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村说冒辟疆到了五十岁,俯仰兴废,阖门高枕,绿水名园,枫柳千章,芙渠百亩,子弟都是鸾停鹄峙。而苏元芳含饴弄孙,鹿门偕隐,奴婢亦知诗书。吴梅村最后写道:“昔人所谓‘遗种之叟’吾两人足当之矣”。吴梅村是朱慈烺太子的岳丈,朱太子生子,吴梅村可称得上是遗种之叟,吴梅村说冒辟疆为“遗种之叟”则是指冒辟疆生了小龙子康熙。
冒辟疆所交之友皆尚志之友,居友以园林,则是避世之桃花源。而这桃花源正是冒辟疆所一心向往的桃花源,所以在他所著的《红楼梦》中屡屡提及桃花源。P797-P799
吴人玉峰也即葛云芝,号“瑞五”,也写了祝寿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写道,他在三十年多年前就听到了冒辟疆的大名。到了丁酉年(1657)他去南京游玩,到冒辟疆的邸舍,没有遇到。既然冒辟疆大会世交的诸子,邀请他去。他因为生病,没有赴会。而在庚子年(1660)春天,陈维崧来看他,得知冒辟疆五十岁生日,所以在仓促之间写了这篇文章,并送给陈维崧转交。并说经陈维崧转告,得知冒辟疆十分想念他,他很感动。他认为他们是世交。何况冒辟疆的学问、人品超然,所以他要写此祝寿文章(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葛云芝的号为玉峰,而且自称是吴人,那么他也极有可能是《红楼梦》第一回所提及的吴玉峰,即所谓的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正因为是世交,而且冒辟疆对他也慕名已久,所以两者的关系非同一般,由葛云芝涉足于《红楼梦》的著作,这种可能性也完全存在。当然吴玉峰还有其它人选,例如冒辟疆的爱姬金玥,人称玉峰夫人,又是出生于吴地苏州;吴梅村是属于昆山太仓人那时太仓属于苏州府昆山县的一部分, 昆山称为玉峰。所以吴梅村也可能是吴玉峰。P801-P804
瞿有仲写:“巢民冒先生五十荣寿序”。在序文中写道:“有才无功,有心无事,忧愁愤懑,骚屑难平者哉!”瞿有仲说他观察:“绝尘之士,或沉情曲蘖,或托兴深山,或寄怀于竹溪花径,风轨未殊,……英雄志士之苦心,蓋有未可语人者矣。”他说冒辟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志士,“少以绝代才名出而交天下士,长而游名山,涉京华,揽辔澄清,廓然有用世志。”(这“涉京华”三个字十分重要。注意,在冒辟疆的所有著作中没有一处涉及到他去过京华, 所以涉京华从何说起。这里面瞒住了冒辟疆三次进京,第一次是1645 年初, 他进北京劝吴三桂反清;第二次是顺治七年十二月,冒辟疆装扮道士用长生不老金丹送多尔衮走上黄泉路,多尔衮死了,西洋传教士汤若望以及冒辟疆在京做官的好友方孝标要冒辟疆,去问皇上讨回被多尔衮强抢而去的董小宛,(方孝标写的诗中有暗喻)除了这二次进京之后,还有一次是在顺治十年五月份之后,他和洪承畴一起送董小宛的妹妹董年进京,最终导致狸猫换太子,康熙最终成了皇帝,详情在“冒辟疆和康熙”一书中有披露。这情况可以和《红楼梦》中的贾琏送林黛玉奔丧相配。正因为这三次进京,如果说出来,均对冒辟疆极为不利。所以冒辟疆避而不谈。只有在瞿有仲所写的序文中有了这么一条透漏出来的讯息,若不作及时捕捉,那么民间街坊的传言可能只是传言,而没有证据了。如今可以把此作为证实街坊的传言是真实的一个证据。当然其它的诗友以及冒辟疆也说及他曾进京,这在全集中可找到。P847
庚子年(1660)夏天,瞿有仲到陈瑚处拜访,来到广陵,随便访问如皋的冒辟疆。得知冒辟疆谢绝知交,闭门不出,日坐水绘园中,聚集着十几个童子亲自授以声歌之艺技,以表示无意于天下。为什么要独其溺情于歌舞欢乐之中,哪里有这样的人。冒辟疆先生之心,又有哪一个人能知道。这正是冒辟疆借人之不知,从而可以逃吾情而寄吾志也。在看戏之夜,冒辟疆指着童子对瞿有仲言道:“时人知我哉?风萧水寒,此荆卿筑也;月楼秋榻,此刘琨笛也;览云触景,感古思今,此皋羽竹如意也。故予之教此,每取古乐府中不合时宜者教之,祇与同心如子者言乐耳,终不以悦时目。”
所以瞿有仲认为:“古之人有志凌青云之上,身晦泥污之中,心名且不愿显,又何惜乎人言哉!然有散家财,屏歌伎,蹈义陵险者,又何心哉!”
这荆轲刺秦王是大家熟知之事。刘琨是晋中山魏昌人,与石崇等人号称“二十四友”,少与祖逖俱为司州主薄,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励志建功立业。以奉迎惠帝于长安,封广武侯。由此可见这位瞿有仲是知道冒辟疆既有荆轲杀身成仁之勇气,又有刘琨奉迎大明皇室之志向。P808-P809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冒辟疆的诗友陈瑚到如皋来访冒辟疆,冒辟疆正好生病,听到陈瑚到,连忙披衣起床。吩咐二公子谷梁,青若迎接陈瑚到水绘园。到了第二天在得全堂设宴招待。陈瑚变色,回辞,但是生怕冒犯了冒辟疆的厚意,所以又坐下了。歌者唱《燕子笺》,歌声回风舞雪,落尘遏云。陈瑚突然想起了陈维崧所写的“秦萧”“杨枝”诸词,真赏音者也。歌还未唱到一半,陈瑚避席打恭作揖,对冒辟疆说道:“停止”。问“为什么”,陈瑚回答:“古人当歌而哭,谓不及情,然而忧从中来,窃有所感而不能舍然也。昔时崇祯壬午(1642)游维扬,吾师汤公惕庵宦游地也,予与冒子同出公门,因得识冒子。冒子饰车骑, 鲜衣裳,珠树琼枝,光动左右。陈瑚还以为是遇到了神仙中人。当时华夏大地四方离乱,只有淮海依旧宴如。十二楼的灯火犹繁,二十四桥之明月无恙。陈瑚寄寓在戴馨家,那戴馨置酒招待,也是唱《燕子笺》。那时除了戴馨、冒辟疆之外,还有王螺山,郑天玉等多人,都是年少之人,心壮气豪,而且是掉舌握管,驱驰中原,不可一世。曾几何时,江河陵谷,为之一变至此,所见都是马矢驼尘,黄沙白草。往昔的故人死的死,老的老,抚今追昔,能不泫者。”
冒辟疆听了仰天而叹。然而看着陈瑚笑道:“君其有感于《燕子笺》乎,予则更甚!不见梅村祭酒之所以序予者乎?犹忆在金陵驾阮大铖何等悲壮激昂,奋迅愤懑,或用手击案几或者附膺长叹,且饮且骂。一时间伶人都缓歌停拍,回去向阮大铖告状。不久祸就降临了。当时的《燕子笺》几乎已经害死了我。如今这怀宁的阮大铖已死在乱军之中,那些梨园子弟也几易其主。只有我和你尚在人间,而且醉酒,这不是很幸运吗?我现在教童子们唱,风雨萧萧,则以为荆轲之歌。明月不寐,则以为刘琨之笛,及其追维生死。”可见此时的冒辟疆在董小宛真正逝世之后,反清复明之心不死。仍想做荆轲,做刘琨。过了一天,又在得全堂招待陈瑚,伶人唱《邯郸梦》(在红楼梦中也写及《邯郸梦》),所有的伶人都是冒辟疆亲自培养的儿童。其中徐郎善歌,扬枝善舞。有秦萧者,解作哀音,每一发音,必缓其声以激之,十分悲凉凄切,使满座人欷歔不已。冒辟疆甚为感叹地对陈瑚说:“人生固然就像一场梦,今日之会也是在梦中吗?”冒辟疆继而讲:“君子眷念宗周,兴怀故国。怪夫强暴如秦,何以一天下;悖逆如赵,何以享晋国。涕之无从,不得己而呼天。笑曰:‘此必醉天为之,此必梦天为之。’史臣不察,载之册简。后人信之,遂为美谈。千百年仁人志士之苦心湮灭尽矣。”这席话即是说史臣不敢直笔书写历史,他只能曲笔写之。他正在写《红楼梦》,不能用直笔,只能用言情小说作外衣掩饰之,其苦心湮灭尽矣,这是冒辟疆仰天长叹的原因。P847-P849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清顺治十七年四月初,在“海内秦烟惊逐鹿,处处兵戈扰攘”之时,陈瑚(1613-1675)率门人瞿有仲(1626- ?)携带书剑行李,风餐露宿,历经常熟、无锡、常州、丹徒、镇江、扬州、泰州等地。历时五十一天,于五月下旬,一行人来到如皋,会见冒辟疆,这可能是冒家最后的盛况。
陈瑚一行在水绘园逗留二十天,留连忘返。在此期,陈瑚先后撰写《得全堂夜宴记》《得全堂夜宴后记》等文章,《和瞿有仲观剧断句》《访巢民先生宴集得全堂即次元韵》等诗歌,详述了在冒家观剧听曲的生动情形,而瞿有仲也写下了《观剧杂成断句呈巢翁先生并似谷梁、青若两年道兄一粲》《朴树歌为冒巢民赋》《醉后口号别冒巢民》《新声杨柳枝》《留别冒谷梁、青若》等诗歌,这些宝贵的文字成为得全堂的演剧历史记录和文本影像。
根据陈瑚《得全堂夜宴后记》所载,顺治十七年五月他有二次参加得全堂观看戏曲出演。在看《燕子笺》时,陈瑚深情地感叹“抚今追昔能不泫然而忍复终此曲哉”观剧之后,他又感叹道:“千里烽烟残山剩水异乡看。”即使陈瑚回到家,他还念念不忘,说道:“每回首旧事,未尝不感愤悲凉,停杯三叹也。”除了观看“燕子笺”还有“邯郸梦”。陈瑚作诗“雪满弓刀血裹巾,燕然山下梦中身,楚囚空洒新亭泪,不见邯郸作梦人”。这首诗分明是在暗指董小宛是被满清弓刀威迫(雪代表满清)她的白巾裹着殷红的血,董小宛又名董白,白与白巾相合。“燕然山下”就是燕山,即北京,梦中身,即表示这梦中人董小宛已处于燕京了,就像梦囚一样在新的亭阁处流泪了,这是因为她见不到正在做邯郸梦的冒辟疆。在红楼梦中写的《仙缘》就是汤显祖所著《邯郸记》传奇第三十出“合仙”,合仙一出写卢生梦彻顿悟,随吕洞宾上天界与八仙会接过何仙姑残花帚在阆苑扫花谢了,这段描写和当时冒辟疆的处境相合。P806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冒辟疆的好友张明弼在顺治十七年写了“冒姬董小宛传”。也即董小宛离开冒辟疆十年之后写的,董贵妃正是此年死的。董小宛假死十年,到十七年乃是董贵妃真死之时。
张明弼在传中写道:
冒辟疆第一眼看见董小宛,心中在想:“此入眼第一,可系红线。”而董小宛内心在说:“吾静观之,得其神趣,此殆吾委心塌地处也,但即欲自归,恐太速。”冒辟疆把他和董小宛相见第一眼的影响也写在了《红楼梦》之中,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第一次相见时所留下的印象和感受。
在文章中还写道:“姬时有父,多嗜好,又荡费无度,恃姬负一时冠绝名,遂负逋数千金,咸无如姬何也。”这段文字与顺治皇帝写董鄂妃之行状何其相似。
顺治皇帝行状中写到了董鄂妃的父兄情况:“初,后父病故,闻讣哀怛,朕慰之,抆泪对曰:‘妾岂敢过悲,廑陛下忧?所以痛悼者,答鞠育恩耳。今既亡,妾衷愈安,何者?妾父性夙愚,不达大道,有女获侍至尊,荣宠已极,恐自谓何惧,所行或不韪,每用忧念。今幸以时终,荷陛下恩,恤礼至备,妾何复恸哉。’因遂辍哀。”
“后复有兄之丧,时后属疾,未使闻。后谓朕曰:‘妾兄其死矣,曩月必再遗妾嫂来问,今久不至,可知也。’朕以后疾故,乃不语以实,慰安之。后曰: ‘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以理,恃妾母家,恣要协,容有之,审尔讵止辱妾名,恐举国谓陛下以一微贱女致不肖者肆行罔忌,故夙夜忧惧,寝食未敢安,今幸无他故殁,足矣,妾安用悲为?’”
