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官场上,有一种计谋可称之为“故意拖延”。
在南京这片土地上,在六朝时空下的东晋时期,在桓玄的父亲桓温身上,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在我们对桓玄“桓楚”僭伪政权有所了解后,在我们进入对六朝时空下的第二个僭伪政权了解前,我们不妨先回溯链接一下,对发生在桓玄父亲桓温身上的官场现象先来了解一下,相信一定可以读出另一番滋味。
桓温的父亲桓彝本是宣城太守,与太原温峤关系较好,在桓温出生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温峤来到桓彝家,见到襁褓中的桓温就对桓彝说:“此儿有奇骨,可试试让他啼哭”。听了小家伙的哭声,温峤高兴地说:“真英物也!”桓彝因温峤喜欢并赏识这个儿子,故为他取名为“温”。
桓温“少有雄略”,长大后,果然是豪爽有风概。《晋书•桓温列传》称其“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后来,成了东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任瑯琊太守,累迁徐州吏。晋明帝又任命桓温都督荆州、梁州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后来,桓温奉命溯江而上,“自江陵北伐”,灭亡了“十六国”之一、在成都建都的李氏“成汉”政权,使桓温在朝野威名大振。
到了东晋哀帝司马丕隆和年间(362年前后),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又加扬州牧,荆、扬二州两镇均由桓温主管。随着地位的升高,桓温的野心愈来愈大,想通过再度北伐,取得军事上的胜利,以建立起更高更强的威望,便于将来能取代晋主,自立为帝。可事与愿违,桓温前后三次北伐(北伐前秦、后秦、前燕),到第三次北伐时,以惨败而告终,使其声望受损,图谋不成。
寿阳之战后,桓温曾问郗超:“这次胜利能雪枋头兵败之耻吗?”郗超表示不能,并建议桓温效仿伊尹、霍光,废立皇帝,以重立威权。桓温亦曾说过:“男子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他曾经路过王敦的墓,望着坟墓,连连发出“可人,可人”的慨叹。
桓温说的“枋头之耻”是指晋废帝(即海西公)司马奕的太和四年(369年)秋,大司马桓温率兵北上,征伐十六国之一的前燕国一事。“枋头”在今河南浚县境内。
这一年的九月,燕兵首先在石门这个地方派两万兵力把守,切断桓温军队的粮道。双方交战时,由于晋兵轻敌,在混战中,死者甚众。又因“粮储复竭”,晋兵只得“焚舟,弃辎重、铠仗”(《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四》)。晋兵在逃跑途中,“凿井而饮”,奔走七百余里,但还是被对方夹击,“大破之,斩首三万级”“又破之,死者复以万计”。一直到这一年的冬十月,桓温才将散兵残卒重新收拢,“屯于山阳”。
桓温虽然“深耻丧败”,但他还是把罪名归到一个叫袁真的将帅头上。他上奏朝廷,将其免为庶人;同时又罢免了冠军将军邓遐的官职,以平息民愤。
到了晋废帝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理由是司马奕阳痿不能生育,宠臣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人,参侍内寝起居之事,而后宫田氏、孟氏两位美人所生三子并非皇帝亲生。并带头散布谣言,在民间造成影响,向皇室施加压力。
尽管司马奕“素谨无过”,但桓温及其参军郗超深知“床笫易诬”的整人之道,用这种方式来说皇帝的不是。褚太后只得在朝堂召集百官,下诏废司马奕为东海王。而后,桓温亲率百官“具乘舆法驾”,来到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是为晋简文帝,改元“咸安”。
晋朝开国百余年,从未发生过废立之事。桓温擅行废立,不仅令百官震慄,他自己也紧张不已。前秦苻坚对桓温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认为:“桓温此前败于灞上,而今又败于枋头,十五年内,两次使国家军队遭受重大打击,不但不反思过错,向百姓谢罪,竟还废黜君主。六十岁的老叟如此举动,如何自容于四海天下?”苻坚断言:桓温的“不臣之志”、自己想当皇帝的梦想很难成功。
简文帝司马昱下诏,让桓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治待遇。
桓温开始对朝中的异己力量大加废徙。司马晞、司马晃被废为庶人,殷涓、庾倩、曹秀等人被族诛。颍川庾氏是高门望族,势力强盛,庾希、庾倩等兄弟六人皆为朝中显贵,深为桓温所忌。桓温诛殷氏、庾氏后,威势极盛。侍中谢安见到桓温,也不得不行“遥拜”之礼。
当时,桓温也是吃惊不小,就问谢安为什么要向他施大礼。谢安回答说:“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的道理。意思是说,于礼,应是臣子先向国君施拜。谢安很识时务,主动以“君臣”关系来相称,既带诙谐,又置桓温于难堪境地。
简文帝司马昱虽被立为皇帝,却形同傀儡,常担心被桓温废黜,甚至向中书侍郎郗超询问桓温是否还会再行废立之事。
一次,桓温乘舆入朝,见到简文帝,“欲陈废立本意”。简文帝知道桓温的来意,未等桓温开口,就“泣下数十行”,眼泪水直淌。皇帝在权臣面前不仅没有威严,更像被拿捏在手中的玩偶。
桓温见状,也是吓了一跳,毕竟自己是个臣子,不免也有点紧张,没想到皇上会如此伤心。史载其“兢惧,竞不得一言而出”。这次会面,君臣双方以无言结束。
后来,郗超以家族百口向简文帝担保,称大司马桓温“方内固社稷,外恢经略”,一心为国,不会再发生皇帝废立之事了。这样,简文帝才稍微安心。
简文帝希望桓温能留在京师辅政,桓温辞让不受,率军返回白石,还镇姑孰。后来,简文帝又派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温,请其入朝辅政,并增食邑万户,桓温又再次推辞。
束有春2025年8月19日于金陵四合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