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最新解读中国经济 中国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当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的经济运行都受到了三个基本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二是俄乌冲突升级;三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加剧。 财经视点 2022年07月04日
吴敬琏:重新反思改革四十年之得失 70年代末开启的长达40余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以经济变革打头阵,贯穿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重大领域的一场历史变革。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这段历史的延长线上。只不过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环境巨变,以及经济社会领域各种矛盾的爆发、不同思潮的博弈,“越来越像四十年前。”那么,如何反思改革成败得失与今天的关系,从反思中洞察未来? 财经视点 2022年07月01日
改革者成了掘墓者:王莽是如何玩脱的? 王莽的改革措施,看似很先进,甚至显得公平、合理,就像不是那个时代能具备的思想,所以有些网友将他戏称为“穿越者“。但实际上,他作为原有制度的受益者,依靠收买既得利益群体登上权力制高点后,试图以最为粗暴、异想天开的方式,将生产力极其低下时代的相关制度(甚至还可能只是个传说),无责任复制到建立在土地私有制之上的封建时代,结果可想而知。在遭到地主阶级反对后,板子最终还是打到了老百姓的屁股上,反而将社会矛盾激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洞鉴古今 2022年06月29日
乾隆的另一面:耗尽“盛世”家底,清朝在他手上由盛转衰 从乾隆六年到五十三年,有文字狱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到处都充斥着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迫使知识分子远离现实,躲进故纸堆里讨生活。透过历史的真相,以古为鉴,乾隆皇帝的另一面,难道可以用铺天盖地的“戏说”来加以忽略吗? 洞鉴古今 2022年06月27日
警惕“文山会海”新变种——“加码式减负”! 基层并不是怕开会、发文,而是怕开和自己关系不大的会,怕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又层层加码、滥提基层无法落实的任务要求。尽管各级政府三令五申要求精文简会,却演化出了“文山会海”的新变种——“加码式减负”。 城事·政声 2022年06月23日
中央纪委官媒怒批“躺平式干部”:你不下岗,天理难容! 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实则是只喊口号“唱空城”,工作上得过且过,满足于开会了事,贯彻落实没有下文。拈轻怕重“做样子”是“躺平式干部”的另一突出表现。还有一类干部的典型特征是“不喊号子不拉纤,撸起袖子一边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庸碌无为“混日子”。 城事·政声 2022年06月22日
刘瑜:当人们厌倦了谎言与羞辱,观念的变迁如何驱动韩国的制度变迁 韩国人的民主真的是他们用几代人的血与泪争取来的。正因为韩国的民主运动是一个漫长的、不断渗透和扩散的过程,从转型的人心基础来说,韩国的转型是特别“扎实”的,因为几乎家家、人人都有所参与,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新生民主制的“原始股东”,它不仅仅属于某个阶层、某个政党或者一小批革命义士。 寰宇视野 2022年06月20日
中组部徐文秀最新发文:年轻干部“八争八不争” 有的东西是可以积极争取、努力争取的,有的却是不可以争,也争不到的,如果一味去争那些“不该争、不能争和争不到”的东西,既自寻烦恼、枉费心机,又徒劳无功、事与愿违。 城事·政声 2022年06月15日
唐山“打人事件”背后:一个更为隐蔽的黑社会江湖 城乡基层治理往往面临黑恶势力的挑战,黑社会利用规则和资源,演变为可以影响基层治理的地方势力。对于黑社会而言,与一些拥有“社会控制力”的地方官员形成特殊的利益与权力的联盟,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混混一旦拥有财富,并且垄断地方特定行业或产业,便摇身变为成功商人。而以商人身份与基层政权形成结构性关系,则是黑社会老大成为地方势力的最后一步,这无疑威胁着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全。 前沿观察 2022年0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