董小宛的父亲死了,心中悲痛,顺治劝她,她说出了一番话,其话真是令人心中发酸。董贵妃为什么会悲伤,主要是念及养育之恩,但是董贵妃后面的一些话,如果认为是只有二十来岁就死去的董鄂妃似乎有些不大对头,董贵妃说其父“性夙愚,不达大道。”为什么会说其父性夙愚,这“夙”就是“素常”,就是说其父亲素来愚蠢,人都死了,而且还是一位内大臣,怎么会一下子变成了素来愚蠢,这太不合情理了吧!而且是“不达大道”这四个字可不是随意可用的,尤其是加在侯爵、内大臣的头上。“不达大道”就是“违大道”,就是走“歪道”,这还了得。再看到后面更是离奇,“有女获侍至尊,荣宠已极,恐自谓何惧,所行或不韪,每用忧念。”写道董贵妃荣宠已到极致的地步,恐怕其父认为可以无法无天了,可以无所畏惧了,或者其所作所为十分出格,所以每每忧忧不休。可见董贵妃的父亲根本不是一个世代为官,而且是身为侯爵的内大臣。因为如果生父是鄂硕,就根本不用董贵妃这般担忧害怕,鄂硕确有一个亲生女儿是皇妃,还替顺治生了一个皇二子。正因为董贵妃是董小宛,董小宛深知自己的养父的所作所为是不齿的,他会到处借债,以致于钱谦益在帮董小宛脱藉赎身时,有众多债主竟然拿出借债的票据厚达盈尺。另外其父得知冒辟疆要娶董小宛为妾,他竟然独自一个人赶至冒辟疆的家,去和冒辟疆的夫人苏元芳交涉,回去时拿了十两银子。致使钱谦益柳如是送董小宛到如皋和冒辟疆完婚,董小宛不能直接进入冒府,在另院中居住了四个月。然后在做工作之后,由苏元芳接董小宛进冒府,这情况和冒辟疆写《红楼梦》说贾琏偷娶尤二姐,尤二姐在别院居住四个月,最后由王熙凤接进贾府如同一辙。正因为董小宛知道自己养父的个性、脾气和行为举止,所在才会日夜担心,其父会借着自己的名义在外面胡作非为。如果她真的是鄂硕的千金,她就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父亲会胡作非为。另外要提及的是董小宛在19岁的时候,其母死了,所以顺治在“行状”中没有提及其母的事, 倒是提及其兄之事。她说:“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以理,恃妻母家,恣要协,容有之,审尔讵止辱妾名,恐举国谓陛下以一微贱女致不肖者肆行罔忌,故夙夜忧惧,寝食未敢安。”一个妹妹把哥哥说得行为如此不端,就像《红楼梦》中薛宝钗在咒骂呆霸王薛蟠一般。可见冒辟疆写《红楼梦》都是有所指的,都是有生活来源的。原来董贵妃有这么一个行为不端,见不得人,上不了台面的哥哥。所以董贵妃庆幸哥哥死了,并没有闯下大祸,心愿已足,不必悲伤。
我们再来看一下顺治皇帝的三个董鄂妃,只有其中一位是生了“皇二子” 的董鄂妃,是正白旗的满人,其父亲鄂硕不是董小宛、董年的父亲,而是她俩的寄名之父。历史上的鄂硕是一位有智有谋有勇有地位的内大臣,和董小宛所担心会依仗她的势力为非作歹的父亲完全是两码事。何况董小宛有一个所谓的兄长,而董鄂硕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生在顺治二年,即1645 年。也是一个十分了得的人物,不是一个依靠妹妹作皇妃就为所欲为,使妹妹担心受担的无赖。关于鄂硕和其儿子大将军费扬古的情况在大清档案中均可查阅,写得很清楚。出身于满族的董鄂妃没有哥哥,只有一个比她小许多岁的弟弟当大将军屡立战功。所以说董小宛的董鄂妃就是来自江南的,也就是冒辟疆的爱姬董小宛。
张明弼在写钱谦益帮助董小宛还其养父的赌债数千两银子,还帮助她脱乐籍,并且亲自送董小宛到如皋,和冒辟疆完婚。这种义举,张明弼给他套上一顶帽子“一代龙门实风流教主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董小宛从16岁到 19岁是和钱谦益生活在一起的,柳如是主动追求钱谦益之后,钱、柳结婚。钱谦益又劝陈圆圆进京,感到已对不起冒辟疆,又对不起董小宛,故而做出以上义举。也正因为如此,张明弼把其称为风流教主,这是有缘故的。在《红楼梦》中,冒辟疆把自己比喻为贾琏,把董小宛比喻为尤二姐,把钱谦益比喻为贾珍。所以贾琏偷娶尤二姐其中许多情节都是有生活来源的,是真实的写照。
由此看来,顺治有三个董鄂妃,一个是长史喀济海鄂硕的女儿,她生了一个皇二子。另外二个董鄂妃则是鄂硕的寄名女儿,一个是董小宛,另一个是董年。董年被封为贞妃,就是和顺治一起出家的董鄂妃,而那个在顺治十七年死去的董贵妃则是董小宛无疑。以上所述皆是根据表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父兄不是指自己的养父,而是指钱谦益和冒辟疆,为自己的“父兄”。而正是这二个父兄使董小宛日夜不安,而死去的养父和所谓的兄长,只不过是表面文章中的人物,根本无需董小宛担心,他二人死去和董小宛无关痛痒。P874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龚鼎孳一直把《影梅庵忆语》放在自己的案头上,也不知是被谁拿去了。如今,冒辟疆又寄这《忆语》来,开卷惘然,怀人感旧,同病之情略见乎词矣。
全词如下所示:“雁字横秋卷,乍凭栏,玉梅影到,同心遥遣。束素亭亭人宛在,红雨一巾重泫。理不出,乱愁成茧。骑省十年双鬓改,叹薫香遗挂痕今浅。断肠谱,对花展。帐中约略方魂显。记当时,轻绡腕弱,睡鬟云扁。碧海青天何限事,难倩附书黄犬。籍祺日,酒年宽免。搔首瑶台风露下,羡烟霄破镜犹堪典。合欢带、再生剪。”(此阕得之于大常护月,故有“烟霄破镜”之语。),根据骑省十年双鬓改,可知此诗文写于顺治十七年。此时董鄂妃已死,所以龚鼎孳写下这首词,这在时间节点上是相吻合的。“碧海青天,附书黄犬,破镜堪典”,这些字句都只表示生别,而不是悼亡的语言,所以说可以证实董小宛在顺治八年病“死”并非事实的真相。
高阳《董小宛入清宫始末诗证》(1982 年)。
“扁”安韵《贺新郎》后半阕云:
碧海青天何限事,难倩附书黄犬,藉棋日,酒年宽免。搔首凉宵风露下, 羡烟霄破镜犹堪典,双凤带,再生翦。
小宛未死,高高在上,如月里嫦娥,望影依稀。黄犬即“黄耳”,用陆机入洛,遣快犬黄耳赍家书归吴的故事。明知小宛在何处,而不得一诉相思,故“难遣”。“破镜”一典更为露骨;“烟霄”即元宵。冒辟疆不如徐德言,藉元宵“卖半照”,犹得与乐昌公主重圆破镜。
“碧海青天”:以羿妻姮娥飞来月宫思念羿,喻董小宛入清宫思念冒辟疆。李商隐《常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双凤”:指双凤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钗头上有双凤。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
“双凤带”:歇后语,谓宫中女子双凤钗头带有——御书符。旧时剪彩色缯帛为图形,称小符,是端午节女子避邪的一种头饰;御书符,即皇帝御笔所书之符。
“再生翦”:犹言剪断再生缘,再生缘此指夫妻今生破镜得圆。
龚鼎孳是冒辟疆最要好的朋友,请看龚鼎孳的简介:
龚鼎孳(1616—1673),字孝升,号芝麓,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明崇祯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清顺治时,迁左都御史。康熙时,迁刑部尚书。卒,谥端毅。乾隆三十四年,诏削其谥。顺治在禁中见其文,叹曰:“真才子也!”明遗民傅山、阎尔梅陷狱,皆赖其力得免:为冒辟疆之至交。《清史列传》卷七十九、《清史稿》卷四八九有传。
龚鼎孳在南京的一次文人集会上和冒辟疆一起斩鸡头,饮血发誓,可见他是反清复明的暗流中的中流砥柱,所以会搭救傅山,因为傅山和顾炎武同是反清的义士。也正因为如此,在乾隆年间被削去谥号。龚鼎孳甘于清贫, 他在1674年九月即康熙十三年逝世。因为冒辟疆正在襄阳成立洪门,后又在南昌抗清兵,所以棺柩运至扬州,冒辟疆没有去接。龚鼎孳死后的情况由李渔写的诗可见一斑。
在龚鼎孳的葬礼上,李渔发现这样一位朝廷重臣,他的府宅内竟然是四壁萧然、债主满厅。面对如此寒伧景象,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辛酸的李渔怆然提笔,写下了七律古诗《大宗伯龚芝麓先生挽歌》。P1206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邓汉仪在庚子年冬来到水绘庵作客,并作诗。在诗句中有几句值得注意:“斯人真木石”,诗句用”斯人”二个字,斯人既可以解释为此人。但是斯的第一义是劈、析《诗·陈风墓门》墓门有棘, 斧以斯之。斯又有”离”之义,所以斯人也可以理解为这“离”去之人,真的像木石一般,这木即《红楼梦》中双木为林的林黛玉。这玉也就是石头记中的玉石。到了冬天邓汉仪已知董小宛即董鄂妃已逝世,所以用斯人这两个字。诗句中有“俨成高士宅,半作老僧居,竹径通禅梵,花窗枕道书,龙蛇忽变幻。”从中可以看出冒辟疆此时所居住的地方,不再是食客三千,日夜笙歌燕舞。就如庙宇一般,成为幽静的场所,这变化犹如在天上的龙变成了地下的蛇。主要是冒辟疆的靠山董贵妃死了才会有这种景像。诗句中还有“戎马莫纵横,次第怜吾党,兵间白发生。”这说明反清的战火燃起又熄灭了。因为这是在顺治十六年间,郑成功在长江的战事,起先取得胜利,后来失利了。可怜吾党之领袖冒辟疆在兵戎相间之际,白发丛生了。另外方以智是在南方进行洪门的组织工作,冒辟疆和钱谦益在长江一带活动,作为中心,钱兼益是中心人物。顾炎武、博山在北方活动,三者的联系人很有可能是邓汉仪,因为在《冒辟疆全集》P1211 中有邓汉仪写的诗,诗句如下所示:“远瞻庐嶽来江上,更访曹溪到岭南。万里峰烟留古钵,一林桔柚老瞿昙。”这首诗是赠给梅谷和尚的,可见梅谷和尚也参与其中。诗句:“歌舞佳人惜,图书末俗猜。”就是说冒辟疆正在写《红楼梦》,这种书是不能用俗人的眼光来看的,最后二句诗是“次山能不倦,烟艇许重开。”可见希望郑成功的水军能再开生面。P1161-P1162
