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路线图”,为未来一年的能源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文件充分体现了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在能源安全、绿色转型和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全面规划。
保障能源安全,夯实供应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能源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具体措施包括:煤炭稳产增产、原油产量保持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以及油气储备规模的持续扩大。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压舱石”,其稳产增产对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为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原油和天然气的稳定生产也为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年,我国原油产量连续三年稳产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连续八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显示出我国在油气领域的自主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速非化石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意见》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2025年,我国将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以上。特别是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中,我国将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项目,进一步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还将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提升。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意见》提出,2025年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将保持在合理水平,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在火电领域,通过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我国火电机组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新能源领域,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的显著提升,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创新能力。此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初步建成,将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电力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为我国能源发展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蓝图。从保障能源安全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再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国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加绿色、高效、安全的发展新格局,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引领作用,也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东双沟镇(万晓艺)
原标题:《洪声E评 | 擘画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