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因寺,旧在石碛镇(今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龙山;寺后为旧乌江县乌鸡仓(社仓),山下有乌鸡巷。沈孟化《江浦县志》载,该寺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创建者为僧人资独,此僧今已失考。据余枢《万历续县志》、项维正《雍正江浦县志》,万历年间有高僧名本真,号非歧,经藏通明,曾开堂说法于姑苏(今苏州);万历二十八年(1600)其徒宗权、宗镜、德恩重建该寺。据光绪《江浦埤乘》等史料,明因寺于咸丰间遭粤寇毁,同治初复建数楹;1952年改建为桥林小学,1995年择地重建于蒋城子古文化遗址山旁。

  康熙雍正年间石碛镇人陈羽皇有诗《明因寺月下秋色》云:“清秋万翳消,独坐啜杯茗。明月入我怀,杂花照阶影。观空还有色,去炎早就冷。悠然天地心,不觉发深省。”石碛镇旧有“十二景”一说,其中“明因秋色”大概就来自这首诗。

  这天闲来无事,决定去参观今之明因寺。

  从旧县城驱车数十公里,只用了几十分钟,到达石碛河畔。一座桥横在跟前。一打听,它的名字叫“卫星桥”,不知道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桥头一个篾匠铺子,门前长板凳上,手指裹着创口贴的篾匠在抽烟,一捆捆的干竹子堆满门前的空地,墙上挂着、地上摞着种种篾器。

  河水不大,在陈旧的水泥桥下淌着,两岸小码头上漏出三三两两的红砂石,只是已经少了上下码头的三三两两的人群。

  这篾匠接过我的香烟,指引我去明因寺的路。岔路上又经当地一个妇女的热情指点,十分钟后我就到了明因寺的高大气派的牌坊跟前。

明因寺大牌坊

  我前面走着三五个人,一个老人被几个人簇拥着向寺里挪,挪,挪……

  走过牌坊,一个数亩地大小的院落,一座数米高的白色的观音塑像站在一个圆池里,只是池中无水,显然这座寺庙尚在建设之中。又一座牌坊后面,是寺院的核心地带。牌坊题额是“佛母垂慈”。这道牌坊后数十几米,走过一座桥,再几十米,横着一溜三开间的山门殿,重檐歇山式样,正中一间背门坐着灵官菩萨。从右手那间穿堂而入,又进入一个更开阔的院落,两旁各有一座两层楼,四角飞檐指向天空,原来分别是寺里的钟鼓楼。

  再前行,一大列高大的玻璃神龛,内供着一大列高大的神像,阳光下,个个金光灿灿。仔细看边上的“说明牌”,原来是“过去七佛”,从右向左依次是:毗婆尸佛(Vipasyin),尸弃佛(Sikhin),毗舍婆佛(Visvabhu),拘留孙佛(Krakucchanda),拘那含佛(Kanakamuni),迦叶佛(Kasyapa)和释迦牟尼佛(Siddhārtha Gautama)。

  绕过这些高大的神像,是寺里的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宏伟气派,仿佛也供奉着过去七佛,只是七佛周围以及三面墙壁的长条案几上,甚至殿内的柱子上,都布满佛像,似乎全世界的菩萨都聚集在这个花花绿绿的殿堂里。

  那一个被家人簇拥进来的老人似乎已经从这些神像中获取了新生的力量——已经可以独自端坐在东厢房廊下的椅子上喘气了,家人则四散在庙宇的各处烧香,或者闲逛。

  我跟一个交臂而过而又笑着的僧人拉话,广东口音,他听得懂我的请求,转身带领我去一座偏殿,那里供着一对流落至此的东岳庙神。这是一对夫妻模样的神祇,分别是东岳大帝和东岳娘娘。

  我从一篇文章中读到,这一对夫妻原先是供奉在石碛镇东岳庙的,但“解放后”庙被毁,夫妻俩一直被当地人小心地收藏着,今天终于在明因寺的偏殿中找到栖身的角落,可以坦坦荡荡地做神了。

  我之向往明因寺,首先就是因为感激于明因寺旷达的胸怀。

  我参观过无数的寺庙,我之拜见庙神的方式一律是合掌鞠躬而已。我自以为心在神在,不必拘泥于三叩九拜之类的仪式。但我这一回在东岳大帝前,却行了一回跪拜礼。我表达的是对落难者才有的同情。东岳大帝有知,也许会凭着神的无所不能嘲笑我的作为凡人的自作多情,但这在我是一种不能自已的举动。

  我对人对鬼,始终如一,从一而终。这个“一”,就是一种单纯的良心、友善、信心或者类似的东西!

  我在大雄宝殿的门前小桌子前,还认识了一个年轻的比丘尼,一个略腼腆而自信的人,法号释善财。“善财”是一个好名字,梵文读作Sudhana,善财历经千辛万苦,终得“无相大光明”,成佛后与龙女一道协助观世音菩萨行普度众生的伟业。我猜得到眼前这个释善财曾经过不幸而后幸运地获得“释善财”这一尊号,我猜不到的是释善财今后还得经历多少辛苦才可能修成正果,才可能成为观世音菩萨身边的又一个善财童子。

  明因寺在江北应该算是一座较古老的寺庙之一,元末即已影响周围数十百里的信徒,先后有高僧多人在此讲经说法,以佛教“明因”之理开示俗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因后果,因果相续,这个道理其实简单明白,多少人长期浸淫在俗世的纠结之中,至死不悟。

  我自己也是在明因寺的阳光下晒了数小时,呼吸着这座寺庙的安静气息很久,明因二字的金光也才在内心里慢慢地明亮起来的。


2015年5月8日


  注:

  ①经藏: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一大类,与律藏、论藏合称三藏。

  ②陈羽皇,字方平,康雍时期江浦人,贡生,曾参编《雍正江浦县志》等。

  ③《江浦埤乘》卷一《疆域》:“镇有十二景,曰:柏子樵歌,梨园听莺,双峰菊圃,长桥步月,柳岸秋阴,紫沙返照,沧浪濯足,文阁钟声、朱石渔火,明因秋色,茅庵古桧,延陵垂钓。”见甘继民校译《<江浦埤乘>精校今译》,南京出版社,2020年11月,第20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