石头记已有初稿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毗陵巢震林为冒辟疆夫妇五十寿诞写诗祝寿。诗中有诗句:“彼何世民,桃源在此。”即说冒辟疆在桃花源中作避乱世之民。这时董小宛已于八月份死去。这首诗是写在苏元芳生日时,冒辟疆已得知董小宛死了,才会有入桃花源之想法。P1561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钱德震在庚子年中秋十五,到冒辟疆的儿子青若的桃叶渡寓所,内有怀冒辟疆先生重书政。钱德震说他和冒辟疆阔别十七年,青溪秋月未曾忘怀, 如今是特意乘船从山阴赶来。和冒辟疆会面十分缱绻,申念契阔。冒辟疆就如平原君一样留饮招待,真是“古道照人,情敦白首。感魑魅之横侵,叹舆笠之难作。独戢于寒庐供石之间,非学道素深者,曷能破此。”
魑魅横侵,当然是指满清的恶势力,那么寒庐供石是否可以理解冒辟疆在寒舍著作《石头记》,所以写“供石”两个字。“戢”作“止息”解,而且是需要有学识修养深厚之人,才能破解,那就是最初的《石头记》。P1239
西陵的吴振宗写诗祝寿。诗中有诗句:“哲人抱至道,心与木石甘。”是否是暗指冒辟疆是一位哲人,已获“至道”。所以心中想写《红楼梦》中的双木之林和宝玉之石,其心是和他俩同甘苦的。因为冒辟疆是从四十七岁开始写《红楼梦》的。P1562
苏州的金俊民写六首诗。其中有诗句:“结庐晋时榕,穴壁注石墨,著书寓幽悰。”则表示冒辟疆躲在深奥的洞穴中面壁在著书(悰是心情之意),还是惦记着南边的事,那不是正处于南方台湾的郑成功吗?“注石墨”三个字是指这墨水注在石头上,这就是说在石头上写满了文字,乃是《石头记》。这是最初的《红楼梦》。P1562
邓汉仪写了四首祝寿诗。姚宗典写了一首长诗歌祝寿。西陵的周遇缘写了祝寿诗,诗句中有:“仰首问洪崖,笑指青芙蓉。千年麻姑册,墨汁腾蛟龙。”洪崖:上古时期修道成仙。又称“洪涯先生”、“洪先生”,《吕氏春秋·古乐》称其曾为黄帝作律,于是他从大夏之西走到昆仑山脚下,根据凤凰的叫鸣区别了十二律,后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晋人郭璞《游仙诗》中说: “左揖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故这“洪崖”当指仙人洪先生。青芙蓉,本指芙蓉石,因色洁质嫩,犹如初开的木芙蓉花,温柔迷人而得名。青芙蓉自古就 与田黄石并列为中国“印石三宝”之一。青芙蓉应有两层比喻:一喻冒辟疆在石头上刻书;一喻所刻为青莲董小宛。而“千年麻姑册”一祝冒辟疆 " 象是“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 " 的麻姑一样高寿;二喻“麻姑册”是一部千年流传做书籍。“墨汁腾蛟龙”是对冒辟疆著书具体诠释:笔下疾驰如风,砚中 墨汁如龙。冒辟疆如此倾情写的什么书?当是《石头记》也就是《红楼梦》。P1564
从四十七岁开始写到五十岁为止已三年,《石头记》已有了初稿。
苏州的徐晟为冒辟疆写祝寿诗,说冒辟疆是一位义士,“感君平生贵然诺,季布一言重山岳。节概风义江之东,数郡毕至咸宾幕。”董以宁写诗祝寿, 他在诗中赞赏冒辟疆二个儿子:“大儿袁氏虎,次子贾家彪。应共回青眼,真堪慰白头。”这贾家彪是否有暗示《红楼梦》中贾家的宝玉? P1565-P1566
华亭的钱鼎瑞写长诗歌祝寿。梁溪的高世泰写诗祝寿,诗句中有:“万金散尽胸方展,一诺平生谊独真。最是缟綦同德者,石交合颂八千秋。”把冒辟疆的一诺千金个性说出来, 讲他是“缟綦同德”。(“缟綦”源出【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綦巾: 白绢上衣与浅绿色围裙,指女子。故缟綦同德者指冒辟疆最为女子仰慕,是女子同道同德的知己;而且是石交,也就是交谊坚固的朋友,当应千秋万代来歌颂。怎么才能千秋万代来歌颂呢?是否可以将冒著《石头记》就是将此书当作是千秋传颂“石交”的载体呢?“石交之谊”载入《石头记》,《石头记》永颂“石交之谊”。作此理解方妥!P1567
婁东的胡周鼒写祝寿。诗句中有:“莫遣聚星惊太史,山中猿鹤未应骄。”这就是说不要派遣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七十二,共一百零八位星宿来惊动太史。冒辟疆身为太史,正在写历史小说《红楼梦》。《红楼梦》的最初版本, 应有“情榜”,即有108位的排位。可见冒辟疆在写《红楼梦》时早有腹稿在胸并和诗友论及。后面一句诗“山中猿鹤未应骄”典出鬼谷子算命中的判诗句“山中猿鹤还为侣,明月清风识此情。”胡借用“山中猿鹤”应当是指明朝遗民的归隐者们同心同德结为伴侣。故胡诗此句当应作这样理解:一是说山中的众英雄们事业未就,还不应骄逸懈怠;二是告诫众友:冒辟疆所的大书未成,不要因我等太多的邀聚而惊动他的写作。
苏州的尤侗写祝寿诗。诗句中有“南国久称游侠传,东篱今著隐居篇。瑶环瑜珥真双璧”,这游侠当然是指冒辟疆。为什么会称冒辟疆为“游侠”,这就稀奇了,只有把他三次进京的事公布出来才能明白他确实是游侠。至于他去襄阳组织洪门则是以后的事。诗写在前面,故而只能是1644年底去北京说服吴三桂反清,以及顺治七年送多尔衮见阎王,顺治十年送董年进京。这三件事冒辟疆均没有明说,是根据推理而得出来的结论。否则冒辟疆就称不上游侠。至于如今在著作隐居篇,这“隐居篇”是指什么呢?可能就是《红楼梦》。至于“瑶环瑜珥真双壁”明处是指冒辟疆苏元芳一对夫妇,可能暗指隐在篇中的宝玉和黛玉,乃是一对真双璧。
瞿有仲写诗祝寿。诗句中有:“云埋南国心成史,华暗东皋墨作庄。”是否是在讲冒辟疆的身在东皋,但是他的心在南方,把这段历史用墨写成了历史小说即《红楼梦》。 P1570
在另一首祝寿诗中写道:“情随桓驾双麋鹿,梦绕秦楼两凤凰。”暗中是在指董白、董年两姐妹,因为麋鹿在皇家花苑。这秦楼不可能是指冒辟疆、苏元芳所居住的地方,因为秦楼楚馆乃是娼妓所在之处,这和董白、董年出身于秦楼有关。另外“秦”乃由奉天两个字组成,奉天即满清所在地,秦在《红楼梦》中暗指满清。所以说“秦楼两凤凰”就是指在满清皇宫中的二姐妹, 即董白和董年。P1570
苏州的陈济生写祝寿诗。诗句中有“偕老永年成大隐,更携仙侣下潇湘。”可见这位陈济生是看过《红楼梦》的初稿,知道潇湘妃子就是董小宛,董小宛此时已成了仙,成为仙侣了。P1570
黄涛写祝寿诗。诗中有“闲苑谪来仙骨在,钓台高处客星悬。”可见黄涛把冒辟疆比喻为天上来客,这和《红楼梦》中宝玉是天上的一块补天石, 下谪来凡间是一样的。P1571
钱肃润写祝寿诗:“先生才望压群雄,生不逢辰道自隆。”把冒辟疆推崇备至。“金谷名园堪啸咏”这金谷在潘岳的《金谷》诗中有“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可见还是董小宛之事,和石崇、绿珠以及《红楼梦》中林黛玉所写的“五美吟”联系在一起了,可见这首诗是有所指的。 P1571
1661年(辛丑)顺治十八年,冒辟疆51岁。
八月十六之后的某日,冒辟疆的义子陈维崧受冒辟疆之托,写吴扣扣小传。
吴扣扣是董小宛的侍身丫环,也是董小宛临走之前把吴扣扣作为自己的代身,委托给冒辟疆。希望吴扣扣长大,能成为冒辟疆的侍姬。这在红楼梦中也有叙,即袭人临走时,留下一句话给宝玉,“好歹留下了麝月”。意即麝月可以代替她服侍宝玉。董小宛留下吴扣扣可以服侍宝玉,为什么冒辟疆等这么长时间,直等到吴扣扣十九岁了,才想到要收房为妾。这是因为董小宛一直在京城,冒辟疆对董小宛没有死心,还是希望她能回来,可以夫妻重新团聚。直到顺治十七年,董鄂妃死了,而且清廷宣布顺治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死于天花,董年殉葬。消息传来,冒辟疆这才死了心,所以才想到把吴扣扣收房为妾,这在时间节点上是相通的。
在顺治六年董小宛看见了吴扣扣要被人卖作丫环,一下子就喜欢上她了, 所以把吴扣扣买下作贴身丫环。可惜时间不长,到了顺治七年董小宛就进京了,此时吴扣扣只有八岁。从卖进冒府到死为止,吴扣扣一共在冒府生活了十二年,和冒府结下很深的感情。死后葬于如皋城南影梅庵,也就是董小宛的衣冠冢的一侧“冒家龙圹”。
陈维崧写“吴姬扣扣小传”。姬姓吴氏小字扣扣名湄兰,字“湘逸”,可见这湄兰和湘逸都是冒辟疆给她取的名和字。这“湄”是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可见是在纪念董小宛。看见了吴扣扣,仿佛就看到了千里草董小宛。这兰正是董小宛之宠爱,那个湘即潇湘妃子。董小宛已离开自己,即董小宛是散失去了的潇湘妃子。可见冒辟疆对吴扣扣的取名字,内中有多么深刻之含义。
吴扣扣是真州人,本来在辛丑年中秋后二天,冒辟疆要为其饰孔翠,传阿锡,备齐了娶为小妾之嘉礼,那时吴扣扣十九岁。但是在吴扣扣行将成为新娘前一个月却生病了,拖迟了一个月,最后在成婚之前却死了,这使冒辟疆心中十分悲伤。他和陈维崧同在广陵的船中。秋水霜天,冒辟疆凄然失色, 那寒鸦沙雁与冒辟疆伤逝之声相历乱。陈维崧也是在说愁则越愁,苦不堪言,夜不成寐。冒辟疆伏在帎头上对陈维崧说:“我自从董小宛走了之后,写了二千四百个字的“影梅庵忆语”,来哭董小宛,不但神伤,而且才气也尽了。自认为人到衰年,可以永消情累。谁知道今天又遭此巨戚重哀。而如今离我而去的亡者,仍是一时之秀。而且一直是以笔墨服侍自己。我已不能再写一言一语了,以免字字句句如刺刀在刺我心。还是你来给我写她的传记吧!陈维崧说:“我居住在先生家已有几年。一直听说吴姬清丽能文,然而我并没有通悉她所有的一切,请您老人家给我讲她的“始末”。”这句话中的“始末” 二个字就和顺治七年龚鼎孳写“金阊纪”即董姬的“始末”,一样,都是始末,但这两个“始末”有所不同,前一“始末”,是吴扣扣真的死了,而后一个“始末”是董小宛和冒辟疆生离了,犹如死别,所以也称作“始末”。
