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位于云南省的地理中心,是滇中城市群的重要成员。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川滇通道”之美誉。

楚雄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170万年前,生活在州内金沙江流域的元谋人就已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掌握了用火技术。距今4000年前,以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为代表,楚雄州境各地已先后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目前,楚雄常住人口239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9.62%,彝绣驰名中外。

楚雄州元谋是云南省重要的蔬菜产地,元谋蔬菜产业成为云南最大的冬早蔬菜主产区之一,产品不仅畅销国内157个大中城市,每年还有3 万多吨洋葱、番茄、菜豆、牛蒡、香葱等,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各国,蔬菜外销量占云南省冬春蔬菜出省外销总量的四分之一。

在今年10月19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上,一位土生土长的元谋菜农武成勇,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他从“自己种菜”,到“教农民种菜”,再到“帮农民卖菜”;从“卖云南”,到“卖全国”,并“出口东南亚”的故事。

武成勇出生在距离元谋县城很远的一个小山村,自小的梦想就是走出小山村,吃上公家饭;后来进入元谋县蔬菜公司工作,也算是得遂心愿。他原以为,自己已经捧上了“铁饭碗”,此生就这样平稳过渡了。
时代要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
没想到,在参加工作12年后,他遭遇企业改制,下岗了——那一年,是2003年10月份;那一年,女儿刚刚4个月。
这猝不及防的“一闷棍”,让他和同时下岗的一批人晕头转向。人还没到中年,他却好像看到了人生的“终点”……彼时,他有过短暂的彷徨无措,但看到襁褓中的女儿,又重新激发起了生活的斗志。

元谋是“天然温室”,是全国有名的“大菜园”,武成勇在蔬菜公司也接触过蔬菜种子,不如就去卖蔬菜种子吧。那一年,他带着媳妇、背着孩子,开起了自己的种子小店—— “金诚蔬菜种子经营部”。
开张那天,是2003年11月22日,距离他下岗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一天,是他开始创业的时间,所以记忆犹新。
他知道,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创业之路起起伏伏,好歹总算是继续和蔬菜、种子打交道,暂时解决了谋生难题。

时间的指针转到2008年。
那一年,元谋洋葱烂市,群众洋葱卖不掉,全部埋进了田地里,村村寨寨弥漫着烂洋葱味儿——那种让人窒息的味道,突然让武成勇警醒了很多:洋葱的滞销和烂市,让他开始思考元谋蔬菜产业的优势、劣势和整体布局。
元谋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一开始种植的就是番茄。他查阅资料,知道番茄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蔬菜种植中、产值最高的作物。于是,他将目光投向番茄,从此与番茄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就在2008年元谋洋葱烂市的时候,他引进了国内外一流的番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同时,又组建了番茄协会和番茄合作社,从“教农民种菜”到“帮农民卖菜”,从“卖云南”,到“卖全国”,还出口到了东南亚;元谋番茄的种植面积年年增长。
到2010年,元谋番茄种植面积已经突破了3万亩。那一年,他组建了“云南金诚种子科技公司”;建设了工厂化育苗厂,每年育苗8000万株,可以种植4万亩。

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元谋番茄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情况下,武成勇的种子却遇到了新问题——合作社做好了种植计划,但是种子经常会“断档”;供应不上,或者供应不及时;而一旦过了季节,也就耽误了农时和农事。
这时候,武成勇才猛然发觉:从2000年以后,国产种子已经逐步退出了市场;到2010年,他们需要的蔬菜种子,已经全部被国外公司垄断了。
彼时,还没有“种子是农业芯片”的说法。但,武成勇知道,中国的蔬菜品种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肯定是有问题的,也是肯定不行的。我们要研发自己的蔬菜品种,不能被国外公司垄断!
那一年,他和团队开始了艰难的蔬菜品种研发之路。

从头起步的工作,从来就不会轻松——到民间收集育种材料,到荷兰、以色列去交换和购买育种材料;一次次地到农科院、农大、农校请教……
在漫长的研发期间,管理和研发团队有过无数次争吵、争论、争辩。武成勇也曾动摇过,甚至有时是绝望——国外的蔬菜品种这么强:产量高、抗病强;我们自己培育的蔬菜品种,到底行不行?
秋风有信,守得昙花开,何尝不是接收一种温暖的幸福。
2018年,武成勇团队的种子研发,终于有了成果——8年时间,研发期间的投资,不仅像是无底洞般吞噬了大量资金,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煎熬。
这一年,他们登记了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新品种——“红凡”。

那一刻,武成勇想起“龙芯之母”黄令仪的那句话——“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那一刻,武成勇的眼角也有泪水溢出。
团队用8年时间研发的“红凡”,虽然只是一粒番茄种子;只是沧海一粟,但毕竟也是一个微小的起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21年,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种源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借着时代发展的东风,武成勇也在2022年投资千万元,建成了西南领先的番茄种子研究院;将生物技术运用到种质资源的创制上,他们的育种速度明显加快。

日升月落 潮涨汐退,凝视每寸土地,浇灌每颗种子。大地知道每份等待的重量,所有深植于泥土的期盼,终将长出星辰的光芒。
到2024年底,公司已经拥有了26个自主研发的番茄新品种,打破了元谋番茄种子被国外种子公司“卡脖子”的历史。公司每年推广番茄新品种3万多亩,为种植户增收3000多万元。
得意时低头是一种冷静,失意时抬头是一种韧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天气越来越频繁。元谋的番茄产业,也遇到了严重挑战,各种病虫害、各种生长障碍越来越多。
因此,从2022年开始,武成勇的技术团队开始示范“环境友好型栽培模式”——从新品种配套研发、土壤健康、健身栽培,到设施应用,一直到“元谋冬番茄”品牌的打造。

通过“针对性的品种研发+环境友好型种植”,元谋冬番茄的自然成熟、味道浓郁、高产优质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现在,让武成勇自豪的是:元谋“冬早蔬菜之乡”“番茄种植天堂”的美誉,更加名副其实;让消费者享受“小时候番茄的味道”,是他们的愿望

如果生活让你不愉悦,可以逃离城市喧嚣,来山间田园深呼吸,让心灵重拾平静。
那么,来元谋,参谒人类的祖先吧!尝试和远古的祖先对话,请人类祖先尝一枚“蕴含北纬26度阳光味道”的番茄,问古人,味道可好?可似远古?(文图/张 密 张红飞 余 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