成城的生动往事,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让他铭刻于心。《满江红·九江狂澜》是方祖岐诸多诗词作品中的一篇,他说自己50岁练书法、70岁学画画、80岁写散文,诗词伴随一生,迎战了一个个新的“不可能”。因此,他也鼓励大家挑战自我,挑战“不可能”,只要把潜能调动出来,也许就能收获想象不到的成果。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当以方祖岐将军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强国之志,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身为新时代团员青年,我们应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作为一名社区年轻干部,我将以追求极致的精神做好每一件小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期萦绕着家国情怀的“吾论如何”成长讲坛也让在场的青年人拥有了从零出发的勇气,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