冒辟疆就一边讲,陈维崧一边记。“吴扣扣从八岁起受冒辟疆父亲教导,习字念书,其英惠聪明异于常人。举止娟好,肌理就如朝霞一般,十分鲜艳。眉妩间有作浅黛色(注意这一浅黛色,冒辟疆把其写在红楼梦中的晴雯身上)董小宛看见了,十分怜悯于她,私下对冒辟疆说:“是儿可念,君他日香 奁中物也”。吴扣扣性情厌恶铅华。到了十岁就信佛,守“木叉戒”,一直吃 素。跟随冒辟疆的母亲诵佛及念“金刚经”,晨夕不辍。所以冒辟疆认为她是 “再来人”。冒辟疆自从董小宛离开后,香炉名椀,拂拭无人,残月晓风,徬徨四顾,有空暇时,一直在想起董小宛说过的话,他的正妻苏元芳一直怂恿冒辟疆把吴扣扣收房作妾,冒辟疆始终不同意。到吴扣扣十三、四岁时,就留吴扣扣作为丫环。在书房服伺冒辟疆念书,冒辟疆教授吴扣扣诗词。吴扣扣一教就会,时常在屏风的侧面发出雏莺之声。她尤其爱读“文选”、“杜诗”,常常在教她杜甫的“北征”古诗时,只有三遍就可以背诵出来。而且是朗朗上口,不会遗漏一个字。所以冒辟疆会对她打趣道:“子所能解者,诗赋小致语耳。若经史大篇也能句读,我可以和你打赌,你若能,我就输一对金镯子给你。” 吴扣扣说“好”,冒辟疆随即从书架上取下一部书,这是《晋书·石苞传》,吴扣扣随即句读,没有错一个字。而且能解释其意义,应对如流。然后立即把冒辟疆的金镯子脱下拿去了。冒辟疆当时惊呆了,敬佩她有宿悟,谁知道这 “石苞传”的后面就是石季伦一传。绿珠坠楼,遂为今日之谶也(注意这绿珠坠楼在红楼梦中的五美吟中也有写这一情节的)。平日里冒辟疆和各位朋友 有唱和,到了晚上吴扣扣把稿子拿了去,对这些稿子加以评论,往往是十分恰当的。在去年冬天到今天夏天(顺治十七年到顺治十八年)冒辟疆居住在广陵(即扬州)(为什么要近半年的时间居住在扬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时是董小宛逝世的时间,董小宛是在八月逝世的,所以冒辟疆居住在扬州,得到的消息可以快一点。也可以认为冒辟疆是在避难,所以长期在外。可见董小宛在顺治十七年,事情败露,被孝庄皇太后逼迫死的)。在那段时间内,吴扣扣“间日以乌丝格子作簪花体讯问,冒辟疆是否平安”。(讯问是否平安,可见冒辟疆是在从事秘密活动,是有危险的恐怕东窗事发,故所以要“间日”,即每隔一天来探听消息是否平安)这种簪花体姿制明秀,点划遒媚。有朋友 看见了,都在妒嫉冒辟疆艳福非浅。冒辟疆绮疏旧萟兰数百本,有一天吴扣扣寄给他的信中写道:“见兰之受露,感人之离思。”冒辟疆手中拿着信,十分惊讶其意何等清丽。后来回到家中,问吴扣扣,你从哪里得到如此巧语?吴扣扣回答道:“此特江文通语”,“红兰受露”只是去掉了一个红字而已。你难道不知道吗?诸如此类的聪明慧悟之事不胜枚举。
冒辟疆叙说吴扣扣的人品大有异人之处。那就是几年以来,家中的一切出入都是经过吴扣扣之手,吴扣扣从来不私藏一钿,不私易一缟。有一天,吴扣扣拾到了几两黄金,全数交给了冒辟疆。这是冒辟疆的董姬的箱中之物, 冒辟疆早已忘掉了,已满是尘埃,但是封识依旧。冒辟疆笑着对吴扣扣说“你是一个旷达人,为什么有了宋老生学究气了。”吴扣扣正色对冒辟疆说:“你难道不认为女子中也有大丈夫吗?”冒辟疆羞愧了,连声谢罪。冒辟疆连年来一直忧患,吴扣扣则引以大义,曲相支拒,内怀远虑,回肠车轮。冒辟疆平日里的饮食服御,非要吴扣扣服伺才行。吴扣扣婉转奉侍,捷如盘珠。一家之中,上至冒辟疆的母亲,及妻子苏元芳,以及子弟,甥诸媳,都对其怜爱。吴扣扣从来不会以自此矜。下到府内外的诸仆佣男女,都视吴扣扣有加礼仪。而且吴扣扣自己十分谦卑,她的才识性情和董小宛没有什么不同(正因为如此,冒辟疆把晴雯当作了林黛玉的副身,这位吴扣扣就是董小宛的副身,也可以认为她就是红楼梦中的平儿,做事四平八稳。)冒辟疆记忆起了在春天,他俩在水绘园的堤岸前欣赏桃花,吴扣扣向冒辟疆索诗,说:“君生平言语妙天下,何独于小女子惜一言耶?”所以冒辟疆写了四首小诗赠送给吴扣扣。吴扣扣从来没有向冒辟疆索要过诗,这次索诗是极为稀有的一次。吴扣扣在生病前,撮唐绝句如“玉颜不及寒鸦色”之类,而且叫画师画之。这些都是闺房中的憔悴之诗句,也不知吴扣扣出于何意。有一天冒辟疆种了“白秋海棠”,苏元芳劝冒辟疆多栽几株,这时吴扣扣叹息道:“前人种花,后人看花,今日知又为何人计耶?正复何须作此。”
在红楼梦中有写道:
送白海棠帖
(第三十七回)贾芸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如亲男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
男芸跪书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第三十七回)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黃昏。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贾宝玉
秋容浅谈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楼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白海棠和韵二首
(第三十七回)史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这些白海棠为帖、诗以及和诗,正好弥补了陈维崧写的吴扣扣小传中的未写清楚,不明白的地方。从中可以知道这白海棠花是别人赠送的,十分珍贵,只有二株,不能如苏元芳之愿,可以多栽。在冒辟疆全集 P918-P919 中就是这位冒辟疆好友陈定生之子,也就是被其视作养子的陈维崧为“白海棠花”专门写了一篇赋。赋的前言中写道:在冒辟疆的斋中有白秋海棠花,陈维崧爱其姿制娟静而神理柔楚,乃为兹赋。
“厥名断肠,思妇所变,叶如其衣,花如其面,一云怨女,泪染所成,生于墙下,海棠为名。洵哀离之微物,而闺襜之幽情也”。这些文字和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所作的诗何其相似,也宜墙角也宜盆,这和“生于墙下”相同,这玉烛滴干风里泪和“怨女泪染”不是又相同吗?人为悲秋易断肠,这与厥名断肠思妇所变不是如同一辙吗?陈维崧所写的赋中还把冒辟疆比喻为公子,自己比喻为客人,所以用公子的口吻说出了对白秋海棠的看法:“仆本恨人,秋多悲气,秋临水以登山,人怀谗而畏诽,才人以薄命称珍,小物以伤心见贵。”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秋雨则朝朝界粉,秋风则夜夜飞霜,这和贾宝玉所写的“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相似。赋中写:“珠与玉兮泣黄昏,化为皓魂,宛尔芳魂。”这和贾探春写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有异曲同功之效。陈维崧在赋中写出了为什么冒辟疆喜欢白海棠花的原因:“至 于蔡琰无家,王嫱作客,永诀京华,长依蛮貉,寄血泪于琵琶,写哀情于笳拍, 紫台则山河俱缟,青海则关城尽白。”这就是把董小宛比作了无家可归只能在番子胡儿处奏胡笳十八折的蔡文姬蔡琰,比作了王昭君去和番,马上弹琵琶, 这“永诀京华”四个字非同小可,就是指在京城中死了,永诀了,再也看不到了,于是紫金城中传出丧哀,整个华夏大地山河都披上了丧衣,所有的城关都成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为之致哀,由此可见董小宛就是董贵妃,从陈维崧写的这篇赋也可以看出端倪。
陈维崧的赋中还写道:“倘作望夫石,月是形容,如过妒妇之津,雪为魂魄,莫不怀贞抱悫,绝类离瑕。”这和贾探春写的:“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在写作的心情上有相通之处。尤其是赋中的“倚微风而延佇,恐白日亡西斜。”和贾宝玉的“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玷怨笛送黄昏”相似,总之陈维崧写这篇赋是十分了解冒辟疆的心情和心思的,所以写出来的赋和冒辟疆写的红楼梦中的白海棠花的组合诗篇有许多神似相同之处,这是不足为怪的。也可能是冒辟疆看到了陈维崧写的这篇赋,作借鉴,演化出了白秋海棠的组诗。到了空闲时,冒辟疆问吴扣扣:“你一向吃素念佛,到如今为何不诵经”。吴扣扣回答:“诵经必须是出家人可为,如今我已经委身于你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说完,悄然不悦,这样使冒辟疆越加相信,吴扣扣无疑是“再来人”。如今捨冒辟疆而去了。冒辟疆说完这些话,哽咽得不能再言了。这使陈维崧也是泫然,不知如何办才好。这时江面上风大作,船忽低忽高,陈维崧提笔写下这篇小传。吴扣扣吃素,红楼梦中的晴雯吃素,两个人的年龄几相同,都是丫环,没有收房而且都是死于中秋节后二日,并且眉心处有浅黛色,这一切均都说明了冒辟疆把现实生活中的吴扣扣写进了红楼梦,塑造了晴雯这个漂亮勇敢聪明的丫环。吴扣扣17岁时在做冒辟疆书房丫头,她要冒辟疆写一幅斗方字给她,冒辟疆答应了。但一直到吴扣扣18岁死时冒辟疆都没有能履行承诺,这成为了冒辟疆的终生遗憾,所以冒辟疆希望常提及此事。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写道宝玉写斗方字。在旁金玥即脂砚斋嘲笑冒辟疆如今已是一个弯背老朽,已过三十年了。从时间上来看冒辟疆在狼山卖字是他19岁时。三十年前正是吴扣扣问他索要斗方之时。P877-P879
1661年(辛丑)顺治十八年,冒辟疆51岁。
冒辟疆的朋友陈弘绪为“影梅庵忆语”题词,冒辟疆在收到陈弘绪的书信之后,写了一篇题目为“陈子连珠题辞”的文章,文章中的文字也有隐微之处,即:“春天云暮,白也飘零,关黑枫青,人兮千里,广陵烟雨,遗恨于六朝。”白也飘零,就是指董白飘零在外,在哪里呢?在人兮千里之外,可见冒辟疆也明说了董白即董小宛如今死而在千里之外,广陵烟雨,遗恨于六朝,也就是指在扬州和董小宛分手了,所以遗恨无穷无尽。
冒辟疆还写道:“哀吟天宝之篇,叹息永和之序,言寻我友,陟江欲採芙蓉,锦鳞稀至,难传油素之辞”这些话好像是写给陈弘绪的,其实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董小宛的。冒辟疆把自己比喻为唐明皇,和杨贵妃一别了,又有王羲之写兰亭序之浩叹,言寻我友,好像是在说给朋友听的,其实其目的就是“陟江欲采芙蓉”,这芙蓉就是青莲,就是董小宛,因为青莲是董小宛的字。这陟江欲采芙蓉和康熙在1684年10月底到达如皋,所写的抄录朱熹的诗句“陟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相合。这手迹耸立在如 皋的皇华亭上,此亭在“三台山”山旁建造了一座御书院御书的雕刻石碑供 奉在寺院内,如今该御书院的大部分古迹不复存在,但寺庙内的老银杏树依 旧迎风摇曳,向世人叙说那段历史,关于康熙抄录的那首诗,此处不作详细展开,在“冒辟疆与康熙”一书中有剖析。现只作简单解注:很有可能康熙写 此诗是受到冒辟疆的影响,朱乃朱氏大明熹与熙同音同义且相通,帮抄录朱熹之诗意味是康熙自认是大明朱氏之后代,因为崇祯死于 1644年3月18日,康熙生于十年后1654年3月18日,两者何其巧哉,在红楼梦中把王熙凤的女儿取名巧姐,其涵义就在此。“陟江采芙蓉”在冒辟疆的诗中化成了陟江欲採芙蓉。“十反心无斁”常言道一日三省,康熙一日十省尚无厌弃,可见康熙之忠,无极翁即“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从此诗句可知康熙念念不忘的是青莲,是董氏姐妹,最后一句“深衷谁人识”也就表明康熙对姨妈和母亲的衷情不能表露,只能深埋在心中。关于无极翁既是指周敦颐,也是指冒辟疆,因为冒辟疆把自己比喻为曹植,把董小宛比喻为甄宓,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洛神,而甄宓出生在中山无极的官宦家庭,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唸到其母贾敏的敏字时改唸成宓,从而可以看出端倪,康熙是知道自己的生父和生母以及大姨之间的情愫,故而称冒辟疆为无极翁。很有可能冒辟疆对朱熹写的诗十分欣赏,所以康熙1684年来如皋认父时,冒辟疆要康熙留下御笔墨宝,推荐了这首诗。
冒辟疆写这些文字是动了真感情的:“鲛人夜泣,光摇沧海之波,织女秋寒,采动银河之锦,悼美人兮不来,金井银床,伤迟暮之难晤,十年梦断于辘轳,一日肠回而荏苒”。这十年梦断于辘轳,辘轳上上下下,那就是董小宛离开冒辟疆是在顺治七年,而董鄂妃死在顺治十七年,两者相隔正好十年,所以在时间的节点上是合拍了。这样在影梅庵的董小宛的衣冠冢上也就以把董小宛的姓字题上去了,从而可以作为董小宛是董贵妃的例证,再从“金井银床”四个字以及“美人不来”四个字中,可以看出董小宛就是居住在皇宫,这是满清后金的深井,董小宛出不来了,一直至死。(P883-P884)
1662年(壬寅)康熙元年,冒辟疆52岁。
冒辟疆的诗友冯恺章还写了一首诗文,题目是:“依前韵调长至书怀呈巢民老年道兄: “诗文中句子“野蚕抽茧,嶰管初回寒谷里,含宫绞铺绣添还浅”。这是说民间草民其实就是野蚕,抽出来的蚕丝都成了宫中的绣纹衣了,这是指董小宛 一步登天进了宫。这诗文的后面还深怕别人不解,又添加六个字”知其日, 线长展”就是表明在进宫的那一天,施展了长线成了贵妃。诗文继续写道: “壮怀肯慕时荣显。”当上了贵妃不然荣显无比,但是董小宛即是“任平生, 铁心难化,石肠匪扁”可见董小宛对冒辟疆是一片忠心,是铁是石不会化,也不会被压扁的。诗文的后面一句为:“世上纷纷马共鹿”就是说世界上的人们 纷纷是指鹿为马,是人云亦云。其实哪里知道事情的真相,正是“追悔东门黄犬,叹今古,几人能免,且问林泉寻胜侣”。可以向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向潇湘水去寻找自己的胜侣。P1205-P1206
1662年(壬寅)康熙元年,冒辟疆52岁。
王士禛在这一年中给冒辟疆写了八次信,有五月、六月、九月以及秋天各一封,冬天四封。王士禛在六月份写的信中说遥忆冒辟疆暨其年,谷梁、青若诸子坐在水绘庵中,鱼鸟亲人,不翅作羲皇上人之想,青若昨匆匆亵去,殊以为歉。这亵去即被捕,没有了顺治和董年作靠山,冒辟疆就遭殃。此处的羲皇上人就是指冒辟疆。冒辟疆的诗友称冒辟疆为羲皇上人,冒辟疆也自称为羲皇上人,羲皇即是康熙皇帝,熙与羲非但音近而且意同,在如皋把父母称为上人,故康熙的生父就称为羲皇上人,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甲戊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 红楼梦中的香菱即是暗指董年关于这一点将在“冒辟疆与康熙”一书中有详解。知道羲皇上人是谁脂砚斋说就可以明白著书的年代从而可知谁是红楼梦的作者,冒辟疆不但自称是羲皇上人还自称是“八千岁”是“遗种老人”而这些情况都是被隐去的事,所以在红楼梦中的“甄士隐”其实就是“朕事隐” 把康熙之事给隐去了。P979
1662年(壬寅)康熙元年,冒辟疆52岁。
蒋平阶在壬寅年秋过访冒辟疆赠歌一章,还作长歌一首志喜,这首长歌中有一句为“堂上书装红玳瑁”值得注意,就是说在冒辟疆的书房中有一本书,是用红玳瑁装的,这不是写宝玉黛玉双玉为“玳瑁”的红楼梦吗?玳为代,瑁为玉字边傍加冒,即代替冒辟疆的宝玉,其中含义就十分明显了。可见蒋平阶已知冒辟疆开始写红楼梦了。P1169
1663年(癸卯)康熙二年,冒辟疆53岁。
张自烈为“冒辟疆省亲兼游衡岳诗草”作序。序中写道冒辟疆著“梦记”。
根据《冒辟疆全集》P393 所载的梦纪说是写于戊寅年,那就是1638年崇祯十一年,冒辟疆只有二十八岁,但是在冒辟疆写的纪梦的最后一段文字中就可以知晓张自烈写这篇文章不是写于1638年。“纪梦”这一篇文章的最后的文字是“幼弟裔刻”感应篇后,屡请付梓,因简、旧稿付之。时老母马太恭人正七十五矣。老母七十五岁,那么冒辟疆是五十六岁,从而可知这篇梦记是刊于丙辰年,也就是1666年,即康熙五年。那时冒辟疆写红楼梦也已经十年了,可能外界已有影响,所以在事隔二十六年之后,把其旧稿翻出来刊印,而且注明是那个要上告他通海及写反书的庶弟冒裔要他刊印的,这样可以堵住冒裔的嘴,同时也可堵住外界的流言蜚语。而张自烈写序也应是在1666年之前几年即康熙年间,他说冒辟疆带了其幼子前来,那时幼子很可能是丹书(丹书生于1638年3月2日),如果是丹书,冒辟疆在二十八岁时遇见张自烈,那时他根本没有带了儿子,他的儿子刚刚出生,如何在衡阳。冒丹书是苏元芳怀孕七个月就出生的早产儿,冒母是随着冒父上任的,苏元芳留在如皋,所以说不可能冒辟疆带了幼儿前来。再者芑山地处襄阳南部,冒辟疆省亲只到过衡阳,没有去襄阳,所以说显然这次在砚山相遇肯定不是在省亲的明末而是在组织洪门时的清初。在明末他游山玩水长达几个月,当时还和陈圆圆定下百年好合之契约,去双成馆会见董小宛,所以说他和张自烈碰面肯定是另外一次,时间最有可能是康熙年间。
张自烈生活在三湘大地的芑山,冒辟疆和他相隔千里,要相见谈何容易,根据冒辟疆的年谱他只有康熙十二年下半年,十三年时冒辟疆才在三湘大地,所以说张自烈看见“梦记”不应该在戊寅年,即1638年。而可能在康熙五年之前几年。也有一种可能是在康熙十二年下半年,他带了儿子丹书去的,这梦记是在丙辰年即1666 年刊印了,但是在以后的再版时,把张自烈的序加了进去。而且序经过修改,在时间上和情节上不协。张自烈写的冒辟疆带了幼子丹书,可见幼子决不是婴孩,是一个能见客之人,那只能是康熙十二年下半年,冒辟疆带了丹书为配合吴三桂反清,前来联络,组织洪门,予以响应吴三桂的三潘反清。张自烈发现冒辟疆写的红楼梦是反书。冒辟疆自己也承认是他写的红楼梦的,由于这是一本反清复明的社会政治小说,险恶的外部环境使冒辟疆对他的诗友也是吞吞吐吐欲罢还休的态度,张自烈知道问题很严重,所以一直板着脸,要质问长久,冒辟疆方才半掩半吐地说出了书名是“梦记” 也就是记“红楼梦”,和“石头记”的简称,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一帙,何为一帙?首先得了解“帙”的字义,帙是包书的套子,用布帛制成,即一套书为帙,陆德明写的经典释文序“辄撰集《五典》《孝经》《论语及“老”“庄”“尔雅”》等书合为三帙,共三十卷。”所以说一帙有十卷,这十卷并不是十页,所以说一帙书是很厚的一本书。在吱吱唔唔中说不清楚,张自烈也知利害关系甚大,不便追根刨底,问个清楚,反正大家心照不宣,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笔名为曹雪芹的人写了红楼梦,而真正的作者隐掉了,红楼梦连书的题目和作者的生平都没有暴露出来,其中辛酸苦楚可想而知,冒辟疆难免要掩面而泣。P763-764
1664年(甲辰)康熙三年,冒辟疆54岁。
冒辟疆为“王自牧集社诗”写序。
冒辟疆在序文中说在乙巳,丙午(1665、1666)冒辟疆都是乘着舟船在邗江和王自牧多次会面。从中可以看出全集中 P366 中标题“王自牧集社诗序”下面所注明的“甲辰”年份有错,应该在丙午年之后。
冒辟疆认为自牧可以“揽其微旨,会其全神,含英茹华而集其句”。冒辟疆认为自己是“我取古人之心而谋之,若古人先取我心而代谋之,我取古人之心而合治之,若古人先我心而分治之,”冒辟疆说其父亲放弃仕途只沉缅于吟咏,喜集杜(杜甫)诗,有陶(渊明)之爱好。而冒辟疆更具有杜癖。从总角开始(即从幼年开始)一直到白首,手披目诵,已竟数十遍,便是不能像王自牧那样运用杜甫之诗如此融洽浑沦,范金集翠,所以说冒辟疆认为自己和王自牧为神交。”
冒辟疆喜爱杜甫的文章,在红楼梦中有体现:
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里有条颇长也颇怪的脂砚斋批语:“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兖州少陵台有子美词(祠)为郡守毁为己祠。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因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陆(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己祠,旁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间,太守取之不尽生欢颜,公祠免毁安如山。读之感慨悲愤,心常耿耿(梗梗)。”接下去又写道:“壬午九月,因索书甚急,姑志只于此,非批《石头记》也。”为续《庄子因数句,真是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另开生面之文,无可评处。”
这绝不是有些红学专家所认为的, 因为脂砚斋要写下读另一本书的感想,找不到别的纸,就随便拿了她珍爱的《石头记》抄本,只当是“借来一用”。她是话里有话。贪官酷吏连被尊为“诗圣”的杜甫都能毁其祠占来私用。“才人之厄”真令人痛感“白日无光天地黑”。她是借赵香梗这本笔记里的这个记载,来影射她自己所遇到的情况。什么情况?“索书甚急”。谁来索取?她隐去主语,肯定是有难言之隐。那索书的目的何在?恐怕跟那位郡守一样,是要把才人的祠堂毁掉变成自己的祠堂。这当然是个比喻,实际上就是要搞文字狱,要毁掉雪芹的真稿。这条脂批对了解红楼梦八十回后真稿“迷失”及伪续出现的情况,提拱了一个可以深思的线索。为什么这般说呢?
这是因为冒辟疆确实是“杜甫迷”,具有“杜痴”之称,另外他在赴南岳省亲时途经兖州(注意因为其父在兖西任职,故其弟取名为冒兖),看见了子美祠堂一付颓废衰败的景像十分感慨,所以会一直和其爱姬也就是脂砚斋谈及此事,故而脂砚斋在壬午年间会写以上这些作为批语的文字。
再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要结合冒辟疆家中所发生的情况来看待这些文字。
那就是冒辟疆的宗祠。因为冒辟疆的庶弟冒裔是个不求上进的赌棍。他乘冒辟疆不在家,把冒家宗祠逸园给卖掉了。待冒辟疆得知,木已成舟,所以令冒辟疆十分感慨。他在兖州看到杜甫的祠堂遭毁,联想起自己家的祠堂的情况,当然感慨甚多。壬午年为1702年,此时冒辟疆已逝世十年,董年在1702年的年底逝世,冒辟疆逝世后,康熙出资千两,冒辟疆的堂叔冒蒙求奉旨把冒辟疆所居住的房廊改造成似宫殿的祠堂,此时脂砚斋经过十年,增删多次,把红楼梦一百廿回的巨著完成,有可能康熙知道后,索书甚急,因为康熙要御目亲览,所以脂砚斋五次增删。P366-P367
“后芜城赋”和“好了歌”何其相似
1664年(甲辰)康熙三年,冒辟疆54岁。
冒辟疆写“后芜城赋”:
他对曾经繁华的扬州如今已是一片荒芜感到十分痛心,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让后人了解战后的扬州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景像。真可谓“四怅白云兮宫殿颓,丘陵草莱兮松柏摧,城上乌啼兮声哀,令人悼怅兮伤怀。”
这和红楼梦中第一回中的“好了歌”及其注解何其相似,相似,当然不是用字遣句相同,而是含义相同。这好了歌及注解就是“后芜城赋”的翻版, 首先请观看一下,文采四溢的“后芜城赋”。
试望南州,云拱神京。周绵江海,駊騀丘陵。四会九突,五达峣峥。天分牛女,地轴昆仑。是以广衍沃野,周池浚洫。都城千雉,层楼百尺。峮嶙结嵎,彦峭绳直。虹采委蛇,墨阳厉革。攻守齐备,高卑不一。邑屋烂熳,工贾纷集,固护永基,君民咸益。加以鱼盐富金,锡繁修世。休命冈陵,永存其中。耽耽帝宇,煌煌绮栊。玉填金壁,铁凤苍龙。殊形异制,渥彩流虹。更有崇楼间阁,别寝离宫。裛以藻绣,茝若椒风。张吴歈之繁会,乐郑舞之蹁跹。逸游妙戏,巧捷连翩。至于紫愰通河,翠帘引月;银缸烁曜,金络蝉联。青娥皓齿, 兰仪令颜。又若石桥吹台,罗幕屏。靓装袨服,游览郊坰。连舆接席,解带披襟。当兹全盛之日,诚愉乐而多情。岂越历朝而下,值丧乱之屡经。何当六百馀载,更烽烟之未宁。僭锋以格斗。焚琬琰于疆场。狼烟日炽,天堑罗殃,怒雨惨烈,迅风飘飏。虎臣棱威而燻灼,孤忠硕画以怆惶。势分鱼贯, 陈列雁行。岂八灵之震慑,奈九峻之苍茫。兵戈震荡,甲士流亡。青燐荧荧, 白骨如霜。丛萝弥蔓,榛棘旁唐。琼台少色,月观无光。柳衰隋苑,钗没雷塘。木魅晨走,山鬼夜藏。楼台既倾圯,城郭复凄凉。时会变化,天运靡常, 人生视此,能不悲伤。若夫东阁西亭,重栾湮没。钓台舆浦,磴道已灰。周览者抚軨轵而伤怀,吊古者望曜灵而心摧。伊郁谁诉,对此盘迥。乃遗音莫按, 夜月春花。陈娥隋艳,尽委泥沙。既伤反侧,后此空嗟。我心孔棘,曷为可已。忆文选之楼,怅太傅之里。遗风欲追,怅惘徙倚。俯念今日,埃尘莫起。柳垂荫。车渐止,月满桥,歌才始。梅花芍药,赖有骚人。云山甘泉,徒存旧址。山川改色,于邑若何。赋此已终。复作《芜城之歌》。歌曰:[四怅白云兮宫殿颓,丘陵草莱兮松柏摧。城上乌啼兮声哀,令人悼怅兮伤怀。]
在欣赏过这篇佳作之后,再看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和注解肯定会产生同感,二者相似,从而得出结论,冒辟疆就是著作红楼梦的原作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可以说在冒辟疆的笔下写了红楼梦中的这些文字时,他肯定回想起当年在南京秦淮河畔,在桃叶渡,在秦楼楚馆狎妓、听曲、饮酒、写诗、作乐的盛况,他会想起扬州的郑超宗的影园、想起瘦西湖、想起二十四桥、想起扬州所特有的“养瘦马”。当然写着写着,在他的面前会展现出在1665年所看见的战后一片荒芜的扬州,虽然已经过了相近二十年,但是扬州仍是满目疮夷,令人不堪入目。P360-P361
1664年(甲辰)康熙三年,冒辟疆54岁。
冒辟疆写“宣铜炉歌”:
在文章中写道:“忏阁仍毗陵邹郑臣虎先生供吴道子观音真迹处,每与先生阁前鉴赏宣炉,自天鸡圆鼎外,凡六七种,余有别记同,余最妙一二,统散失于甲申,乙酉。”
从以上文字可能看出冒辟疆在毗陵处有好友,在全集中有许多处提及毗陵,而且毗陵是他最刻骨铭心之处。冒辟疆和陈圆圆八月中秋共度良宵在毗陵的江边舟船上。冒辟疆遣送董小宛到长江的龙船上,和董小宛在毗陵折柳分手。冒辟疆在写红楼梦时会把宝玉出家消失在白茫茫大地之中,把这地方写在毗陵。此外,可以看出冒辟疆确实是一个收藏鉴赏大家,所以冒辟疆在写红楼梦时,把红楼梦的各种珍物异宝都会写得入木三分。所以红学专家认为只有古物鉴赏家才会写出这么刻画仔细的文章。P429-P430
1664年(甲辰)康熙三年,冒辟疆54岁。
冒辟疆的朋友施润章、邹祗谟、吴国对、钱鼎瑞、董黄、金是瀛、彭师度、董俞、董以宁、黄虞稷、叶奕苞等人写“逸园放生池歌”,根据诗歌的内容得知水绘园已荒芜,而且被人强占豪夺,水绘园在康熙三年被查封,到四年,冒辟疆在大大缩小的地块上作了修整,作“水绘庵修禊纪”。另外从邹祗谟的诗中:“君不见昆明水战旌旗朽,濯龙孤树亦何有”,这“濯龙”孤树虽然是二座园林的名字,但是暗指永历帝作为根据地的昆明已被清军占领,永历作为一株孤树,作为一条龙已束手被擒,被弓勒死了。为期十八年的永历皇朝覆灭,此时正是康熙三年,所以可以断定这些诗是写在康熙三年。而且是永历帝死之后。”
施润章是方以智的好朋友,和曹寅也是朋友,和冒辟疆也是至交,他在诗中写道:“仓桑万事难见陈,桔槔作崇连强邻,挺叉横网日无厌,枯鱼入肆空悲卒。”施闺章作为官一方的父母官也只有徒叹奈何,所以只能写下:“主人意气无所惜,长叹抚雁嗟世泽,虬龙一朝不自保,讧汉飞腾限咫尺”。言语之中就是如今冒辟疆的靠山没有了,一朝不自保,能有什么办法呢?纵然江汉飞腾,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这是朝廷来查封的,他这小小芝麻绿豆官怎能阻止强邻的豪夺横占,弄得不好要引火烧身,所以最后只能爱莫能助叹一声:“呜呼,眼前兵甲高如山,放生杀生皆等闲,昆明、太液复何有,为尔作歌长留天地间。”
邹祗谟写的诗中有句:“县官屡过复谁诰,横鬐鼓沫将安逃。”就是说施润章作为县官屡屡经过,又有谁来过问此事,可怜这些鱼如何能逃脱被杀的厄运。
吴国对写:“四十年前,人鱼俱乐,四十年后,鱼苦人觉,巢民悲忍,泪如水落。”
其它的一些诗友所写的诗无非是希望冒辟疆看开一点,“君不见冯灌弹铗孟堂门,市义千秋知报恩。”董俞的诗中写冒辟疆在“绛烛绳床晓著书”。可见冒辟疆在四十七岁开始写红楼梦,至此已七年了,已被董俞知晓他在写作。而且著书是秉烛直至拂晓。P1105-P1110
1665年(乙巳)康熙四年,冒辟疆55岁。
杜浚在五月份坐在湘中阁中看雨景作诗和冒辟疆。
诗中“何处动乡情,湘中阁前雨,极望犹嫌雨点稀,天涯双泪潸然补,此中端不异湘中,湘水湘烟事事同,烟里一枝疑晚霁,却看乃是榴花红,榴花自燃竹自湿,万竿尽作湘妃泣,更洗新桐叶斩齐,阴森只许黄鹂人,可怜楚客谈无言,窗外又闻急雨喧,此际思乡但求似,安得一个啼哀猿。”
在这首诗里充分体现了冒辟疆此时的悲情,因为潇湘雨下得太稀了,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哀伤,所以还要加上两行热泪。这榴花红是指什么呢?这和红楼梦中的正册判词之二“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相合。
“榴花”句:榴花似火,故用“照”字,以石榴花所开之处使宫闱生色, 喻元春被选入凤藻宫封为贤德妃。董小宛被封为贤妃所以冒辟疆在贤妃中间加了一个德字。这里用《北史》的故事,北齐安德王高延宗称帝,把赵郡李祖收的女儿纳为妃子,后来皇帝到李宅摆宴席,妃子的母亲宋氏送上一对石 榴。取石榴多子的意思表示祝贺。册子上所画的似乎也与宫闱事有关,因为“弓”“宫”,谐音“橼”可谐“缘”,也可谐其名“元”。
由此可见杜浚极有可能看到过红楼梦的原始稿中的正册判词,不然怎么会在潇湘雨,潇湘竹中突然写出了榴花,而且冒辟疆陪董小宛在盐官鸡笼山荷锄葬花正是 1645 年石榴花开的时候。榴花自然落地,也就是燃尽了,这和红楼梦中第二十二中春灯谜其四相同。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是针对元妃的,当然也就是针对进了宫的董小宛,冒辟疆把董小宛有些事情移植到红楼梦中的元妃身上。
“能使”句: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辟邪,所以说妖魔丧胆。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身如束帛:形容爆竹像一束卷起来的绢帛。又合形容女子身材,如战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和汉末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中皆有“腰如束素”语,而“束素”也可说“束帛”。气:声气,气势。也是物与人两指的。回首:既是回头间、转眼间之意,又隐“死亡”,因“回首”是佛教称俗人死亡的魄词。书中有此用法。如第五十四回:“袭人道:正是我也想不到能够看着父母回首······’”脂评中也用“回首时无怪乎其惨痛之态”(庚辰本第十六回)来形容王熙凤死时的情景。
一响而散的爆竹,恰好是贾元春富贵荣华瞬息即逝的命运的写照,这已毋须多说。《红楼梦曲》中元春曾以自己的死为鉴,劝父亲赶快从官场中“退步抽身”,脱免即将临头的大祸。在她入宫为妃、煊赫飞腾之时,敌对势力亦即所谓“妖魔”,因贾家忽然得到皇亲为靠山而曾震恐得“胆尽摧”,也就不难理解了。见到过后半部佚稿的脂砚斋说元春之死是“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己卯、戚序等本第十八回批),正可帮助我们理解贾府“一败涂地”真正的原因。
正是董小宛和董年进了王府,后来进了皇宫,所以冒辟疆才会有钱买田地造水绘园,并把银子藏在逸园的祠堂中。而且受到皇帝的恩宠,赐衣、赐玉、赐大内的物件。但是董小宛一死,顺治一出家,朝廷立刻就翻脸,康熙初年由孝庄皇太后执政。冒辟疆的日子着实难熬,害得冒府没落了,冒辟疆的庶弟冒裔派人去挖地三尺。冒辟疆家道属中康人家,因是清簾之家,开销又大,所以外强内干。再加上几年赈灾,把首饰卖了,当了,冒辟疆在送董年北京之后,收到了一笔钱用作于省亲建园林。那时正值兵荒马乱,江南的园林一座座毁于战火,如扬州郑氏影园就不复存在,哪有人会大把花钱去造园林。只有如皋冒家。而且冒辟疆的父亲负责建造园林,还被四邻八舍咒骂,使冒辟疆的父亲有苦说不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产生,最后导致早死。P1194
1665年(乙巳)康熙四年,冒辟疆55岁。
陈维崧写诗祝贺冒辟疆娶蔡含为妾。
其中诗句:“新得佳人字莫愁”这和毛师柱的诗句相同,另外有二句:“钵池打浆佳如许,三月风光胜石头。”这石头是什么意思,是红楼梦石头记中的石头吗?是红楼梦中脂砚斋批语中的批为石兄的石头吗?是红楼梦中第一回的石头,还是镌写了故事在身上的石头?这一点可能陈维崧心中明白,写给冒辟疆,他也明白,其实蔡含也明白,她嫁给冒辟疆就是要帮忙冒辟疆完成石头记即红楼梦这部巨作。P1199-P1200
1665年(乙巳)康熙四年,冒辟疆55岁。
冒辟疆写了寄怀严髻珠并讯问宋本杜的诗,诗句为“一别俄惊廿五年, 半塘兰雪拥华诞,身同败箨秋风后,人是遗黎天宝前,出世久参黄蘖偈,庚生唯结石头缘,杜陵秘本传灰劫,曾与仍留忆宋笺”,在诗的后面有附文”癸未夏(1643年夏)髫珠以文太史手阅宋板杜诗相赠,夫人惜为奁中家珍,复索去,至今极不能忘。这首诗的一句诗“庚生唯结石头缘”值得注意,死而复生之后,只有与石头结缘,就是说他是在化毕生精力书写石头记即红楼梦。而且冒辟疆回忆起曾居住在苏州半塘双成馆中的董小宛,似兰如雪,是香雪之人做成的,而今成了败箨。这箨是竹笋壳,可见冒辟疆把董小宛比喻潇湘妃子也即潇湘竹。P253
1665年(乙巳)康熙四年,冒辟疆作“水绘庵修禊记”。
关于水绘庵的情况,冒辟疆的诗文中有提及,即在康熙二年被清廷查封, 左邻右舍又强占了一些地块,本为是百亩之在的地方,到了康熙四年,只剩下数十亩。且看冒辟疆在康熙四年所写“水绘庵修禊记”(“禊”为古人消除不祥之祭,常在春秋两季于水滨举行,阴历三月三日上巳修禊)到了仲春王阮亭来信问道:“其年(陈其年)已来,潜夫无恙,今年三月当过洗钵池作洛水戏也。”
冒辟疆是把水绘园中的水池当作洛水,还是在想念他心目中的洛神即潇湘妃子董小宛。所以冒辟疆的诗友也把洗钵池称为洛水,在水绘园有歌儿演“紫玉钗”“牡丹亭”数剧,这和红楼梦中所说及的演“牡丹亭”剧相吻合。 P396-P397
冒辟疆题方嘉客先人倚庐图后。冒辟疆写道他回忆起在癸酉年(1633)春天,其父迎养祖父、祖母到“南考功署”。凡是饮食,必须由其母马恭人亲手调理,然后呈进。而且其老母事舅姑也是终身如同一日。冒辟疆的祖父最喜欢看琵琶记“全剧,许多人都很惊讶。在红楼梦中冒辟疆也写及琵琶记。其祖父对“厌糠”“奉药”二句最为欣赏,认为是孝妇。而且其祖父也常自悼,因为祖父初仕以令谒选,留在京城,所以没有送冒辟疆曾祖的终,常引以为憾。后来冒辟疆的父亲扼守黄河, 其祖父易箦,其父也没有和祖父永诀。所以冒辟疆父亲终其身抱终天之恨。到了清朝,姜公极力推荐冒辟疆出仕朝廷,冒辟疆坚决推辞,而父亲 65岁时寿终。如今老母七十七岁了。冒辟疆说自己之所以不出仕朝廷,主要是为了尽孝。其实这仅是托词,因为真正原因还是在于他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反清复明的大事业。P414-P416
1665年(乙巳)康熙四年仲春,冒辟疆55岁。
王阮亭给冒辟疆写信道:“陈维崧已来,潜夫也无恙,今年三月要来洗钵池,作洛水戏也。”可见冒辟疆一直是把洗钵池当作洛水,从而把董小宛视作洛神即潇湘妃子。到了二月底,王阮亭果然来了,冒辟疆心中十分高兴,王阮亭对冒辟疆说你不践言,有如此水。时年王阮亭已是八十五岁的老翁,体内有“小恶”都已几个月了。冒辟疆准备好轿子和船只尽情游乐。在去年夏天,冒辟疆和陈维崧赋“六忆”长歌感叹水绘庵棒芜已久,只剩空壳濛数十亩,而且回环故道不通,而到今年,故道已通,陟小三吾,踞月鱼基,小饮数巡复回。王阮亭十分高兴,对冒辟疆说“今日之集,诗不限韵,人不一体,各踞一胜,宾主不相顾”。王阮亭选枕烟亭左因树楼,冒辟疆居寒碧堂东偏湖中阁,毛亦史、许山涛以及陈维崧和嘉禾则在小三吾。轻舟委浪,往来于烟波云水间。王阮亭以五字见许,吩咐冒辟疆作五言律,毛亦史作七言律,丹儿为五言绝,许山涛为七言绝,陈维崧与嘉禾为五言古,而七言古则归属于王阮亭,王阮亭垂足而坐在楼上,隐囊侧帽,望如神仙,俄顷摇笔已写出七言古十章。一气倾注,首尾无端,大海回风,神龙不测。其兴浓浓,正是兴酣淋漓,几欲乘风而去。当时天将暗,乃开寒碧堂,命伶人演“紫玉钗”和“牡丹亭”几部剧本。直到二更天,用红碧疏璃灯数十枚,或者放在山巅,或者置于水涯, 高下低昂,晶莹闪烁与人影相凌乱,横吹声与管弦拉杂,忽然从山上飞起了棲鸦,簌簌不定。王阮亭说,此何异罗星斗而听缑笙,夫胜游之难继,而叹会之不可常也,昔之人已言矣”。这一情况冒辟疆把其写在了红楼梦之中,那就是宝玉和众姐妹畅游大观园时发生的情况两者何其相似。P860-P861
1670年(庚戌)康熙九年闺春二月中浣之二十日,冒辟疆60岁。
龚鼎孳写“恭祝辟疆盟长兄偕元配苏孺人长嫂六裘双寿序”,龚鼎孳的祝寿序文写道:“庚寅春夏之交”,也就是20年之前的1650年春夏之交的事,龚鼎孳说他要北行,所以到邗江买船,当时冒辟疆也来到了。明灯对酒,徵歌度曲,一连四十个夜不休止。那时龚鼎孳三十六岁,比冒辟疆小四岁。他为赋长歌数百言,即酒中引满为寿。题曰“金阊行”这篇文章以后在海内传开(其实这篇文章就是写董小宛的始末,可见在冒辟疆40岁生日之时,董小宛和冒辟疆之间的关系就告一段落,因为龚鼎孳加了这“始末”二个字,就是自始至终之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而且题目是写金阊行。“阊”为“天门”,也指皇宫,金即后金,金阊行就是行到后金的皇宫中去了)龚鼎孳是冒辟疆的好友,冒辟疆的二个儿子前后在北京长期居住在龚鼎孳的家中,龚鼎孳还把冒辟疆的二个儿子作文给皇上看,受到赞许,一个平民百姓的二个儿子写的文章有什么资格会有如此高的待遇。龚鼎孳担任尚书之职,是个大官, 相当于如今的部长,他在序文中说:“兵戈甫定,犹能历历见诸梦游欤,乃至北寺之刊章,复壁之逃名以及盲风恶浪惊心动魄之株累,澜回帆正,酌酒渔歌,或未能忘情于痛定欤。”
这些话写在兵戈甫定四个字之后,就是指冒辟疆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武装斗争,后来发生的事情虽然是历历在目,但是犹如在梦幻之中。
尤其是那句“复壁之逃名”五个字,应该对应怎么样的事情呢?冒辟疆的好朋友,也是冒辟疆的父亲结拜兄弟的蔡孟昭,孟昭的女儿蔡含后来嫁给 冒辟疆为妾,这个蔡孟昭是苏州人,他的家有复壁,曾经暗藏过被清廷追捕的冒辟疆的姐夫,是冒辟疆把其姐夫藏在苏州。而当多尔衮要追拿董小宛, 说其是逃出来的歌妓,追查到冒辟疆家时,很有可能冒辟疆把其藏在了蔡孟昭在苏州的家的复壁之中,所以会有“北寺”这两个字出现,表示这复壁是在苏州的北寺。这和红楼梦中所说的忠顺王派人找贾政索要伶人蒋玉菡,说 是被宝藏起来了相似,可能就是出于这一生活作原型的,所以龚鼎孳会写出: “以及盲风恶浪惊心动魄之株累”,冒辟疆家遭到了株累,被抄家并有被挖祖墓的风险,最终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如冒辟疆献出了董小宛,再接着多尔衮暴死,继而献出了董小宛妹妹董年,董小宛成为皇妃最后成为皇贵妃最后被 迫自尽,这一切对冒辟疆说起来都是盲风恶浪,惊心动魄之株累。但是到了 后来风平浪静了,可以酌酒渔歌,这时痛定思痛,尚不能忘却当年之痛。董小宛藏身在苏州北寺的复壁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藏在毗陵或藏身在钱谦益柳如是的别墅中。P811-P813
1660年(庚子)顺治十七年,冒辟疆50岁。
张明弼写悼念文章。
在文章中还点明了:“董小宛年仅二十七岁,以劳瘁病卒,其致病之繇与久病之状并隐微难悉。”请注意冒辟疆也亲笔写董小宛是二十七岁,而不是二十八岁。从而可知董小宛是顺治七年进京,而不是顺治八年进京。不打自招了。为什么在“董小宛的传”中会加上“隐微难悉”四个字,既然是病卒的,那么病情等情况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写清楚,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从《冒辟疆全集》来看冒辟疆为人,其性格脾气直爽得很,除非关系到不能为外人道哉的秘密,他都会写得详详细细,交待得明明白白。所以说这四个字,一旦写出来,就有天大的秘密泄露出来,只能秘而不宣。一宣佈,将有灭顶之灾。这个秘密就是董小宛没有死,而是进了宫。这和红学专家认为《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没有死而是进京了相一致。因为秦可卿的棺材是樯,而“樯”在脂砚斋的脂批中指出为“船具”,也就是桅杆。可见秦可卿是乘船北上进京了。琴牧子曰:“姬殁,辟疆哭之曰:‘吾不知姬死而吾死也。’张明弼说:“父母存,不许人以死,况祻席间物乎,及读辟疆《哀辞》始知情至之人,固不妨此语也。”这固不妨此语的此语为何语,即“不许人以死”而这五个字足以说明没有死。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熟知内情的人在字面上就会理解成“吾不知姬死”,只取这五个字,也就是冒辟疆明确告许大家董小宛没有死。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有这么几个字“棲山水者,十年而不出,其朝光夕景,有以日酣其志也。宛君其有日酣冒子乎?虽然,历之风波,疾厄,盗贼之际,而不变如宛君者, 真奇女,可匹我辟疆奇男子矣。”
这就是说董小宛这奇女子真可以匹配冒辟疆这奇男子。为什么要写十年而不出,因为过了十年正好是顺治十七年,即董贵妃在这年八月份死了。董小宛在这时才是真死了,所以张明弼要在这时写文章悼念董小宛,这也正是张明弼写这篇文章的背景。P874-P877
《影梅庵悼亡题咏》董如君诗 P626 页
“南国有佳人,耿介怀好逑。冶容妙无方,流韵清且柔。置身偶失所,流涕倡家楼。回顾陌上人,草露等悠悠。弦歌且不屑,宁媚衾与裯。眷念同心人,宛转使我愁。(一解)我愁抑何极,寝兴徒反侧。千里远相知,离居限南北。何况客游子,情思一何逼。金石固难要,凫藻犹未得。结言在终朝,矢愿同比翼。(二解)。比翼欢有日,疾飚起无时。辛勤孤灯下,三复行役诗。君子虽有怀,聊自岁月欺。音问久为隔,朅来顾有违。驱车金山顶,弭节江水湄。感彼行路人,谁不称令仪。(三解)。令仪不可希。良会尤难期。从亲千里外,握手临路岐。中情虽有结,岂得申所私。孰知磐石心,喜运不我移。珊珊曳裾至,白首愿追随。(四解)。追随历九秋,乐味同晨暮。岂徒谢铅华, 织素犹如故。婴忧浙水滨,遘患长江路。输力竭忠贞,陨身委朝露。哀凤起翱翔,孤雁纷来去。伤哉君子怀,零泪松楸墓。(五解)。
这首诗的作者颜光祚是冒辟疆的诗友。这首诗用白话文来翻译,就是说南方有一个美丽的佳人,性格耿介,得到君子好逑。治容艳丽,而且落落大方,擅长音律宫商。可惜身落平康,成为秦楼楚馆中的一位倡妓。心中一直在暗自流泪,回顾睇盼路上之人,就像朝晨的草丛中的露水,在等待良人的到来。她不甚喜欢弦歌作乐,宁可在衾裯中献媚。眷念着结为同心之人。其千娇百媚宛转动人的形态,使人不由地愁从心生。愁绪仰压住了,又有什么办法呢?翻身频频,徒然不能入睡,相知的人呀!相隔千里之外,相互分离,一在南方,一在北方。(注意这两句是本文的重点,这说明董小宛并没有死,而是被俘至北京,所以千里共婵娟)。俩人相隔千里,只有望着月亮倾吐相互的思念。何况是客、是游子,为什么有这种情绪,这么逼迫着我呢?金石之缘不是我所要的,凫藻也没有得到。(这金石之缘和《红楼梦》的金玉良缘何其相似,也不是宝玉所要的)。在大家要归终之时,立下了誓言,在天愿为比翼鸟。比翼齐飞是多么高兴的事呀,但是狂风疾飚突然刮起,这是迫于无奈之事。只能十分艰辛地在灯下,一次又一次地复写着诗文。你虽然牢记在我的心怀之中,但是岁月一直在欺骗着我。长久没有听到你的声息了,朅离去了又怎么能回顾不舍呢!驱车来到了金山顶,这就是说董小宛置身于金山顶即满清(后金)的最高处也就是皇宫要安抚你的失节,你还是像滔滔江水一样澄清无邪,你还是我的千里草,感到你是一个行路人,还是一个失路之人,每个人都称赞令仪,令仪不可仰慕。要再相会那就难上加难了,纵然要亲近,也在千里之外,握手告别,各走各的分岐之路。内中的衷情难以了结,怎么样才能申诉出我对你的私情呢?有谁知道我有坚如磐石的心迹。这嘉运应该不会移去的吧。你提曳着衣裙姗姗而到,就算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我也要追随你,我们在一起共有九年,彼此朝暮相伴吟咏,岂料铅华已谢去,织素依旧如故,羁绊着我的忧愁,如同弯弯曲曲的水滨。在长江的路途上遭到磨难, 你竭尽全力,显示出了你的忠贞,所以献身给朝露了。(陨,此陨可作死亡解释,但是原义是坠落),因为董小宛没有死,因为冒家遭遇磨难,她挺身而出, 表示出了她极大的忠贞。所以为了保全夫君以及夫君的全家,只能自认坠落, 委身于虎狼之穴。这只凤凰是悲哀的,虽然董小宛被封为皇妃,成为风凰,但毕竟是不愿意的,所以称其为哀凤。起翱翔,就是说哀凤展翅飞走了,只留下孤雁飞来飞去,没有头绪了,悲伤呀!君子及其他的伙伴只好流泪在松楸墓前,明知是衣冠冢,为了避人耳目只能在墓前伤心流泪寄托哀思。
作者简介:
黄伟民,男,汉族,1945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系反清复明义士黄宗羲后裔。先祖黄越川与蔡元培、徐锡麟、秋瑾共创光复会,后光复会与华兴会、中兴会合并成立同盟会,黄越川系同盟会元老之一。其母彭萍曼系苏州望族,书香门第,清廉世家,其母祖上彭启丰状元及第,彭启丰祖父彭定求系康熙朝状元。
黄伟民先生6岁始学日文、英文,从事口译、笔译六年,从事公务员20年,从事科技工作13年。翻译、编著出版书籍40余部。曾获全国科技进步奖、科普一等奖,是上海优秀科普作家。他是上海增爱基金会创会理事、文化艺术中心主任,中意交流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社史研究员,曾任意大利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全球洪门联盟特别顾问,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副团长。
黄伟民先生是如皋红楼梦研究会名誉会长,多年来潜心如派红学的研究,先后著写关于“冒著红楼”研究论文七、八篇,其中有《〈红楼梦〉大揭秘》《古宫词与红楼梦》《中国具有马克思主义扎根发展的肥沃土壤》及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冒辟疆编年诗析注》,还有《与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的时空对话》《〈红楼梦〉中诗词解析》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城市号系信息发布平台,城市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